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评选今年中国手机热门品牌的话,老冀毫不犹豫地会投vivo一票。
无论是赛诺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销量数据,还是IDC的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数据,如果把华为和荣耀品牌合并计算的话,vivo均超越OPPO,排在了第二的位置。此外,vivo也是中国市场前五大厂商(华为、vivo、OPPO、小米、苹果)中同比增长率最高的。
根据老冀的观察,我们俗称“蓝厂”的vivo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恐怕与vivo率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率先完成重大变革有很大的关系。
数据来源:IDC
其实,IDC的报告中已经透露了部分原因:“vivo的高速增长,源于其在产品、渠道双方面的协同发力与布局。产品方面,X与NEX系列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做到了覆盖2000-4500价位段内的持续热销;渠道方面,自二季度开始面向线上市场推出Z系列性价比机型,推动vivo大幅提升自身线上渠道占比。”
在老冀看来,走出舒适区的vivo主要是做到了“四新”:
一、新产品
相信很多朋友跟老冀是一样的感觉,今年vivo推出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vivo NEX系列了。其中,6月12日发布的vivo NEX实现了无刘海全面屏设计——“零界全面屏“。在6.59英寸的OLED显示屏上,vivo NEX无刘海、不开孔、超窄边框的设计刷新全行业标准,整机屏占比高达91.24%。为实现“零界全面屏”设计,vivo NEX开创性地采用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全屏幕发声、屏幕指纹等技术,在产品设计与用户使用体验上都是一次全面革新。
vivo NEX实现了叫好又叫座。自发布到12月4日,中国市场销量超过了200万台。要知道,这可是一款起售价高达3898元的高端手机。在3000-3999元这个价位段,中国市场如果能够做到月销30万台以上,绝对能够排进该价位段的前三名了。
vivo NEX
12月11日,vivo再接再厉,又发布了vivo NEX双屏版,独创的双屏设计、三摄自拍、TOF零光感人脸识别、全球首批10GB运存配置及全面进化的超级智慧AI,都是满满的科技感。可以预见的是,vivo NEX双屏版的市场反馈和销量也同样不会差。
vivo NEX双屏版
今年,vivo还重点打造了Z系列产品,主要定位于1000-1999元价位段,将很多用在主力机型X系列的技术和功能如水滴屏、屏下指纹、人脸识别、AI相机、渐变色机身等“下放”到Z系列,使其具备了很强的性价比和竞争力。
vivo Z3
二、新形象
这一连串新产品的推出,让消费者对于vivo的感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老冀有个手机控的微信群,过去大家几乎从来不讨论vivo,而自从发布了NEX系列之后,群里就时常有人提到vivo。大家普遍认为,vivo不再是那个跟在苹果后面亦步亦趋的中国品牌了。
通过推出NEX系列的多款产品,通过率先推出屏幕下指纹识别、升降式前置摄像头等技术,vivo成功地打造出了全新的“技术控”形象。
三、新用户
如果你现在还认为vivo就是面向三四线城市年轻女性的“厂妹机”,那你就已经out了。实际上,自从2016年10月签约NBA中国官方合作伙伴之后,vivo就已经处心积虑地走出过去的消费者群了。试想,三四线城市的年轻女性,会有多少对NBA感兴趣?
2017年5月,vivo又签下了世界杯官方赞助商,进一步走出舒适区。如今vivo的用户中,非女性、非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比例有了较大的增长。QuestMobile 2017年中国智能终端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底,vivo手机用户中男性比例已经高达47.9%。如今的vivo,已经成功地开拓了新的用户群。
四、新渠道
无论是今年的京东618还是天猫双11,当你看到vivo和旗下的Z系列频频上榜,你不要感到惊奇。实际上,如今的vivo在继续保持线下市场优势的同时,也在利用全新的、高性价比的Z系列强攻线上市场,打开新的销售渠道。
那么,vivo在线上拓展的结果如何呢?老冀根据赛诺的数据计算了一下:今年第三季度,vivo的线上销量为115万台,同比增长了38%,远远高于整体市场的增长率(15%)。由此,今年第三季度vivo线上销量在整体市场的占比达到了5.6%,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老冀认为,正是因为有了新产品、新形象、新用户、新渠道这“四新”,才让vivo走出了过去的舒适区,为自己在中国市场赢得了一个新的发展篇章。
过去几年,由于智能手机加速向三四线城市普及,使得vivo在中国市场获得了高速增长,并且将自己在线下渠道、营销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了自己的打法和套路,从而走进了自己的“舒适区”。
管理学上有个“舒适区”这个概念,企业在这个时候形成了一套非常得心应手的经营模式,做起事情顺风顺水,无往而不利。不过,“舒适区”也会让企业养成惰性,不愿意面对外部世界的变化。
典型的如手机巨头诺基亚,在功能机时代做到了全球将近30%的市场份额,无论是品牌、渠道还是产品都是如日中天,无人可敌,从而走进了自己的“舒适区”。而当手机市场从功能机切换到智能机的时候,诺基亚的管理者也看到了这个变化,于是升级塞班系统、推出OVI服务、收购地图公司,拼命地寻求转型之路。可是因为过去公司在舒适区待得太久了,一直都不愿意真正走出来,结果是温水煮青蛙,彻底失去了在新时代的领导地位。
企业如此,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问题是如果你自己不走出舒适区,最终也会被外部的变化踢出去;与其这样,何不主动求变?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