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度、阿里融资看资本市场喜好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企业寻求在资本市场上利益最大化与寻求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间到底有无矛盾。我发现,在传统企业这一争论似乎已有共识,在互联网企业中,这个矛盾却依然待解。互联网企业有了钱应该做什么?是增强技术实力,扩大市场份额,顺带搞搞投资。还是把投资放在首位,顺带增强技术研发?这一问题在当下一些巨头的纷争中很明显地摆上了台面,但仅从资本市场的反应看,似乎对前者更为钟情。

以这样两种借款为例,对比一下。百度最近发行了10亿美元五年期债券,用于对百度核心业务有帮助和支撑作用的领域,利率为2.75%,成为今年以来中国公司发债的利率与美国同期国债利差最小的,尽管利息较低,但依然获得了远远超过10亿美金的资本追逐。另一巨头阿里巴巴2013贷款80亿美元一年期,借新账还旧账之后又延期一年,剩下的钱主要用来进行疯狂的投资并购,至今可能已超400亿人民币,利率应该在6%-8%之间。

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面对这两个发展战略不同的巨头,投资者可能会更偏向纵向的互联网企业发展方向,而对于横向扩张的战略还吃不准。毕竟对于类似于百度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而言,技术实力在未来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会很大,将钱用在这方面肯定不会出错;而对于类似于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近几年频繁、大手笔地收购,对于阿里上市后企业发展的帮助有多大,谁也不敢打包票。众所周知,在兼并重组事项上,收购只是第一步,未来的整合才是最重要的,而阿里的整合可能会在上市后开始。

凭心而论,在PC互联网时代,阿里的盈利能力很少受到质疑。2013年,其营业额和净利润都在三大巨头中排名榜首。大家都知道天猫、淘宝这些业务很赚钱。但要命的是,阿里在面对移动互联网时惊慌失措了,本来置身中下游的阿里很明白入口对移动互联网意味着什么,但由于缺乏腾讯、百度那样的内在优势,便通过疯狂并购来实现这一目标。当然,频繁的并购鼓舞了很多人,不过也引发了一些担忧。

同样,百度的盈利能力也没什么疑问。百度过去一年也花了不少钱做收购,不过远期来看,结合李彦宏等高管在不同场合的表态,对技术的投入仍然是主线,其对云计算、大数据、AI人工智能、移动业务,与传统产业连接等方面的投入更大,尤其是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早已经比肩谷歌苹果。虽然对技术研发的投资不能立刻见效,好处是对未来放心。

利率越高的投资,一般风险就越大。伴随着阿里上市的临近,以及对估值的不断热炒,投资者们的焦点可能都在这里,也都盼着阿里按预期中的估值上市后,大捞一笔。这一重大事件使得投资者们不会太去考虑更为长远的发展战略问题,而更注重短期的资本回报。对早早上市的百度而言,则不存在这样的爆点,投资者们会更为注重资金的流向,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

某种程度上看,当前投资市场对阿里的热捧的确有一些豪赌的成分在里面,当然这也是投资市场的常态。短期高回报当然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但由于这些利益诉求点的过分聚集,将来必将面临释放,而以何种形式来释放恐怕需要时间来验证了。不过,对于即将上市IPO的企业来说,阿里的确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而对于已经上市的互联网企业而言,百度在发展思路上的这种稳健作法,更值得借鉴——在自有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做有限度的业务收购,把对自己业务有强相关性的企业收进来扩张商业生态,然后再把大部分资源投入到技术上,增强自身作为一个技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这样来看,二者融资缘何出现成本的差异便比较明了了。

当下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环境更加趋于浮躁,大家更热衷于大量收购、跨越式进步,只有像百度这样的为数不多的企业在认真严肃思考未来的问题。因为不管是技术提升还是战略投入,那看上去都似乎太远。这就如同我们自己面临买一样东西和做一样东西的选择一样,大多数人只看到最终有形的东西,比如衣服、家具,而不去关注这一过程中的手艺、技术,所以很多人会选择直接买。

互联网是新经济,而新经济之所以不同于旧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因其具有强烈的先进性,创新性和技术导向。横向收购的发展战略容易速成,但会遇到消化整合的问题;纵向深入的发展战略步履稳健,会耗费较多时间,二者都对互联网经济起到了支撑和推动的作用。但我认为经过阿里现阶段的横向发展后,将来必然也会回归到纵向发展的方向上来,只是早晚问题。否则,它会迷失在自己庞杂的版图中。

这就是百度、阿里二者融资成本有别的主要原因。说到底,资本市场衡量一家公司价值的高低,最看重的还是其以怎样的长远战略构建未来行业地位的能力。

==============================

我是微信公众账号gejia021的独立运营者,90%的原创科技与人生感悟文章,独立观点,不屑流俗。期图以一己之力,阐释和说明中国互联网的本质。

微信号gejia021,是覆盖1000万用户的,中国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成员之一。亦是2013年十佳自媒体,科技原创力30人之一。

我在新浪微博的用户名为@葛甲,在新浪、搜狐博客、艾瑞专栏、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的用户名均为葛甲,欢迎订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4-06-18
从百度、阿里融资看资本市场喜好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企业寻求在资本市场上利益最大化与寻求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间到底有无矛盾。我发现,在传统企业这一争论似乎已有共识,在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