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6年天翼智能终端交易博览会”在广州举行,而在这次博览会期间,中国电信集团、中国智慧家庭产业联盟、中国企业大数据联盟共同组织了一个“智慧家庭与大数据发展论坛”,就人们关心的智能家庭战略进行了讨论,中国电信市场部副总经理吕品做了主题演讲。
目前发展智能家庭的一大障碍就是产业链的协同问题,由于电器和设备厂商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数据标准,这就形成了一个现状,要么只用一家的产品,从电视到电饭锅都是一个牌子的,要么就放弃流畅体验,仅对家中部分设备实现智能控制。目前看,统一数据标准的事情不能交给家电厂商去做了,靠第三方服务商也没太大希望,必须要从数据源头去下功夫,吕品在演讲中表述了中国电信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中国电信目前有宽带用户1.37亿户,其中光宽用户超9000万户,居于全球第一的位置。这么大的用户量,可以用来做一些产业深度渗透的事情了,吕品表示中国电信将据此与整个产业链上的伙伴们开展深度合作,推自己基于elink协议的智慧家庭开放平台。这些深度合作首先将包括终端,厂商愿意合作这件事情就好办;其次是渠道,渠道也是能反映市场需求并反过来影响生产厂商的;还有底层硬件如芯片,如果芯片能支持中国电信的技术标准,对生产厂商的推动作用将是巨大的;另外,软件应用方面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对用户的习惯重塑有一定作用。上述都是中国电信表示要深度开展合作的产业链各环节。
中国电信为了给智慧家庭开放平台创造发展条件,有一些硬件基础设施是不能少的,因此电信也将推天翼网关、天翼高清智能机顶盒、家庭云这几个硬件产品,先让数亿家庭用起来。这些硬件设备目前承载的是中国电信大数据服务,未来或许会成为智慧家庭的数据协同中心,让智慧家电通过这些硬件,用同一个数据标准和协议对外提供服务。中国电信准备在近期启动千万级天翼网关、智能机顶盒的集采,并投入亿级销售补贴,这意味着智慧家庭及大数据成为中国电信的新战略。
这能否解决智慧家庭发展的问题?中国电信新战略的着眼点,是通过将自有大数据能力,配合自有的用户规模,完善的硬件设备,先在家庭中搭建一个智慧家庭的架子,让用户首先能享受到大数据服务带来的好处。而搭建好的这个架子是完全能够承载智慧家庭在上面跑的,如果体验好,覆盖用户量大,接入方便,第三方家电和硬件厂商是愿意接入进去,并生产与这个平台数据标准相符的产品的。
之前产业界也能认识到数据标准统一的问题,但任何一方都缺乏牵头去做的积极性,也曾有一些由家电厂商发起的致力于数据标准统一与协同的产业联盟,但大多都无果而终。首先家电行业竞争激烈,并没有哪家企业有足够的领导力和压倒性市场优势去统领群雄,彼此之间怀疑、猜忌之心甚重,都怕给对方做了嫁衣,其次数据标准的统一目前看只能从源头去做,并不是应用层的问题,中国电信恰恰是去做这件事的最好人选。
中国电信也并不是采取搭个台子等第三方来接入,而是首先推自己的大数据能力,先让用户有现实的产品可用。中国电信目前有25PB的自有数据与外部数据,日均处理数据超过10万亿条,已经建立起具备风险防控、精准营销、区域洞察、咨询报告和大数据云的“4+1”产品体系,已面向政府、金融、交通、旅游、房地产等行业提供服务,这一次新战略发布后,中国电信的大数据能力将面向家庭用户提供服务,而这将是开启智慧家庭战略的第一步。
如果中国电信的大数据确实能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解决问题,并形成使用习惯,后面紧跟而来的智慧家庭数据统一协同问题将迎刃而解。首先中国电信作为数据供应的源头,主导来做这件事,较容易被家电及硬件厂商所接受,厂商是不用担心中国电信侵入他们的产品领地的。其次,智慧家庭的市场和需求状况还需要得到培育,产业链生态还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中国电信的战略核心是,用满足用户大数据需求的方式开启用户对智慧家庭的需求,这一目标实现之后,根本不用再组建什么产业联盟了,第三方厂商只需按照协议标准生产产品即可,生产出来直接投入家庭使用,不必再去考虑其他事情,数据协同的问题由中国电信来解决。
中国电信要做的是数据服务,与智慧家庭是相辅相成的,而智慧家庭与大数据也是中国电信“2+5”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elink协议开发的开放平台,相当于智慧家庭的基础设施,智能家电能通过天翼网关进行快速连接,还可以通过提供的软件开发应用,有廉价可靠的服务可用,第三方厂商也就没必要再去自成一套了。
目前中国大多数家电及硬件企业具备相当不错的生产和研发能力,唯一的障碍正在于数据标准统一的问题。在智能家居无法形成一体化流畅体验的情况下,很多用户的需求点无法把握,新功能也自然就无法提供,产业链上的大多数环节正处于无奈等待的状态。中国电信的智慧家庭与大数据战略,为整个产业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必将改变和推动智慧家庭在中国发展的步伐。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