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
传统的吃、穿、住、用、行可谓影响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它们正逐一被互联网风暴所改变。
比如,天猫、唯品会、蘑菇街改变了人们穿的方式;大众点评、饿了么刷新了你我吃的习惯;滴滴、Uber打破了大家的出行方式。而近期,轮到住的领域,这一最难触及的问题会被谁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呢?
答案或许就是链家,这个出身于传统房产中介,却脱胎于互联网、O2O领域的房产玩家。为什么如此断言?下面就来说道说道。
1、O2O整体布局才能发威
就在上周,掌上链家APP获得了雷锋网年度APP榜单中“最佳生活服务”大奖。无独有偶,在刚刚结束的“易观之星TOPAPP”评选活动当中,掌上链家APP也是房地产行业的唯一当选者。与此同时,最近掌上APP还横扫各大APP榜单,足以证明其真正实力。笔者在和一些买房用户攀谈中,得知链家掌上APP的使用口碑确实不错,可以说得奖是实至名归。
实际上,这些殊荣并非掌上链家APP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链家对链家网、掌上链家APP和线下门店等整体对接的O2O合力使然。
眼下,房产中介运营模式有以中原地产为代表的传统模式重点发展线下门店,还有以搜房为代表的纯线上平台,不设线下门店,这两种模式效率不高,一种房源有限,一种难以培养信任度。而链家的O2O模式正好掌握了两者的平衡,故而最有改变传统住的力量。
首先,借助移动端定位和随时打开的便捷性,掌上链家APP为用户提供海量信息,包括房屋户型、价格、周围配套设施乃至小区房价走势、已售出房源等信息。其中,即时通讯功能为用户和经纪人搭建了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节省了看房的时间成本。此外,掌上链家APP还提供可购房知识、房贷税费计算贴心功能。正是这些细节,赢得了用户的芳心。
其次,七年前,链家就成立了链家网的前身“链家在线”,开拓互联网业务。如果人们有更充足的时间,想看得更加详实,链家网则承载着PC端在线找房这一功能。针对传统中介机构的真假房源难辨和服务良莠不齐的问题,链家网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方式来逐一化解,并将门店全部直营,规范经纪人的操作,最终改变了房产经纪行业。
最后,链家还有自如客、丁丁等一系列举措,和单纯的线上房产平台如58同城等,链家有线下店的对接,其在线下覆盖24个城市、拥有6000家门店,10万个经纪人,这会让用户打消顾虑,毕竟有能找到的线下店,让用户感觉更有着落。而且,卖房、买房是大事,需要长时间的决策,这时候线下店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80后、90后将会成为买房置业的主体,这些年轻人对O2O的方式认可度更高,也乐于尝试新事物。这也对链家的未来形成利好。
2、革命尚未完全成功,但前方很可期
在笔者看来,正是由于链家转型的快而准、狠,才成就其能改变住这一行为的基础。
正如苏宁的一位高管所言:未来商业仍是线下店的天下,不过不是今天的线下,是需要新的O2O模式中的线下。未来线下店不要跟互联网对着干,而是要相互融合配合。互联网做好的东西线下店融合配合,互联网做不好的东西线下店要拼命做好。链家主动拥抱变化,对线下店进行了互联网式的改造,对接,最终脱胎换骨,在房产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相反,如我爱我家等终究停留在原来的温柔乡中,在互联网新势力的攻打下,日渐消退。
总之,房产O2O的江湖依旧波诡云谲。目前,链家在互联网转型的路上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掌上链家APP注册用户数近千万,链家网的风头超过搜房。其历时4年、耗资4亿打造的涵盖30个城市、总计6000万套房源的数据库,成为其核心的支撑,虽然看不见,但确是自身业务的护城河,最起码已经重塑传统住这一行业的传统玩法。
在过去的2015年,链家大举扩张,在成都、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频频收购。自此,其坐镇一线、放眼全国的格局形成。如今,在二手房、新房买卖领域站稳脚跟后,链家网又开始向“互联网+房地产“的场景化的互联网金融扩展。未来,链家会聚焦在二手房经纪业务、一手房、金融、资产管理四大业务板块。可以说,链家已经是一个买房置业时各种相关的场景服务的综合入口,价值更大,前景可期。
数据会说话,2015年全年,链家理财投资金额超过了138亿,何其的生猛。在我看来,二手房和一手房的住的新玩法只是入口,金融才是链家的核心赢利点。
最后,我想说,地产行业正在加速洗牌,不改变就是等死。对于正在加速对于行业内玩家来说,链家也树立了一个传统势力转型的一个新样本,值得借鉴。互联网的触角延伸越来越广,对于那些不敢触网,不知如何触网的传统企业也能从链家转型的案例中获得一点勇气和启示。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