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网络影响无处不在的时代,就算你从不接触社交网站,对“点赞”这个词也不该陌生。无论是Facebook上的“like”还是朋友圈的“❤赞”,都在不断提示着我们:“点赞”,是社交网站的标配功能。 而这些中外社区的点赞体验究竟如何呢?我们选择全人类皆知的“Facebook”、“朋友圈”和异次元人类聚集的“捏捏”以及“汤不热”,得出这样一份体验报告。
【体验报告】
Facebook:遇上麻烦的“点赞”先行者
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的数据中心每天要处理超过45亿个“赞”。可以说Facebook不仅发明了“赞”,也发扬了“赞”。但最近Facebook上的“赞”却连连引发争议。比如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马航失联”等悲剧消息下面,同样有大量网友点赞,引得部分网民哗然。而点赞的用户则表示,“赞”只是代表着“R.I.P.(rest in peace安息)”。
朋友圈:不仅仅是“赞”那么简单
朋友圈借助微信强势兴起,也带上了微信本身的强社交属性。在这种情况下,“赞”的功能也变了味道:商家运用“集赞”的模式,把“点赞”变成了推广的手段;给转发自己内容的朋友一个赞,“点赞”成为了表达感谢的方式;当然也可以赞一下炫耀贴和秀恩爱,“点赞”变成了披着羊皮的“呵呵”;更有甚者,把“点赞”活生生变成了“朕已阅”,凡贴必赞,一个传说中的“朋友圈点赞狂魔”,就这样诞生了。
捏捏:眼前一亮的创新点赞体验
捏捏作为一款潮爆漫画社交软件,聚集了大量脑洞大开的二次元爱好者,制作并分享他们创作的奇趣图片。最近迎来版本更新的捏捏,在点赞功能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曾经的点赞功能除了精致的图形设计和反馈体验,可谓乏善可陈。而改版之后,新加入的“WOW”、“哈哈”、“呵呵”和“害羞”四种表情点赞,让人眼前一亮。
汤不热:最没有存在感的点赞
Tumblr虽然发布了正式中文名称“汤博乐”,但“汤不热”的叫法木已成舟,想让用户改口为时已晚。作为全球最大的轻博客社区,看上去应该是“赞”的活跃之地,然而结果让人大失所望。Tumblr信息的“热度指数”同时受“转发”和“点赞”两个动作影响。也就意味着一条内容究竟获得了多少“赞”,是无从得知的。或许是因为自身轻博客的弱社交定位,才用这样的设计把“赞”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体验总结:“赞”需要解构与重新诠释】
“点赞”作为一种表达“赞同和喜爱”的简单方式,初衷是让用户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完成对信息发布者的反馈。这种高效而没有学习过程的行为,自然受到了广大用户的积极响应。
人类都是需要“点赞”的,但在我们测试的社区当中,除了“捏捏”对点赞的功能进行过优化和细分,其他的“赞”还处在“量化情感”的阶段,而非注重情感本身。“赞”需要的不是彻底打碎,而是如何对其进行解构与重新诠释。
【专家意见:让点赞传达出更多信息更多共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C·R·Rogers提出的“共情”(empathy)观点被大家广泛接受。在最近大热的心理畅销书《怪诞心理学》、《拖延心理学》当中,也有相关的阐释,甚至被用于心理治疗。简单说,“共情”就是同理心,是出于感同身受而产生的情感认同。正是因为这样的认同,让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社区中获得更真实的情感体验。也正是让用户和用户之间分享这种“共情”,网络的社区才能健康发展。
“赞”所承载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其本意。不论是Facebook上的点赞风波还是朋友圈的鱼龙混杂,根源皆在于“赞”没有具体的情绪指向。而这样充满不确定的情绪表达,是很难实现人际之间的“共情”(empathy)的。
而将“赞”进行情感上的细分,可以说是实现“共情”的先决条件。正如在捏捏新版本当中,四种表情的加入就能让po主清晰地了解其他用户对自己的反馈,相比于不知所谓的“赞”来讲,是更大的认可和鼓励。而用户之间产生的共鸣,也无疑会让捏捏的二次元生态,朝着更健康更活跃的方向发展。
在笔者成稿后,获悉扎克伯格也于近期表示,将在Facebook上推行“emoji快捷回复”。看样不仅是捏捏一家慧眼独具,而是英雄所见略同。“点赞”模式的改革潮流,几成定数。可以说捏捏在这次革新中,走到了前列,在其中你会感受到更多朋友为你的喜悦而欢欣,为你的激动而振奋,为你的悲伤而难过,所有喜怒哀乐都会在看起来虚无的互联网社区中得到最真实的回响。这有理由让我们憧憬,一种简单依旧、但更有人情味的网络社交生态。毕竟在虚拟而广袤的互联网社区中,能够遇到和自己有着同样感受的人,是一件温暖的事。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