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各界热议5G演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抵达?

今年两会期间,5G作为“新基建”项目的主要内容,再次成为热点和焦点。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现5G网络信号连续覆盖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成系统完备的5G网络。

在推动5G网络建设的同时,如何充分发挥5G的技术特性赋能各行各业,进一步激发5G作为新基建之首的强大能力,赋能并融合其他先进技术,一起支撑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也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政策层层加码的同时,5G的市场表现也着实闪耀。数据显示,全球5G商用一年多以来,商用规模和发展速度远超越了4G和3G。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经有140张5G网络开始商用。其中,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累计已建成5G基站71.8万个,数量占到全球的70%左右。

值此关键时期,如何推动5G持续演进,以“系统完备”的5G网络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体验诉求,支撑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新基建的强大动能,刻不容缓!

回顾“4G改变生活”的时代,随着市场需求的催化,4G演进出现了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4.5G乃至4.75G等概念阶段,那么来到“5G改变社会”的时代,5G演进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抵达?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日前,澎湃新闻邀请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杨超斌、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朱近康、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郭铭等产、学、研各界大咖共议5G持续演进,围绕驱动、破圈、愿景3个关键词展开深入探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上述问题,勾勒出一幅5G持续演进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画卷。

5G为什么要持续演进?驱动力来自哪里?

“5G的持续演进是必然的,从移动通信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代技术它都是持续演进,它都要满足业务不断发展的新需求。”GSMA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刘鸿率先指出,“5G的历史使命是要赋能千行百业、要能够促进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过去几年来,“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的理念已然深入人心。诚然,改变生活的4G尚且需要持续演进,才能孕育出短视频、直播等让我们娱乐生活更加精彩的移动互联应用;改变社会的5G更要不断进步,才能兑现赋能千行百业,实现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带领我们迈入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可见,5G演进的驱动力,同样源自各种业务不断发展的新需求,包括那些我们已经看见、可以预见,甚至还没看见且难以预见的新应用、新业务、新模式等。

对此,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从5GtoC和5GtoB两个层面描述了一些已经看见和可以预见的业务发展趋势。5GtoC层面,现在的视频从4K要向8K甚至更高清发展,还要引入更多的像VR、AR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它们对网络会提出更高的要求。5GtoB层面,业界已经打造了上百个5G行业应用的“样板房”,行业也对5G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比如说更高精的定位要求、更高的大上行要求、更高的可靠性要求等,未来需要尽快把这些“样板房”变成“商品房”。

类比4G可以发现,除消费者市场的体验升级外,行业市场更多维、更苛刻的需求,构成了5G持续演进的最大驱动力。数据显示,在全球,煤矿、钢铁、港口、制造等超过20个行业已经部署5G示范应用,运营商们共签署了超过1000个5G行业应用合同;在我国,得益于新基建的推动,已有超过5000个5G行业商用创新项目在实施落地。

在上月举行的2021 MWC上海活动期间,全球移动通信业界大咖普遍认为,经历前期的大量试点后,2021年将是5GtoB的规模商用之年。可预见,更多“商品房”的涌现,将驱动5G加速演进,以便跟上市场需求。

5G演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定义5.5G?

行业需求各异,5G将如何演进才能满足需求呢?基于前期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各界开展的大量实践探索,黄宇红认为“5G还要不断的发展、演进,朝着极致性能、极简网络、绿色高效、云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具体而言,她结合中国移动联合近20家国内外主流运营商和厂商共同发布的《5G无线技术演进白皮书》表示,第一,面向未来在5G新功能方面,提供新的能力,比如更高精的定位;第二,需要更多更极致的性能,很多行业需要特别高清视频的实时传送,这对上行要求非常高。另外对于可靠性、时延方面,现在是低于10毫秒,未来的5G要能够提供1~0.5毫秒低时延,来满足特别重要的控制类业务的需要;第三,5G要更加智能化、更加绿色。一方面5G自身发展要低碳发展,同时5G也帮助整个社会来低碳发展。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杨超斌主张“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丰富5G网络能力,让5G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用户以及不同的行业”。他指出,无线技术的创新是持续的,但是技术创新需要满足一定的方向以及一定的应用需求。华为提出5.5G概念,主要是从市场需求以及从应用的视角来定义未来的5G网络需要什么,通过5G技术的不断演进来达到5.5G的目标。

