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在一片光明前景的诱惑下,在过去一年中,移动生活APP正雨后春笋般崛起。
据第三方调研机构CNIT 发布的最新2014年生活APP报告显示,到2014年第4季度,中国移动生活APP的整体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7亿人,季度复合增长率高达12.6%。而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5.5亿,也就是说,移动生活APP用户规模占据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67%。
正是相中了这块潜在的肥肉,围绕生活领域的移动端APP的角斗场上,58同城、赶集网、百姓网等分类信息网站厮杀不断。
而在整个移动生活信息服务领域的厮杀中,因为58同城的抢先上市,在互联网企业“第一名吃肉,第二名喝汤”的规律下,58同城也出现了强者恒强,从而日渐将赶集网、百姓网甩在了身后。
数据会说话。在眼下国内生活类APP的座次中,综合市场格局和用户认知维度考量, 58同城位居榜首,赶集网紧随其后,百姓网则与前两名的差距较大。
比达咨询(BigData)数据中心显示,2014年平台类移动生活APP累计用户市场份额中,58同城占比40.6%排名第一,赶集生活以33.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百姓网以16.3%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综合数据来看,平台类移动生活APP用户规模集中度较高,58同城、赶集网和百姓网三者累计用户市场份额占比高达90.3%。此外,行业内出现寡头效应,领头羊58同城的发展速度凶猛。
为什么是58同城胜出?
首先,从行业层面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移动生活行业的正在日益壮大,发展空间巨大。移动端市场的爆发,真正给58同城乃至整个分类信息平台带来良机。而且58同城抢先发力,老板给予足够重视。
早在2013年,58同城就已将战略重心转移至移动端。“PC市场甚至可以输掉,但移动端必须必须全力以赴。”58同城CEO姚劲波此番话足见其在移动端势在必得的野心。
其次,是上市后的品牌效应加剧,加上腾讯的多次注资和资源倾斜,58获得了移动端入口,这些让58本身的粮草和兵力大增。
目前,58同城移动端占比已接近60%。同时,通过投资及战略合作等一系列动作,58同城已与百度、腾讯、小米、有信、网易、联想等移动端应用及智能手机厂商形成强强联合,抢占移动端入口。因为,只有将自己打造成生活服务需求的入口,才是58同城在移动端维持领先的关键。
最后,过去一年58同城加速O2O业务布局(这可是一个百亿级的市场,生活服务领域中仅搬家、家政、家教、维修等行业在中国就有上亿就业人口),发力房产业务和二手车等新业务,通过移动互联将供需关系连接起来,覆盖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也让自身的护城河越来越宽,作为行业第一名,获取用户的成本更低,更容易,盘子自然越滚越大,增速日渐攀升。
在老胡看来,未来,58同城与后者拉开的差距也将越来越大。主要原因在于平台类移动生活APP进入门槛高,需要依托于线下的资源和品牌知名度,这两方面的提升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后来者或者小玩家很难追赶。
可以预见,58和赶集两者间竞争力差距呈现进一步扩大趋势,58同城前途光明,赶集网和百姓网有些危险。
不过,这一行业也依然有着潜在的顽疾,这也对58同城的移动端业务提出了一些考验。
其一,用户群体繁杂对客户管理造成障碍:移动生活APP的用户是面向所有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现阶段用户信誉度制度并不完善,这使得用户的交易体验很难控制。而且,移动互联网用户具备规模庞大、流动性大的特点,这将进一步增加了移动生活APP客户管理的难度。
其二,虚假信息容易让用户失去信任:移动生活APP,往往在提供自身服务的同时,也充当平台角色。用户和商家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的发布一些交易、求职等日常生活相关的信息,由于信息数量繁多,且准确核对难度较大,使得虚假信息是目前行业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往往容易让用户蒙受损失,从而失去用户的信赖。
这两大顽疾也将是未来58同城需要努力来化解的。毕竟谁能真正化解,俘获用户芳心,谁才能最终笑傲2015年的移动生活江湖。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自媒体(自媒体公众号:laohushuokeji或老胡说科技)。也可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你的关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