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是趋势所向
在刚刚过去的双11,各大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创出历史新高,传统的服装、电器、数码、食品等品类继续在庞大的销售额中充当中流砥柱的角色,但一些传统行业在销售上触网的速率也相当快,越来越多原本将电商视作非主流渠道的商品,也开始努力开拓电商渠道,让互联网思维融入运营当中,强化自身发展。
牛奶这种传统快速消费品的特点是消费频率高,客单价低,储存和配送等环节成本高,更适合于通过建立线下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但在本次双11期间,有一家名为德亚牛奶的厂商,却在促销节期间异军突起,双11期间仅在天猫就销售了25万箱牛奶,成为乳品品类中最大的一匹黑马。德亚牛奶的战绩,已超出了人们对传统乳业模式的认知,而他们在电商领域的开拓,正在对传统乳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起着积极的作用。
德亚的成功源自哪里?有人说源于线上线下的组合式销售模式,有人说赶上了双十一的好时候。但就个人看法,德亚的成功有两大更大的因素;首先是产品品质好,其次是它创新的“分离模式”在乳品行业中眼前一亮。
德亚牛奶做了什么
首先,德亚在双11期间打造了两个网络爆款,即德亚全脂牛奶(澳洲甄选)和德亚酸牛奶。这是专门为线上定制的产品,选择在双11进行首发,目的就是通过爆款来提振德亚牛奶的声势,扩大品牌传播度。一般来说,爆款的价值是链式的,将商品快速销售出去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从其他环节获取深层价值才是爆款的真正目的,德亚很明显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在借势和创造话题方面,德亚也做得有声有色。在今年盛大的天猫双11晚会上,德亚牛奶小试牛刀,“摇一摇送2000吨牛奶活动”引来不小反响,而且还强势推出1元秒杀德亚进口牛奶活动。12万箱牛奶在1秒钟内全部被抢光,18分钟内官方旗舰店销量破百万。这是快消品首次开展如此大力度的促销活动,对于秒杀等优惠促销手段的运营,德亚牛奶已不次于许多电商老前辈。
双11晚会上德亚送出了上千万张优惠券,将让利和优惠尽量放在明处,这些优惠措施并没有赔本赚吆喝,而是基于德亚牛奶一直保持的价格体系,其作用在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双11期间有25万箱牛奶通过电商渠道送到消费者手中,C端消费者对于牛奶这种快速消费品的促销活动,同样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乳品行业需要创新模式
德亚牛奶在全球寻找奶源,然后在当地进行生产加工,产品只销售中国市场。过去是国外厂商生产的乳品,中国商家直接采购销往国内,品质保障度确实是提高了,但价格不菲。德亚牛奶这种国外委托加工生产,自己国内销售的模式,之前确实还没有出现过。这是一种产销分离的路子,让生产部门专心生产,销售部门专心销售,所生产牛奶全部严格遵守生产所在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与传统意义上的洋品牌牛奶在品质上并无出入。
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牛奶心存疑虑,但也没有太多选择,只好转而去选择价格更高的进口牛奶。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对于中国乳品行业发展本身来说积极意义只能日间缩短。洋品牌逐渐会成为生活品质的代名词,别管国产品牌做到如何好,也总感觉是低人一头。中国乳业不走出去的话,那么与洋品牌进行竞争又从何谈起呢。
德亚牛奶所走的道路有相当的积极意义,既然国内消费者更信赖国外生产的牛奶,那不如将牛奶生产环节就放在质量标准最严格的国家,如德国和澳大利亚,严格遵守当地的标准,适应近乎于严苛的检验流程,然后再将产品销售回国内。这对于乳品行业提升竞争力,尽快与国际标准融合,都有莫大的好处。
好奶经得住考验
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有偏见,有时甚至对牛奶的出身和血统都会产生偏见,这种现象可以理解,毕竟消费者的安全感需要被商家给予。企业担负着将这些偏见扭转过来的责任。德亚牛奶主动把生产环节放在最严苛的环境中,让自己的产品接受最严格的检验,正是开启扭转偏见的第一步。如果用国外工艺和标准生产出来的牛奶还是得不到青睐,那就真是偏见了。好在德亚牛奶迈出的这第一步,目前看委实不错,这必将对国内乳品业产生极大触动。
“双12”马上又要到了,德亚牛奶又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让我们共同期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