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之后的在线音乐,太合音乐是头隐形独角兽

1

2016年在线音乐行业大洗牌,7月QQ音乐宣布与中国音乐集团CMC合并重组,行业格局不仅没有尘埃落定,而是处处生变。更早之前,虾米音乐与天天动听合并组成阿里音乐,然而天天动听却在10月停止服务;百度音乐在去年被太合音乐集团收入囊中,并不意味着百度缺席在线音乐这个必争之地。至此,在线音乐正式进入寡头纷争时代。

中国在线音乐目前用户规模已达5.3亿,但用户量与收入规模完全不成比例,应该说这个产业还在寻找商业模式的过程中,靠在线音乐获得相应产出,只不过是个站不住脚的神话。不妨换个角度看:在线音乐市场已越来越显得无法在传统音乐市场之外傲然独立,从传统音乐市场中去寻找在线音乐的出路已越来越成为必然,在线音乐只是音乐市场的一个分支,只有站在大音乐市场的角度去看在线音乐,很多问题才能得到答案。

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即便强大如BAT的音乐业务,攀比着去获得大量音乐版权,也并不能做到对内容生产源头有丝毫影响,只能乖乖掏出年复一年水涨船高的真金白银。在用户端,中国用户又没有付费习惯,在线音乐的用户转移成本极低,巨头们除了要斥巨资购买版权外,还要为用户留存而补贴巨额流量成本,却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一家排名前三之外的音乐客户端在融资文件中显示,上亿用户中付费用户仅有30余万,这个收入规模应该是连运营成本也收不回来的。

2

在线音乐比拼的到底是什么?过去比的是播放器,有多少播放器安装出去就有多少用户,理论上是这样的。时过境迁,这一概念已遭到拨乱反正,阿里音乐废掉天天动听,说明播放器这种产品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资本层面对于播放器的看法也在改变,全球流媒体音乐老大Spotify的亏损额度逐年扩大,已到了令投资者难以忍受的地步。Pandora网络电台在上市之初看上去很酷,但这几年的情况也并不好,失去了酷酷的风格。这两家还是生于知识产权保护较好的美国,中国市场虽然大,人口基数也大,但要让在线音乐公司带着几亿不爱付费的用户去冲击IPO,结果会如何真是想想也令人不寒而栗。

在线音乐用户到了5.3亿这个关口,在流量越来越紧缺的当下,已很难再向上突破新高了。 变现似乎成为在线音乐的唯一选择,愿望是好的,却更需要一些手段,从会员、广告等这些在线音乐传统商业模式中,是榨不出几滴油的,流量小用户少的平台不行,像QQ音乐那样流量大用户多的平台也不行。在线音乐的商业模式要想找到突破口,只能从整个音乐产业中去想办法,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平台把目光投向演出市场、粉丝经济等形式的原因,在线音乐产业急需在方向上实现突破。

如果在线音乐不能依靠音乐在线生存下去,那么现有的竞争格局就要重新规划了,最牛的并不是用户最多版权最多的平台,而是与整个音乐产业结合最紧密的平台。在线能力强不强并不是竞争的决定因素,但一定要有一定的在线能力,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对整个音乐产业各个环节的基本掌控能力,有没有对从内容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的影响力。按这个逻辑来寻找,你可以从音乐产业中找到一家隐形而低调的独角兽,那就是太合音乐集团。

3

在线音乐行业中,太合音乐并不是流量最大的,也不是用户最多的,甚至不是版权最多的,但难得的是太合音乐既可以是在线音乐行业的重要选手,也可以是传统音乐行业的佼佼者,而这并不是QQ音乐和阿里音乐能比的优势。如果说腾讯与阿里在版权端和在线端的猛打猛冲,让人感觉这是两支进攻型球队的话,那么太合音乐就是一支攻守平衡的球队,不仅擅长进攻,也善于防守。

音乐是个长跑型的业务,其本质仍是个以内容为基础,以版权运营为核心的生态体系。这里面并没有用户什么事,因为从来都是好听的歌聚集起大量的用户去听,而不是因为有了大量的用户才能生产出好听的歌,内容驱动的产业特征非常明确。不掌握内容生产要素,用户再多也只是个分发渠道,互联网的高效分发特征并不适用于音乐,因为即便你有几亿用户,也是无法把一首烂歌做到红透半边天的,而有了一首真正的好歌,用户是会自动聚集上来。这种吸铁石效应也侧面印证了,播放器产品不存在一家通吃,价值趋向也会逐渐弱化。

