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5日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总裁陆奇宣布正式诞生的Apollo计划到底是什么?如果说从4月19日宣布技术开源之后对此计划的说法还是千人千面,那么在7月5日李彦宏乘坐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五环上行驶前往会场那一幕所引发的热议与关注,几乎是对该无人车计划做了一次全民性普及和推广。此举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当晚美股开盘后百度直接跳涨4%,市值逼近650亿美元。
作为AI的一个门类,无人车向来都被视作AI技术中距离落地实用较近的项目,各大公司也都纷纷搞起了自己的研发,这其中以谷歌的Waymo最为出名。人们最盼望的一件事,是希望谷歌这类的公司能在技术上获得突破,最终甩开传统汽车厂商自成一套,如互联网服务一样为消费者提供又好又便宜的无人车。不过,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天真,一辆汽车上的零件有1.5到2万个,指望互联网公司从技术到软件,再到硬件全面实现突破,是不现实的。
无人车是百度AI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像谷歌一样自己的技术自己用,慢慢寻找突破机会当然也可以,但百度委实没那个耐心。一般认为2022年是无人车商用的一个节点,但百度心目中的理想时机却在2020年甚至2018年,总之是越快越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百度把无人车技术开放出来,拉汽车厂商等伙伴组成联盟进来一起玩,人多力量大,合作伙伴多了才能把这件事尽快落地,才能有先发优势,才能对产业浪潮有牢固的掌控能力。
Apollo计划其实没那么复杂,陆奇说了“开放能力、共享资源、加速创新、持续共赢”这十六字,把每个字琢磨透了,就明白百度在做什么了。具体说就是百度要把自己的技术研发成果开发出去向汽车厂商赋能,并与厂商共享对无人车至关重要的数据资源,在技术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大背景下促进和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与合作伙伴共生共赢。如今的汽车产业已经能将汽车做得很好了,但对于无人车来说同样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技术能力与数据资源,不如由百度与厂商各自做自己擅长的事,一起把这件事情做成。
百度在这件事上的执行力是惊人的,4月宣布开放,7月就已根据技术成果提供了完整的技术架构,这里面包括软件平台、云端服务平台、参考硬件平台、参考车辆平台等,厂商可通过这四层架构能够很轻易地开发出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不需要付出什么二次开发成本。李彦宏在五环上飞奔时乘坐的那辆车,就是由一家美国公司基于Apollo 1.0用了三天时间改装而成的,性能表现从李彦宏的表述来看他还是比较满意的,美中不足的是在五环上压实线变道了,而且据说是没有打转向灯。在这种事关安全的事情上,还是要全力支持批评者较真的。
做事不容易,做无人车这件事可能会更难,百度作为挑头的组织者,不但要提供技术架构和数据资源,还要负责生态构建,吸引足够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进来。在7月5日陆奇宣布Apollo计划正式诞生之时,已有50家厂商加入这个计划,包括国内外许多知名厂商,预计未来这一队伍将逐渐庞大。合作伙伴加入进来,不只是使用百度的无人车技术,还会对无人车技术进行反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许多有益的创新。单就压实线变道这件事来说,这怎么看更像是个行驶实务问题而非技术上做不到,百度也许并不懂,汽车厂商一定懂,两者结合就能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还有许多技术顾及不到的盲点,将随着合作伙伴的加入而被一一克服。
技术架构和生态系统都建起来了,接下来就是目标,陆奇表示要用快速迭代创新的方式,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级找到突破点,并推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在3到5年间站到世界前沿。从百度落实Apollo计划的力度与速度来看,这并非随便说说而已。在发展无人车这件事上,西方技术强国面临着高成本,密流程和强监管等问题,关键是不拥有人口基数庞大的统一市场,而这些对于百度这类的公司来说不是问题,恰是其优势。无人车是中国掌握产业话语权的难得历史机遇,百度看见了这一机遇,准备全力投入进去。
百度要在无人车领域展开博弈具备有利条件,但更需一个宽容的社会舆论环境,以及对未来技术趋势有洞察力的监管环境。一个大公司的掌门人亲自乘坐尚处在试验阶段的自动驾驶车在五环上飞奔,虽然是对无人车技术所做的一次完美推广和宣介,但其背后所隐藏的内情是值得人们思考的。为了一项有远大前景的技术得以加速发展,李彦宏选择用亲身对规则实施强行突破,这里面对各方所发出的信号,其意义已超出了这件事的本身。
百度向来被认为是一家技术型公司,但多年来其技术优势却并未获得真正的市场价值,技术在面对商业市场时处于劣势,正如同制造业在面对房地产业时处于劣势一样,是非正常状态。如今机会来了,百度清楚技术不能产业化是不行的,因此才采取积极措施推出Apollo计划,塑造并推动无人车产业的成型与发展。
百度当下对AI技术的All In姿态,正使其从一家搜索公司变身为AI公司,而无人车仅仅是其中的一小块而已。任何一家公司能成为某个产业的领导者,都会被市场给出超出其本身的价值。具体到希望无限的无人车产业,百度给了自己和整个产业划出了3到5年的时间表,这对于产业而言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而百度的价值重估,或许就要从现在开始了。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 中国信通院栗蔚:云计算与AI加速融合,如何开启智算时代新纪元?
- 中国科技杀疯了!海信首创RGB-Mini LED电视斩获CES多项大奖
- AI手机时代,OPPO如何让用户不再“用隐私换便捷”
- 美国是真慌了,芯片设备采购居于全球第一,大举扩张芯片产能
- 联想发起猛攻,PC与智能手机份额均创新高
- 最全汇总!CES 2025现场直击:XR、AI眼镜、黑科技新品全在这
- 前 Meta 大将梅超加盟雷鸟创新,顶尖人才加盟 + X3 Pro惊艳亮相,AI+AR赛道上演中国速度!
- 全方位领先Meta,雷鸟 V3 震撼来袭,拉开2025智能眼镜世纪大战序幕
- 锐评 | AI眼镜成风口,谁是赢家
- 七个视角,重新认识vivo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