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千次被抓一回,但这次只是意外

据统计,互联网公司在数据方面的造假行为,平均每1000次才会有一次露出马脚,就看人们是否有兴趣深究了。平均每5000次造假行为中,才有一次会幸运地成为公众事件,遭到外界的穷追猛打。这只是平均水准,而对于一些技术高超的大公司而言,他们造假被揭穿的概率更是达到万次以上级别,这已不是公众层面能理解的范畴了。

当然,从造假行为开始到演变成一场公众事件,直到对公司声誉形成不良影响,这中间还存在着无数的防火墙,可以对负面效应进行有效缓冲,最大程度缓解其给公司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到最后还有可能坏事变好事。

在数据造假行为被揭发后,公司们可选择的应对手段太多了,首先可以完全否认,这是百试不爽的妙招。数据这种东西,如何产生的只有数据的生产者最清楚,对普通大众而言那就是个数字而已,消费者并不会去深究100万和300万这两个迥然不同的数字之间,到底是由多少谎言撑起来的,即便你把事实摆在他们面前,消费者也很怀疑公司是否有这么做的必要。

专业一点的业内人士,当然会从技术特征和细节分析入手来证实自己的判断,但如今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架构,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要找个自圆其说的理由实在是太容易了。最常见的托词就是“你们不懂”。仔细琢磨一下这句话,这里面学问大了。你怎么可能懂,如果这个IT架构不是你开发出来,也不是你进行日常运营维护的话。

如果公司在数据造假上被抓到确凿有力的把柄和证据,其实也没什么好紧张的,因为缺乏处罚机制。至此就算大大方方承认自己造假了,也不会有一个机构或者部门来对其进行处罚。肇事公司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好公关,把负面影响降到最小。最常见的,就是将责任推到技术和人的身上,做好切割,维护自己大义凛然的正义形象。

在数据造假这个问题上,公司是否具备主观故意,能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定性,进而影响到公众对他们的看法。一般情况下,公司都不会承认自己故意造假,而总是会在文案中有意无意地往客观上扯。例如某手机厂商在台湾因虚报预售数字被罚60万元新台币,他们回应的图片上写着:“对不起哦,我们的确少了30台。”

这回应妙得很,你看我们确实少了30台,同庞大的预售数字相比实在微不足道,这应该是技术和统计原因造成的,而非有意为之。我要故意造假的话,在30后边加两个0多好,何必只虚增这么一点量呢。这些客观原因,在任何公司都能找出一大堆来,在罚款已交的情况下,拿出来应付公众是没问题的。

当然,也存在着另外一些解决方案,如果数据造假行为被扒皮到不可收拾了,最经典的一种应对策略是自我定性,诚恳认错。我首先将此事件定性为“意外”,继而承认这里面出了问题,同时马上表示坚决反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再不济狠狠处罚几个当事人以示诚恳。

不过,这个诚恳认错,其基础是建立在“意外”这个前提之上的。与建立在“造假”这个前提之上的诚恳认错,差了多少个段位可以自己好好想想。言外之意是,我们为了一个意外都能这么诚恳地认错了,你们还想怎么着呢?“这些套路,其实创业者们可以好好学学,以备未来之用。“

对于这个问题,有现代歪诗一首为证:

千百次的回眸中

遇见了你

千万年的追寻中

发现了你

你的名字叫假数据

但你说那是一个意外

好巧的一个意外

把我们的缘分抹杀殆尽

把我们的期待深深地

深深地

埋在土里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4-10-22
造假千次被抓一回,但这次只是意外
据统计,互联网公司在数据方面的造假行为,平均每1000次才会有一次露出马脚,就看人们是否有兴趣深究了。平均每5000次造假行为中,才有一次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