太合音乐集团并不是一个新晋选手,不论是其旗下的太合麦田还是海蝶音乐,这都是华语地区的殿堂级厂牌,二三十年的公司发展史几乎就是与华语流行音乐的进化史,2015年,太合音乐将百度音乐收入旗下,成为横跨内容生产、版权运营、在线平台、演出活动等音乐产业各个环节的新巨头,其业务能力之全面在当前音乐产业中绝无仅有,在音乐圈的影响力极大。按照有媒体披露的15亿美金的估值,可谓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企业。

然而,这头音乐独角兽的声势低调,状似隐形。这与太合音乐的老板钱实穆有关,这是一个低调务实却影响极深的娱乐大佬,公开信息少之又少,而且也并不像音乐娱乐圈一样频刷存在感,太合音乐只是其娱乐版图的一角,但在圈内的人脉和资源调动能力是超一流的。就拿百度音乐来说,从行业第一的位置一路跌出前五,但在并入太合音乐集团之后能迅速重回行业前三,足见其能力值之强。多年来太合音乐的风格与其老板一样低调务实,对旗下艺人多有宣传推介,但对自身模式、地位和优势却总是三缄其口,外界对其情况知之甚少。这也造成了太合音乐在行业内的“隐形”。

在线音乐经过洗牌之后,形成了集中化态势,音乐行业形成强者争霸的格局,这时候浮出水面的太合音乐,具备P端、B端和C端服务的全链条能力,凭借实力稳居三甲,位居QQ音乐之后暂居第二。

4

从阿里音乐将天天动听停服这件事上看,播放器的重要性在降低,QQ音乐在合并了酷我和酷狗之后号称拥有80%的用户,但这几个收进来的播放器里有多少重合用户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历史经验证明,在线音乐拼的并不是用户,而是拼有效使用量,能够控制音乐内容生产源头才是关键。太合音乐是三强中唯一具备内容生产能力的公司,在播放器逐渐边缘化的今天,谁具备强大的可持续内容生产能力,谁才能成为音乐产业的弄潮儿。

在正版化运动不断深入的今天,版权成为悬在各个在线音乐平台头上的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首歌只在百度音乐上有,即便是QQ音乐的用户也只能跑过来听,反之亦然。没有一个平台有能力把所有版权都独家收入囊中,即便有钱收,版权方也不会给。各个平台血拼而来的版权能否通过流量和用户运营覆盖成本?答案是并不能,版权越多的平台亏损越大。

太合音乐有内容生产能力,也有大量自有版权和签约歌手,这使得这家公司能够在购买、生产、代理之间形成一个平衡,以一种财务成本最小的方式进行运作,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如果明天开始各大主要以版权购买获取内容的平台撑不住了,迫不及待追求货币化,最大的获益者必然会是太合音乐,这是业务链条全,攻守平衡公司的优势。

正版化运动的一个效应是,各个平台之间形成一种竞合关系。音乐三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有些类似此前的网络视频之争。各自都有独家版权在手,竞合关系并不存在于腾讯和阿里之间,相反太合音乐游离在BAT之外,占了一个好风水。版权大战打不起,网络视频行业的结果已经充分说明,资本消耗到最后,比拼原创节目就是重中之重,这也就是内容生产能力。

5

内容生产能力意味着什么?QQ音乐这种对分发能力猛打猛冲的平台,阿里音乐那种指望着签约歌手用音乐卖货的平台,都是不会理解的。内容生产是音乐产业中异常鲜活的要素,只有掌握了这一块,才有可能打通除广告和会员订阅之外的商业模式。如今很多平台意识到了,音乐分发不赚钱可以去给歌手做演出,开发出更多商业模式,但这一设想有个前提,你至少得和歌手能有深厚关联,而解决这一问题靠钱是不行的,更别提拿着几千万播放量但见不到钱的数字去跟歌手勾兑了。只有具备内容生产能力的平台,才能与歌手建立牢不可破的关系,也才有资格与能力去探求更多的商业模式。

目前的状况是,各大音乐平台为发展音乐业务投入的成本和产出不成比例,除了高价获取音乐版权外,还要把宝贵的流量投入进去获得低产出。更困难的是,版权如流水,沉淀不出什么能力,做不到对任何产业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已成为在线音乐的当务之急。

在线音乐三甲的路数也不尽相同,向电商、社交、粉丝经济等方向进击,在这场持久战中尚不能定论,对于太合音乐而言,虽然进可攻、退可守,但是在厚积薄发之下迎来的大机遇,随着在线音乐商业化大幕的拉开,这头隐形的独角兽,重要的并非得到认知,而是真正抵达应有的价值。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9-29
洗牌之后的在线音乐,太合音乐是头隐形独角兽
12016年在线音乐行业大洗牌,7月QQ音乐宣布与中国音乐集团CMC合并重组,行业格局不仅没有尘埃落定,而是处处生变。更早之前,虾米音乐与天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