原创 任正非:坚定地向美国学习

1月17日下午华为深圳园区,任正非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当被问到“以华为目前的业务结构和体量,现在还有一个学习的榜样吗?”的时候,他回答道:

“第一,亚马逊的开发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一个卖书的书店突然成为全世界电信营运商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是全世界电信设备商的最大竞争对手。第二,谷歌也很厉害,大家也看到‘谷歌军团’的作战方式。第三,微软也很厉害。怎么没有学习榜样呢?到处都是老师,到处都可以学习。”

就在两天前,同样也是在华为深圳园区,任正非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的时候,赞扬了特朗普的减税计划,但表示美中贸易战会给世界造成伤害。“在信息社会,彼此间的相互依存非常重要,正是这种相互依存推动人类更快进步。”

在如今的大背景下,“美国”显然是任正非和他掌舵的华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作为最具全球化意识的中国企业家,任正非对于“美国”的态度其实是一贯的,那就是“向美国学习”。

向美国学管理

2018年4月20日,也就是中兴遭受美国政府制裁4天后,华为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在华为新员工座谈会上说道:“大家关心世界格局,现在网上看到的各种信息也很多,我想把任总最近和我们团队分享的话也分享给大家:‘我们要正视美国的强大,看到差距,坚定地向美国学习,永远不要让反美情绪主导我们的工作。在社会上不要支持民粹主义,在内部不允许出现民粹,至少不允许它有言论的机会。全体员工要有危机感,不能盲目乐观,不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

向美国学习的想法,其实开始于任正非1997年年底对于美国企业的全方位走访。回国之后,他在内部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应该向美国人民学习些什么》的文章。

1998年8月,华为引入50名IBM咨询专家,启动了“IT策略与规划(IT S&P)”项目,其中包括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IT系统重整、财务四统一(财务制度和账目统一、编码统一、流程统一和监控统一)等8个项目,全面向美国公司IBM学习管理。

当时仍然是“游击队”的华为,一下子要被改造成“正规军”,很多华为员工的脑子一下子转变不过来。此时的任正非坚定地表示,“我们是要先买一双美国鞋,不合脚,就削足适履。”

2003年,8个管理咨询项目全面完成,华为成功打通了产品开发、采购等流程。由此,华为的管理变革与两年前启动的大规模国际化形成合力,帮助华为逐渐打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

此后,华为继续苦练内功,继续向IBM学管理,还先后启动了IFS(集成财务服务)等新的管理咨询项目,打通了MTL(市场到线索)、LTC(线索到回款)等管理流程,从而实现了端到端的贯通。

老冀前不久看到一位专家总结华为强大的原因,认为关键是打好了管理的基础,老冀认为他总结得非常到位。

向美国学研发

在向美国公司学管理的同时,华为也在学习美国公司的研发机制。

IPD的核心就是研发不是最终目的,成果可以在市场上赚钱才是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至关重要。而产品上市时间不仅仅取决于研发管理的过程控制,同时也需要强大的开发设计平台的支持,这个平台也可以称为“货架”。在产品开发中不允许有关键的技术突破点,技术方面的问题应该在研究阶段就已经解决,产品开发主要采取拿来主义,大部分采用自己技术“货架”上的已有模块进行搭建,个别“货架”中没有的技术,一定已经清楚了解快速获取的手段。用IBM的话,就是先要想清楚Make or Buy(自己做还是合作或购买)。

2001年5月,在实施IPD的过程中,华为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压强原则”,即自身专注于通信网络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其他非核心领域要逐步放开,采取各种合作模式来获得。即使在核心技术领域,华为也不可能全面自主,必须坚持客户需求导向的原则,从投资回报的商业利益出发来决定是采取自主还是合作。

正是遵循这套原则,华为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开发出了更符合运营商要求的产品,赢得了运营商的信任。

也是在2001年左右,华为成立了预研部,每年都从研发费用中至少拿出10%,专门用于研究。一开始,华为在研究水平上与美国最先进的科技公司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有一次老冀参加英特尔举办的创新峰会,听到参会的一位华为预研部高管说,英特尔研究的都是5年之后的技术,而华为还只能研究3年内的技术。

企业搞研究,其实也是很多美国顶级高科技公司的惯例,像IBM、微软、Google等都在全球成立研究院,并且投入大量的资金、雇佣最好的科学家,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大量的论文。

经过长期的积累,如今华为正在缩小与美国顶级高科技公司在研究上的差距。在这次中国媒体采访中任正非披露,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在为华为工作,其中有不少是外籍员工。“因为华为工资高于西方公司,所以很多科学家都在华为工作。”

如今,我们看到的是遍布全球各地的华为研发机构和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研发人员,华为正在做的,其实是“开放创新”。在媒体采访中,任正非表示:“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我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财富,我们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这样才能缩短我们进入世界领先的进程。”

由此,华为雇佣大量的科学家和专家,通过研究课题把金钱变成知识,同时又雇佣数量更多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开发产品把知识变成金钱。其实,这也是顶级美国高科技公司的通常做法,企业的研发(R&D),说到底是一个分工合作、互相促进的关系。

向美国学找路

六个月前,任正非亲自为来自土耳其的Erdal Arikan教授颁发“特别奖项”,这位教授研究的Polar码经过华为研究人员的继续完善,已经成为5G的核心编码方案之一。另一套编码方案获得批准的,则是美国高通公司。

这也充分说明,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如今的华为在5G等技术领域,已经能够与高通等美国一道,牵引技术的未来方向。

也是在上述颁奖大会上,华为对外宣布,未来将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从每年150-2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中拿出20-30%用于基础研究。

“华为目前拥有上千名基础研究专家以及工程师,想要和西方公司平等,只有踏踏实实的干。”在这次中国媒体采访中,任正非谈到了华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学习对象之一Google:“我们讲‘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就是向Google学来的。就是把钱投出去,探索人类未来。我们支持给大学教授做基础研究,他就像一个灯塔一样,既可以照亮我们,也照亮别人。但是我们理解比别人快,所以做出的东西比别人快,仅此而已。”

如今,在很多技术前沿领域,华为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在电子领域,华为已经做出最先进的ARM CPU、AI芯片;在光子的交换上,华为也是世界最领先的。任正非表示,华为在量子方面处于跟随状态,“至少在研究别人的量子计算机出来后,我们怎么用。”他认为,最先发明量子计算机的,一定还是IBM或者微软等美国公司。

在任正非看来,时代发展已经进入饱和曲线阶段,华为刚好在这个曲线的平顶上,新公司很容易追上华为,这就是华为未来的风险。“你们看,现在做一个电子产品多简单,买几个芯片一搭就出来了。我们的优势慢慢也不再是优势,这个领域里,我们担忧也跑不动了。”

“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都在找路,但如果慢慢找来找去找不到,追兵也很快到了。”任正非表示。

过去的华为一直虚心向美国公司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超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不知不觉走进了无人区。从最近任正非的一系列表态,老冀认为,华为还将继续坚定地向美国公司学习,自己为自己寻找未来前进的道路。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1-18
原创 任正非:坚定地向美国学习
2018年4月20日,也就是中兴遭受美国政府制裁4天后,华为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在华为新员工座谈会上说道:“大家关心世界格局,现在网上看到的各种信息也很多,我想把任总最近和我们团队分享的话也分享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