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除夕夜,就在大家举家团圆时刻,用友的技术工程师、业务人员却一直不分白昼地在“奋战”。忙着优化解决方案,协调各方海量资源。通过视频会议网络,解决疫情下,医疗机构、事业单位采购、票据等紧急问题。
随着,武汉新冠状病毒形势日益严峻,武汉每一天的疫情动态,时时刻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战疫情,关键时刻,需要付诸行动。用友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实际行动的科技企业之一,举全公司之力,发动合作伙伴力量,连夜上线了疫情急需的产品应用,以保证医疗救治、工作生活顺利运转。
用友“战疫情”之大事记
· · 1月25日,用友政务公司协同用友集团发票云、服务运营部、政务总部平台成立专门项目组,保障红十字会网上捐赠业务处理工作。
· · 1月27日,用友公司通过用友基金会定向捐款1000万人民币,用于资助参与湖北疫区肺炎患者救治的医务人员。
· · 1月28日凌晨,用友上线《智慧云采|防疫物资紧急采购需求发布平台》,平台提供物资供应商入口,医院急需的医疗物资、各地企事业单位需要的防护物资,均可在平台上发布。
此外,2月3日“远程”开工后,用友营销云、用友采购云、用友财务云、用友人力云等业务线密集发布疫情下工作指导。
这其中,用友云平台、友空间、医疗云携手用友云市场生态伙伴联合发布的“抗疫之战”整合应用专题,以全面支持企业、组织实现远程办公及业务处理,就像一场“及时雨”。产品方案全面、立体,解决数以万计企业当前的痛点。
从疫情项目立项、到正式发布,落地时间极短。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整合资源,需要强大的平台资源、产品资源积累,并对自身业务、合作伙伴业务和疫情场景评估十分了解。用友云生态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平台生态”的力量,形成整合、聚合力量,切实地帮助解决合作伙伴推广困难的问题。
用友云生态一直在行动
此次联合“抗疫之战”的用友云生态伙伴共计21家。覆盖业务从远程办公、在线学习/教育、人力资源、物业管理,到医疗5大场景。以远程办公为例,融合产品包括云视讯、云合同、云直播、云运维、企业云盘、云档案、党组织疫情上报、章管家、云客服机器人9类,“一切转移至线上”,全面覆盖远程办公各种潜在的会面场景。
再以医疗业务为例,融合产品包括了AR智能眼镜、智能全医技云服务、智能导诊导航解决方案、新网医讯PACS/RIS产品、小友机器人等。
其中,PACS/RIS产品,可为收治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提供远程影像、区域影像等多个场景解决方案。专门解决疫情中核酸检测阳性滞后的问题,涵盖放射、超声、内镜、病理,覆盖影像检查的各个环节。是当前疫情下,最为紧迫的应用场景之一。
而小友机器人则解决了医院人手严重不足、业务场景危险的问题。小友智能导医机器人智能回答患者问题,实现医患天然隔离;还能给传染科病房送药,减少医务人员与病人的接触时间,保护白衣天使的同时,对病人的服务不减。
疫情下,无论是用友云生态选取、调用资源的速度,还是用友云市场生态伙伴的资源质量堪称高标准、高价值、可规模化。
用友云生态的业务模式已经进入成熟、全方位爆发阶段。
据了解,截止2019年底,用友云市场入驻伙伴已超过5000家,上架产品及服务超8000款,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企业服务生态平台。2020年用友云市场入驻目标将是伙伴数量大于8000家,上架商品/服务超过10000款。
专业运营覆盖企业应用服务、云平台服务、行业云、小微企业云、云解决方案、专有云应用、业务及公共服务、金融服务、安全及建站服务、智能硬件、电商及数据服务十一大类。
用友云市场一直以提供融合、深度一体化、共享服务为目标。在核心优势云应用和行业云应用基础上,以PaaS平台为“桥梁”,开放给行业的合作伙伴。在横向、纵向上延伸,从数字化咨询、协同交付、分层开发,到联合运维,涉及合作伙伴的开发上线,到营销推广,再到交易实现以及售后服务的一体化整体服务,及时匹配用户需求。
这一次,用友云生态针对疫情“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对,令人印象深刻。回顾用友云生态的发展历程,用友云生态取得飞速的进步。
用友云生态为何“亮眼”?