杨超斌提到的5.5G,是华为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20全球移动宽带论坛(Global MBB Forum)上首次提出并呼吁共同定义的5G演进路径及愿景,其在持续增强ITU定义的5G三大场景eMBB(增强型移动带宽)、mMT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uRLLC(大规模机器通信)的能力的基础上,新增推出UCBC(上行超宽带)、RTBC(宽带实时交互)、HCS(融合感知通信)三大应用场景,从三角形变成六边形,实现从支撑万物互联到使能万物智联的演进。

回顾4.5G提出时,主要的变化在于带宽、网络容量、时延等方面的提升,以便支撑人与物之间的连接,以及部分物与物的连接,属于万物互联的初级阶段;5G三大场景的提出,则明确将物与物的连接作为重头戏,全面迈向万物互联;华为提出并呼吁共同定义的5.5G,更进一步将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牵引,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从中清晰可见,市场需求与技术演进之间,俨然形成了一个首尾相接的环——无线技术的创新发展,催生了各种新业务应用的诞生;那些刚刚萌芽的业务应用,又推动了无线网络的持续演进,支撑下一波业务应用的爆发——滚滚向前,生生不息!

因此可以说,5G演进的方向,始终是市场需求指向的方向;5G演进的目标,一是要满足那些已经看见、可以预见的市场需求,二来也要为那些还没看见、难以预见的市场需求创造客观条件,以愿景引领、适度超前的步调不断推动移动通信产业与千行百业融合发展,稳步向前。

如何推动5G演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什么?

促因厘清,方向既明,如何推动5G持续演进呢?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朱近康认为,“5G的持续演进需要产、学、研各界共同努力”。

他表示,一方面,垂直行业或者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要能在5G里面显现出5G对它们的支持和更新换代的作用。另一方面,5G在提高频谱效率的同时也要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同时,5G为人们服务的同时还要为各行各业的产业服务,网络会变得非常繁杂,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计算好比5G演进中的“维生素”,需要把它们都结合起来。如是种种,决定了5G持续演进需要产、学、研各界的协同努力。

杨超斌从全球无线通信产业发展赖以成功的标准层面指出,移动通信产业是一个非常开放的产业,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就可以形成规模效应,让不同的最终用户享受到整个技术发展的红利。为此他强调,“在3GPP统一框架下,以客观的技术评估作为基础,有利于移动通信产业吸收全世界的创新成果,始终维持在创新的前沿,为消费者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熟悉移动通信发展历程的人可能都知道,全球无线通信产业发展成功的核心DNA是标准的统一和产业链的协作,标准化让全世界都可以共享领先提供商的技术创新成果,同时大幅降低了应用生态的创新门槛,使得全世界都能够提供相同或类似的电信服务。也正因为这样高度统一的标准,让那些构建在无线通信这一基础设施之上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企业得以实现前所未有的跨国经营,让有网络的地方就有它们的业务。

2G、3G、4G时代如此,进入无线通信与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的5G时代,产、学、研各方尤其需要凝聚共识,聚集全产业的力量,共同定义5G标准,推动5G持续演进,共建5G可持续发展未来,真正释放“5G改变社会”的巨大能量。

在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郭铭看来,5G在持续演进中与行业“破圈”融合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已经在与生产力结合的5GtoB领域以及和娱乐相结合的5GtoC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比如,智能制造、大型园区的无人物流系统、智慧城市、智慧安防等领域,都已经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此外,自动驾驶、超视距联网无人机等行业,也将在未来数年内取得较快的突破。

“这些业务的运营商也必须不断的在产品技术、标准、产业协同模式上加大投入力度,和伙伴及下游厂商一道引领整个5G产业不断的演进。”他强调,“未来十年,5G的部署和应用一定会带动一大批相关的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并很有可能涌现出一批独角兽级别的新兴企业;同时5G的应用将赋能交通运输、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城市治理等各个行业,极大提升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和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综上可见,产、学、研各界已就5G演进达成共识:大力发展5G是经济社会实现全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必然选择,市场需求将驱动5G持续演进,未来5G的发展会打破各行各业的“圈层”,以前所未见的产业大协同推动5G与千行百业融合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迈入更加精彩纷呈的新纪元。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1-03-15
产学研各界热议5G演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抵达?
今年两会期间,5G作为“新基建”项目的主要内容,再次成为热点和焦点。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现5G网络信号连续覆盖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主...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