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360还真是要把安全进行到底了。9月6日360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360行车记录仪成为滴滴出行的官方推荐产品,滴滴鼓励司机在专车中配备360行车记录仪,以保障网约车司乘人员行车安全,规范驾驶员驾驶行为。此外,网约车在装备了360行车记录仪之后,更加有利于在发生道路事故时进行辩责与取证。
360是线上安全专家,而360行车记录仪却是一款落地在线下的产品,自去年推出之后,产品性能和质量颇受市场青睐,累计销量已过300万台,斩获智能行车记录仪市场份额第一。自去年以来360就提出要将“安全”这一领域从线上向线下延伸,扩大安全业务的市场拓展空间,如果说做360行车记录仪只是线下战略的布局,如今与滴滴出行的合作则是将这一战略实现了有效落地。
滴滴出行是个有相当大安全需求的企业,所有在道路上行驶的网约车都会面临安全问题,事后保险只是对安全问题发生之后的补救,事前预防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在专车安装了360行车记录仪之后,不但能根据记录分析事故原因,对司机本身的良好驾驶习惯也有很大促进,进而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在安全保障功能之外,360智能行车记录仪还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更多其他服务。行车记录仪搭载的360 OS for Car,未来将向滴滴专车用户开放,通过固件升级等方式满足网约车相关需求,让驾驶员在一个屏幕上就能完成跨终端操作。或许在未来,一辆车里架几台手机,驾驶员手忙脚乱的状况就再也看不到了。
如今市面上各个品牌的行车记录仪有数百种,滴滴出行选择360的产品作为合作对象,充分说明了360行车记录仪产品功能和质量上的过硬。从360这边来说,此次合作的最大意义并非在网约车中多卖几台设备,而是将安全战略落地,并通过滴滴出行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构建线下安全生态,并进军车联网产业。
在本次和滴滴战略合作发布会上推出的360行车记录仪后视镜版,搭载了高端的安霸A12芯片,499元的定价几乎贴近成本,这首先保证了其超强的竞争力。360车联网CE0邓邱伟透露,360未来还将推出多款后视镜版智能行车记录仪,产品看似都与行车安全有关,实质上也是基础的车联网设备。通过行车记录仪上的ADAS路况分析系统,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操作,而运行这一切的基础是360 OS,这是个可以解决安全问题,更可以解决车联网问题的操作系统。
车联网在目前看来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未来到底是个什么形态,能解决司机什么样的刚需,尚未形成定论。当前车联网系统的主要问题很难找到主要的需求突破口,往往会在一些次要需求上打转转。不过谁也不会否认的是,所有的车主都会对安全问题格外重视,360通过行车安全切入到车联网,应该是个可行的方向。
360本身擅长的是安全,从原来的线上安全切入线下的物联网安全是顺理成章的事,为其在业务上打开了更大施展空间。但不管未来的车联网是何种形态,总是无法脱离操作系统而运行,360借助安全概念在汽车上部署自己的360 OS系统,也就为自己在将来能够发挥的作用预留了后手。360采用渗透式的价格策略销售产品以提升竞争力,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产品快速迭代,不遗余力用产品占领线下车辆,实则是在对车联网进行宏大布局。
360 OS采取的是开放策略,360表示不但要对滴滴出行开放,甚至也可以对百度、腾讯和乐视开放,不拒绝任何开放的可能性。这个表态意味着,用行车记录仪与滴滴出行合作,关键点在于软件生态而非物理产品,360应该不会从行车记录仪上开发商业模式,但因行车记录仪、机器人、智能儿童手表、家庭安防装置等硬件设备营造出来的软件生态和大数据生态,还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
在滴滴出行与360合作的仪式上,360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韩玉刚也到场祝贺,360未来在线下要做什么其实已经很清楚了。在物联网和车联网的玩法还未形成定论之前,占好位置是很重要的。占位置的由头自然是要从用户的需求入手,用户需要安全,360擅长安全,用软硬件各种方式推广360 OS,用硬件助力软件生态的形成。360借此圈了一块地,其大数据能力和人工智能产品,也就能随着这个软件生态的形成,有了用武之地。
不过在目前,360仍旧遵循着先提供价值再获取价值的思路,尽全力先于滴滴出行把安全标准做好,通过硬件设备输出服务、安全和品质,切实提升专车的安全行驶体验,让不仅是滴滴出行,还包括滴滴专车司机们都对360的产品和服务感到满意,甚至形成依赖。毕竟,没有人会拒绝优质低价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更没有哪位司机或乘客会拒绝安全。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