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在阔别了资本市场五年之后,戴尔(DELL)又回来了。通过以240亿美元的现金加上股票,戴尔买回了追踪股票DVMT的现有股票,从而实现了自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股票代码仍然是熟悉的DELL。
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也就是2018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戴尔的股价收于48.87美元,市值为375.5亿美元。
而在2013年,戴尔创始人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与私募股权公司银湖资本(Silver Lake)联手,以250亿美元的杠杆收购将戴尔公司私有化。
五年多的时间,这家公司的市值正好上涨了50%。更重要的是,戴尔的营收结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3年2月,戴尔宣布私有化的时候,PC、移动设备等业务仍然占到了公司营收的70%,企业解决方案和服务业务仍然只占30%。
1984年就成立的戴尔,最早的起家业务确实是PC。迈克尔·戴尔一开始是在宿舍里攒电脑,然后发明了戴尔直销模式,就是由戴尔公司建立一套与客户联系的渠道(早期通过电话,后期通过互联网),由客户直接向戴尔发订单,订单中可以详细列出所需的配置,然后由戴尔按单生产。我们现在所说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其实戴尔早在30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由此,戴尔公司在美国迅速成长起来,并且走向全球。要知道,现在的电商巨人亚马逊直到1995年才上线。当年的戴尔就是第一批白手起家的科技行业创业先锋,当时老冀看戴尔自传的感觉,估计跟现在很多人看贝索斯、马斯克自传的感觉差不多。
从2000年开始,戴尔大规模杀入中国市场,仍然是依靠自己独特的直销模式,一度把国内PC老大联想的市场份额打得连续两年下滑。此时的联想被逼得急中生变,发明了“双模式”才遏制住了戴尔的扩张。
2004年12月联想宣布收购IBM PC业务,加上惠普的大力追赶,宏碁和华硕等的产品创新,使得只有直销模式“一招鲜”的戴尔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迈克尔·戴尔的选择是拓展企业级市场和服务市场,他采用了美国公司通常都会采用的办法——收购。戴尔公司在2008年1月收购存储厂商EqualLogi,2009年9月收购系统服务商Perot Systems,2010年8月又收购了存储厂商3PAR,开始了缓慢的转型之路。
也正是在戴尔转型企业级的过程中,苹果在2007年发布了iPhone,移动互联网时代呼啸而来。由于对此准备不足,戴尔直到2010年8月才推出了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Aero智能手机,由于销量非常不理想,2012年12月就断然停止了智能手机业务。
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智能手机的替代效应,全球PC的出货量增长率从两位数跌到了一位数,然后在2011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3.52亿台,随后一路下滑到2018年。
在此期间,戴尔公司的业绩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作为公司创始人的迈克尔·戴尔认为,公司要摆脱这种困境,首先必须摆脱资本市场对于短期业绩的追求,于是选择了将公司私有化并退市。
私有化成功之后的迈克尔·戴尔再无顾虑,他在2015年10月再次联手银湖资本,以67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存储巨头EMC,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科技企业收购案。
其实,迈克尔·戴尔收购的不仅仅是EMC,还有EMC旗下的虚拟化软件公司VMware。随着企业纷纷“上云”,VMware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公司,如今市值已经高达560亿美元。
经过这么一番超大规模的“腾笼换鸟”之后,如今再次上市的戴尔公司,早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家PC公司了。追踪股票DVMT发布的截止到2018年11月2日的前三个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以PC为主的“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在公司整体营收的占比为49.3%,在运营利润中的占比更是只有21.9%了。
迈克尔·戴尔已经为自己创办的公司指明了三个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成为捆绑IT的最佳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2. 成为混合云市场的重量级玩家;
3. 成为边缘计算领域的领先厂商。
以戴尔目前的第一大客户捷豹路虎为例,这家公司长期使用戴尔旗下的众多产品,包括戴尔台式计算机、EMC存储设备和VMware软件。如今,捷豹路虎又开始使用戴尔公司套件的其他部分(例如网络安全软件),因为它开发了边缘计算系统。
去年,戴尔创建了一个致力IoT(物联网)的新部门,并承诺在3年内投入10亿美元用于研发。戴尔的风险投资部门也已经投资了Graphcore,一家开发AI处理器和软件的英国初创公司,它的超高速芯片具有极低的延迟,非常适合边缘计算。
对于已经不再年轻的迈克尔·戴尔来说,再一次证明自己的时候到了。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