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
信用卡,广大读者诸君估计已经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基本上,它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不过,一种新的互联网思维下的信用卡估计还很陌生,它让你脑洞大开。
就在上周10月29日,国内首款互联网+线下消费返利卡——中信返利联名信用卡,又称“中信返利F卡”正式诞生。它的父母就是一家金融机构中信银行和一家为用户在网络购物时提供返利的消费导购网站——返利网。
现实中,各家银行都有自家信用卡,新花样也是层出不穷。这款“中信返利联名信用卡”到底有何不一样的地方?透过这款信用卡之后,返利网又有着怎样的图谋?
1、不只是信用卡,返利卡的魅力
总体说来,中信返利联名信用卡有三大特点,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返利,可以说更多层面上是一张返利卡。
第一,与传统信用卡最大的区别是其“返利”功能,用户在线上通过返利网平台网购、线下刷卡消费时,可以获得消费金额1%以上的现金返利。
第二,该卡覆盖超400家知名电商+数千万家银联商户,包括餐饮、酒店、百货、商超等,有着全球最大的返利网络。
此前,我们也看到过信用卡可线下打折,但商家少得可怜,让很多时候就沦为了一种宣传推广的噱头。这张返利卡覆盖商户更广更深入。据悉除了国内这些千万商户外,未来返利网还将开拓海外市场,打通国内消费和境外消费的返利环节,让中国消费者出境去亚洲、欧洲、美洲旅游购物也能享受返利,最终让全球都能返利,实现返利无处不在。
第三,这些返利金额可随时提现或直接用于信用卡还款、充话费等。并且返利网与中信银行实现了数据的打通,用户的每一笔消费记录都将在返利网账户实现数据同步呈现,消费返利直接返到该用户的返利网账户内。自此,返利网涵盖线上、线下全消费场景返利体系逐渐形成。
此外,这款新的返利卡在发卡方式上采用移动互联网作为唯一发卡渠道,用户可以在返利网APP和中信银行APP相关页面进行申请,省去了诸多繁琐的环节。
不过,返利网CEO葛永昌表示,这张返利信用卡的推出,是希望给用户在消费过程中收获一份意外的惊喜,更快乐一点。
2、幕后深意,打入线下的重要步骤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中信返利联名信用卡”的新举措背后,中信银行颇为给力。中信银行副行长郭党怀亲自助阵出席了发布会,并做了演讲。他对此次与返利网合作的这张返利信用卡评价很高,认为中信返利联名信用卡是遵循极简、易用的互联网思维设计产品,将产品的权益聚焦到返利,做到大道至简的产品。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信总裁吕天贵表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就需要传统金融与互联网企业加快渗透融合,为用户提供新时代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与返利网跨界携手,正是利用双方在客群定位上的共通性和优势资源上的互补性,打通线上线下权益通道,为用户提供颠覆传统积分规则的高额返利特色服务。”
中信银行是传统银行中率先进军互联网金融“触网”代表,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曾先后与腾讯、阿里、百度、顺丰、小米、京东、华为达成合作。这次和返利网的联合又是其在返利层面触网的一大步,而这也是返利网打入线下的一步重要棋子。
如今,返利网已经有了8000万用户,涵盖的所有知名电商,包括天猫、淘宝、京东、亚马逊等400多家电商网站,以及6000多个知名品牌店铺。借助中信返利联名信用卡,则能用跨界手法进一步打入线下消费场景。
可以说,“互联网+”下跨界合作让返利网有了新的玩法。这是一种力量催生一种行业,从而结出新的果实,最终用户获益。这也是互联网带来的一个商业新物种的大爆发。在这之前,返利网主要集中在线上品牌特卖模式之争,在面向在线用户的一端,它做的是购买引导和决策,在面向商家的一端,它帮助商家更好地服务用户。而在互联网商业物种大爆发之后商业竞争的实质发生了变化,进入到线下的价值新商业中心。
当然,互联网思维不是颠覆一切的撒手锏,也并不意味着所有机构一旦引入这种思维,就极速蹿红,挖掘金矿。相反,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有一定的边界。是在已然成熟的传统市场上,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去完善,是共生共赢的关系。一如这次中信银行和返利网,双方各自立足各自的环节,一起发力,裂变。
接下来,返利网和中信银行还将在用户体系等方面开放融合,共同探索金融理财、消费借贷等新的合作。返利网就此也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打开一扇新窗,而且有了一个中信银行,还有更多的银行可以遍地开花,届时可想象线下对接空间随之增大,估计其估值也将随之攀升。不信,走着瞧!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