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近日在深圳召开主题为“融合·无界”的未来科技大会,备受关注的莫过于OPPO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了。与其他企业家不同,陈明永作为公司之首几乎很少在公开场合亮相演讲。这距离陈明永上一次公开亮相已经过去了六年之久,当时的OPPO刚刚走出低谷,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
12月10日,OPPO在深圳召开主题为“融合·无界”的未来科技大会,备受关注的莫过于OPPO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明永了。与其他企业家不同,陈明永作为公司之首几乎很少在公开场合亮相演讲。这距离陈明永上一次公开亮相已经过去了六年之久,当时的OPPO刚刚走出低谷,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
虽然陈明永表示自己此次是被公关部逼出来的,但时机却来得有点儿巧妙。现如今的OPPO不比几年前顺风顺水,正处于瓶颈阶段。综合此前各大数据调查公司的报告来看,今年OPPO的数据并不算大好。虽然小米比OPPO的排名更加落后,但其在海外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与国内的颓势相抵消。
而OPPO的新品牌Reno还处于探索市场的初级阶段,或许也正是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存在,让OPPO的当家人陈明永不得不出山坐镇,这次的未来科技大会对OPPO未来的走向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手机公司到“万物互融”公司,OPPO押注IoT和技术研发
在大会上陈明永宣布了OPPO的IoT战略,它们要从一家手机公司变成一家“万物互融”的公司。从2008年做手机开始,OPPO至今也走过了11个年头,但如今OPPO的野心已经不仅限于此了。在陈明永看来万物互融时代,将不会再有纯粹意义上的手机公司。并且他还透露OPPO现在有超过一半的业务是与人工智能、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相关的。
随着5G商用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落地,万物互联已经是触手可及的事情。除了基础的产品打造,还要深入创造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够进一步实现OPPO要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公司的目标。
对此,陈明永也在此次的科技大会上宣布了持续大力的方向:
1. 未来三年投入500亿预算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包括5G/6G、AR、大数据。除此之外底层硬件技术和软件工程、系统能力方面也会加以构建精进。
2. 以智能手机为核心入口的基础上,建设多入口智能终端生态。接下来OPPO还会推出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在不同的场景下都可以全方面的为用户服务。
3. 抓住5G的发展机会升级服务,把更优质的内容带给用户给予其良好的体验。
为此,OPPO还在此次大会上发布了一款AR眼镜和CPE路由器,但目前暂时还未实现商用。
在5G彻底到来的风口选择布局loT生态圈,是OPPO在大环境之下必然会走的一步,却也是相当艰难的一步。且不说其他,华为和小米早就已经在IoT领域布局已久,OPPO想要横插一杠,实属不易。
但在OPPO副总裁刘畅看来,“把时间拉长,我们现在入局并不晚。做手机我们好像也不晚,行业做到前几名。把未来的时间拉近看,也许我们今天的节奏是很及时的。”
话虽如此,但要面对小米和华为两座大山,OPPO的难度可想而知。
IoT前有小米和华为"两座大山",OPPO扩充业务不容易
早在2013年,雷军就开启了小米生态链计;2018年“AI+ IoT”成为了小米的核心战略;2019年,小米宣布了“手机+AIoT”的双引擎战略,并且表示未来的五年之内将会在该领域投入1000亿元。
小米以手机起家,但在目前的三大业务快板当中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无疑是其表现最为良好的一面。根据三季度的小米财报显示IoT收入已经达到了156亿,同比增长44%;同时小米的IoT平台连接到的IoT设备数量也已经达到了2.13亿,同比增长62%。在可预见的未来,5G带给小米IoT业务的机会和增长可能会更多,并且迄今为止小米的生态链布局已经初见成效。
除小米之外,华为在loT领域也虎视眈眈。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扎实的技术基础,华为在通讯、芯片和软件等各方面都展现出了自己绝对性的优势,同时还完善了自己的物联网HiLink + HiAI技术平台。
在今年的MWC上,华为消费者业务产品线总裁何刚就透露了华为在5G时代下““1+8+N”的全场景战略。“1”为手机,“8”为PC、平板、音箱、耳机、车机、眼镜、智慧屏、手表,“N”则是移动办公、智能家居等场景下的IoT设备。
华为在此前的发布会上展现的MatePad Pro平板如果被看作是手机和电脑之间补充的话,那么Sound X音箱的发布则可以被视为IoT战略在华为内部的重要战略地位。
以目前华为手机的地位,想要通过“1”来带动“8+N”的关注并非难事,同时通过华为的技术来打通各产品之间的连接,真正做到全场景的生活方式。
对于OPPO来说,想要在IoT领域分一杯羹,还是需尽快完善自己的产品技术矩阵,或许最后才能够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