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EnfoDesk易观智库和京东联合发布了《2014年微信购物发展白皮书》,该白皮书基于易观智库175万移动互联网样本、京东微信购物2276位实际消费用户、京东微信购物品牌商进行了深入调研,并采用易观智库独有模型分析归纳,具有较高的行业研究价值。
发展迅猛的移动电商
先看一下基本数据:中国电子商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商业模式清晰。同时,各电商平台也紧紧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好机会,纷纷进行移动端布局。移动购物作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成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购物用户规模突破3亿,增长速度超过35%,高于PC购物用户25%的增长速度。移动购物的交易规模接近10万亿,增长率达到270%。
2014年移动电商发展迅猛,我们看到无论是京东的618购物节还是天猫的双十一购物节,来自移动购物的订单比例都创下了新高,增长速度甚至超出了这些电商平台自己的预期。
那么,消费者都是怎么移动购物的呢?白皮书的数据显示,目前通过电商平台手机客户端仍然是主流的移动购物方式,例如目前国内最活跃的移动购物APP前三甲分别是淘宝、天猫、京东。不过,一些新入口正在出现。如今,手机QQ、微信、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由于拥有海量的用户和社交关系,他们为商家提供了一个直接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的平台,正在成为消费者移动购物的新入口。
京东微信购物中有金矿
这里老冀要重点谈谈京东微信购物。自从今年5月27日京东在微信平台的“购物”一级入口启动上线之后,京东微信购物做得有声有色,先是首页上了“首发”、“品牌”、“特价”三个主要版块,然后又增加了“限时抢购”、“今日主打”等特色版块。11月27日,微信购物首页的“微店”专属频道上线,为京东微店商家增加导流。截止到12月9日,京东微信购物的服务号“京东JD.COM”的粉丝数已经增加到671万。
接下来也许会有人问,到底是哪些人使用京东微信购物呢?白皮书数据显示,基本上还是与移动购物一致,例如年轻人占比很高,85后和90后成为消费主力。不过,京东微信购物还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第一是性别不同。微信购物以男性居多,占比高达67%,而在整体的移动购物中男性占比只有42.1%。
第二是学历不同。微信购物用户中,有超过70%接受过高等教育,而在整体的移动购物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比只有45.9%。
第三是职业不同。微信购物用户中,普通职员的占比高达24%,企业管理者也有19%的占比,均远远超过在整体的移动购物中的占比。
这一批高价值的用户,他们的购物偏好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有30%的京东微信购物用户属于精明消费,关注实用和品质,追求性价比;还有21%则属于个性淘货,追求个性、特色、与众不同。
白皮书显示,京东微信购物的用户粘性也比较高:超过50%的用户每周都会登陆微信购物平台,60%以上的用户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买过一次东西,他们选择京东微信购物的最大愿意是信任京东和微信,这个原因占到了65%的高比例。由此可见,对电商和社交平台的信任,已经成为移动购物的关键决策因素。
“移动+社交+电商”的掘金术
而当移动、社交、电商三者结合起来,就会形成非常奇妙的化合作用,从而为用户带来完全不同的购物体验,也给商家带来前所未有的销售模式。老冀在这里举几个有意思的例子:
4月14-21日,著名的汽车厂商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在微信独家渠道首发北欧风情限量版smart,并在微信购物上首次尝试360度重力感应无线视频看车体验,用户感觉很爽,又引爆了在微信上的二次传播。这个活动最终触达了6000万用户,388辆smart在3分钟内一售而空。
11月18-21日,针对OPPO可电动旋转摄像头的新品手机N3,微信购物专门做了个抽奖众筹活动,用户只要众筹到4000元就能获得抽奖机会并免费领取OPPO N3。这次活动在两天内就有646万用户发起众筹,超过1亿用户参与互动,预约量高达240万。11月21日10点开抢后,也是3分钟内售罄。
京东微信购物还能够深度挖掘“个性淘货”这批用户的需求,帮助个性化新品一炮走红。“惊鸿”佛珠是个典型的小品类品牌,主要通过京东微店进行销售。“惊鸿”将品牌的首次公开亮相放在了京东微信购物的“新发现”类目,并发动了张亮等12位明星模特在“朋友圈”转发造势,结果在开业一周的时间内取得了225万元的好成绩。
从上面这些京东微信购物的实际案例,我们总结出移动购物的五大趋势:
1. 智能终端正在改变用户的行为习惯;
2. 碎片化时代来临,电商需要更加重视用户体验;
3. 购物行为从价格导向转为场景导向,购物全过程需要获得深度支持;
4. 移动购物线上线下走向融合,需要更多的模式创新;
5. 社交与移动紧密结合,利用内容和粉丝营销促进购买。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任何电商都必须将自己的业务与移动社交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让自己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