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企业每年举办企业年会时,iPad、iPhne等经常会被作为奖品发给员工,但这一两年来iPhone已不是年会霸主,年会奖品更趋多元化。在滴滴、携程、联合利华、小鹏汽车、中国平安等各大企业今年的年会上,小米的各类智能产品成为主角,用来代替过去的外国名牌送给员工。这是个相当强劲的趋势,到了明年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用小米产品当年会奖品发放福利。因为小米智能产品的多元化,越来越贴近普通人生活的特性,对生活效率的改善与提升所带来的价值,都在逐步被人们发现。
从早期清一色的苹果产品,到之后的华为、小米、大疆等产品在年会上百花齐放,年会奖品的变迁,其实反映了中国制造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过去几十年生产了全世界过半的工业产品,但由于工业品体量庞大,难免给人落下质量层次不齐的印象。而以海尔、华为、小米等为代表的的这一批新国货企业,则是轻装上阵,担负着重塑国货形象的重任。这些企业现时的表现,将会对未来30年国货的国际形象产生深远影响,其成败同时也是国家产业升级成败的标志,因此需要得到国民的进一步关怀与爱护。
1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的小米集团股价劲升8.35%,以13.24港币报收创出近一年来新高,市值一举重返3000亿港币大关,达到了3180亿港币。此外,小米生态链公司石头科技获批注册登录科创板,即将成为小米旗下第三家上市的公司。资本市场上的小米概念股越来越多,小米与生态链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将会越来越得到强化。
石头科技的上市获批还传递出另外一个信号,那就是小米旗下的物联网业务并非噱头,而是在实实在在迅速成长,已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实力。石头科技主营业务是扫地机器人,而之前上市的云米主营为互联网家电,华米则专注于运动手环和手表等,皆为非手机的物联网业务,且各自增速很快,物联网业务已成小米集团的一个坚强侧翼。手机在未来小米集团的业务中仍旧很重要,但已不是唯一重要,物联网业务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
不得不说,早就开始布局物联网业务的小米集团,之所以能够将业务上的优势转化为资本市场的信心,还是要多亏了5G时代脚步的渐行渐近。因为5G的连接能力更强,速度更快,一些在过去没有获得太多用户信心的设备,即将在5G环境下被进行价值挖掘,获得更多用户的青睐。在网络环境会有极大改变的背景下,硬件设备的使用范围将不再局限于发烧友和尝鲜一族,而是越来越多地落入寻常用户之手,用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提升生活效率。
就以智能家电为例,我国拥有强大的家电产业,而该产业对于智能家电的开发与布局也不可谓不早,但由于行业间缺乏协调组织力量,更缺乏各家都能遵循的共同标准,各家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导致智能家电的推进与普及受到了很大影响。小米以互联网标准开发家电产品,应用共同的协议与标准,因此从根子上就避开了这一短板,使其互联网家电业务呈现风生水起之势。因为用户如果在家居中全线使用小米产品,是可以获得极好的操控体验的。
过去小米的智能硬件发布较多,但主线散乱,给人感觉什么都做却都没什么方向。但在小米将这些智能硬件归并整合起来之后,人们赫然发现,一张巨大的I0T大网已然建成。这里面包括新兴的家庭智能硬件产品,如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空气净化器、手机、手表、电脑、平板等,也包括生活家电的升级版,如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电扇、门锁、照明设备等。所有这些设备都可以通过一个总控中心加以控制,有助于用户获得一致性体验。让用户用起来顺畅,才能获得用户的购买力,在这一点上小米是做到了。
到了今年年初,小米顺应5G大趋势发布了5G+AIoT战略,承诺5年至少投入500亿发展AIoT行业,其战略规划更加清晰,对该领域的信心与意图也跃然纸上。从竞争情况来看,由于前期布局充分,掌握条件众多,小米集团目前已是AIoT行业事实上的霸主。因为只有小米是从把手机到家庭设备再到家电这一条线全打通了的,寻常的家电企业一般不掌握手机业务线,而手机厂商一般也不会将业务延伸到家电领域,但如果将一切设备全都打通的话,这个价值在未来将无比巨大。小米集团的业务逻辑目前即便被看清了,对手要追赶也很有难度,因为AIoT的爆发增长已呼之欲出,现在再去布局已不占先机。
投资者恰恰是看到了原本不温不火的AIoT业务即将爆发这一前景,才将信任票重新投给了小米。从去年11月22日小米股价在最低点时至今日,小米股价已上升了63%,而这一切也就是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的,这充分证明了投资者对AIoT概念的信心和青睐。随着5G商用的开始,今年很显然将成为AIoT的元年,各种智能设备会层出不穷地涌向用户家庭,AIoT的用户量将会出现爆发,而提前布局的小米会成为这股热潮的最大受益者,投资者的信心多半来源于此。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