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马云有个言论特别有意思,他表示电子商务时代行将结束,线上线下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新零售时代即将到来,阿里巴巴明年开始将不再提电子商务。这一表态距离马云和王健林的1亿元赌约,只过去了不到4年时间,围观者已没机会再看到这一5年赌约的结果了,因为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正走在融合的道路上。
企业家任何带有预判性质的表述中,都能体现出宏观和微观环境的真实情况,听众能否捕捉到那其中真意就是另一回事了,因误判意思而进了坑,拐上二股道,那也怪不得别人,谁让你不去多加思考呢。2012年之所以有这个亿元赌约一点也不奇怪,阿里巴巴需要更多人和资源来推进其电子商务,否则2014年怎么上市呢?今年马云说要淡化电子商务,也根本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整个电子商务的大环境已经变了。
过去两年随着宏观经济下行,伴随而来的需求下滑情况已相当明显,与此同时人口红利出现断档,互联网总用户数维持在7.1亿左右的水平,难现过去的高增长盛景。随之而来的就是新增用户跟不上导致流量变得稀少,价格水涨船高。从过去20年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来看,当前的情况已很难维持整个互联网产业的高增长速度,互联网公司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
电子商务产业本身是什么状况呢?虽然前几年连续出现成倍高速增长,但当前中国的电子商务渗透率也仅有12%左右,也就是说仍有80%以上的消费行为发生在线下。当初亿元赌约的主要内容,正是赌电子商务在5年内超过传统零售,如今4年过去了,这一豪言壮语已看不到实现的可能,可以说连边儿都挨不上。
那么电商突围之路又在何方呢?做电商国际化是个方向,但任重而道远,把目光投放到消费的大头即线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可让电子商务放下身段主动进军线下,却并不是个容易完成的任务。电商的业务基础是进行线上连接,将交易、支付、物流、售后等一系列要素连接起来,实现高效率的交易,但电商的商业逻辑中有一个天然缺陷,那就是缺乏线下应有的消费场景,虽然所有电商都在高呼建立线上消费场景,但这一主张弄到最后,也无非是在线上营销手段上出些新意而已,而这并不是真正的消费场景构建。
如果说少部分日常必须消费需要改善效率的话,那么大部分消费仍属于体验式消费。你可以去网上买些米面油,但去买一件高档时装或其他并非必需的高档商品时,线上能够输出的消费体验是相当可怜的。对于有些商品而言,线下消费场景是必须有的,否则难以激发消费意愿。这也是为何电子商务高歌猛进了十几年,搞得很多人认为电商仿佛已超过传统商业了,但最终才发现也不过就是占了整个消费活动的一成而已。电子商务继续这样光荣孤立下去,必将丧失未来。
让电子商务去做线下店,他们会认为资产太重,赚钱太少;电子商务去整合线下生产要素实现连接,也还得相关要素愿意不愿意让你整合,一句话你分量不够,还没发展到能够进行整合并成为主导者的市场地位。电子商务在崛起之际本可以怀着谦卑的心态去与线下进行融合把生意做大,但电商在对传统零售喊打喊杀这么多年之后,在遭遇困难之际摇身一变又要去与线下合作创建新零售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相信不会有那么多人能够同意这个计划。
反观亿元赌局的另一面以万达为代表的线下实体,在电商风光无限的那几年并没有自轻自贱,而是基于自身资源和优势提出了互联网+实体的商业模式,在保护及提升线下消费场景不受侵扰的同时,积极推进传统商业模式的信息化改造进程,通过飞凡不断输出新的服务改善零售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在这个转折的关口,已发展到了风生水起的地步。
脱胎于万达电商的飞凡,既非传统电商平台,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O2O,因此飞凡不必做供应链、不必做交易、不必做物流配送,而是在实体商业原有体系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信息化改造和体验场景建设。而且,电子商务的要义之一是线上流量运营,那么相对比而言,飞凡要关注的事则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实体商业体的线下流量运营好,这其中的学问大了去了,而蕴藏于线下生意中的潜在价值也远非传统电商的线上生意所比。
其实飞凡做开放平台也好,做商业联盟也好,只需要牢牢把握住两个关键点,一方面是要运用万达自身乃至全国实体商业的资源优势和线下运营经验,另一方面则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平台、技术、手段在消费体验提升方面的价值。这是条合理整合商业要素的融合之路,而非形为颠覆实为争夺发展资源的非此即彼。如果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是对的,万达比阿里更有条件和资格去做这件事,因为万达一直坚持自己的理念没有动摇,如今已接近于开花结果的阶段。这个案例,就像几年前满世界追捧互联网手机概念时,oppo和vivo却在进行线下零售渠道的建设一样,等到人们回过味来再去追赶,已失去了最佳机会。
但不管怎么说,电子商务如今不与传统零售做割裂,知道要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了,这是个很不错的进步。这意味着两种商业理念在进行激烈碰撞之后,有很强的融和意愿,也证明了飞凡所走的实体+互联网模式的正确,也意味着电子商务的未来之路已找到方向。其实赌局并不重要,说什么也不重要,对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才更重要,向产业要素和用户输出价值才更重要。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