2018年,是用友云生态集中发力的一年。用友正式面向市场推出生态战略“鲲鹏计划”,与华为云、百度云进行战略合作。2019年用友云生态建设步入了“深水区”。2019年5月,用友云生态上线了“优选商城”。
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用友云生态合作伙伴的建设得以壮大,离不开“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生态理念。用友云生态的核心、关键在于“融合”,“融合”决定了以一体化的平台生态模式,从而打造“企业+伙伴+用友”的“数字化商业生态圈”。
“融合”也将用友云生态与市场上其他企业“差异化”区分开来,让用友云生态优势更加凸显:
1、市场上平台生态模式的企业极少。
平台生态模式的企业既要提供很多服务,又要聚合很多伙伴。同时,平台生态型公司需要有强大的技术、开发、营销、业务等平台,才能吸引伙伴入驻,让客户通过平台一体化力量,享受到包括数据无缝打通等各种成果,快速选择优秀的产品。
一直以来,用友云生态业务模式深入企业中间,基于专业性构建出的生态伙伴,直接服务于客户,完成销售,将伙伴的产品深入引入到用友的产品体系,用友的平台、用友产品形成一体化方案。在不断实践磨合中,用友云生态形成一套成熟的方法论,经营专业性强、服务完备,优势充分体现在PaaS、SaaS层上。
2、“融合”不同于“集成”、“被集成”等概念。
2019年,阿里云生态提出“被集成,自己不做SaaS”的概念,华为从“被集成”升级为“Huawei Inside”。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微软Azure等生态平台不同,用友云生态聚焦于IaaS层之上,包含PaaS、SaaS、DaaS、BaaS等层。
用友新生态战略“融合”,即用友与伙伴的产品方案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用友和伙伴共同服务好客户,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智能服务。用友企业云服务新生态从“融合”出发,与生态伙伴勠力同心、优势互补,打造企业服务生态圈,共同加速中国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3、用友有强大的客户基础,覆盖客户群体广泛,产品数量众多,产生附加价值。
与用友云生态合作的企业不仅包括华为、百度等大型科技企业,还覆盖各种中小微型企业、创业企业、各类行业。生态伙伴通过与用友核心产品的整合,形成一体化方案,同时,与用友合作也能为他们自身的业务带来价值。
4、用友拥有全国最大的To B体系。
用友深耕于企业级市场30多年,To B服务能力强大。早期用友通过财务软件、ERP服务与大企业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To B项目实施经验。对于企业级客户的需求理解,场景理解把握精准。通过对企业复杂的管理流程,业务组件化、模块化,为合作伙伴赋能。
因而,用友云生态提供的绝不只是“一站式购买”服务,而是融合一体化应用平台体系。
用友云生态迈向新30年
用友网络2019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用友云服务业务增长势头强劲,同比增长114.6%,占总业务收入超三成,成为公司发展重要引擎。从业务形态上来看,企业云服务SaaS业务同比增长133.6%;BaaS业务同比增长146.1%;DaaS业务同比增长78.3%;PaaS业务同比增长39.5%。
用友网络云服务业务企业客户数量达493.17万家,持续稳步增长,客户续约率和客单价稳步提高,私有云与混合云客单价大幅提高。用友已经成功转型为“SaaS+PaaS”的生态领导者。
作为IT行业的“老将”,现如今用友3.0阶段已全面铺开,用友3.0阶段将深耕于企业云服务领域,以“生态共荣”价值理念、业务战略为主线。
2019年用友在集团层面组建生态业务BG。首个用友“全国生态业务启动大会”上,用友网络CEO兼总裁陈强兵曾阐述“生态”战略的重要性,“用友新30年是要转型成为全球领先的平台生态型企业,生态是用友的核心战略。”
如用友网络副总裁兼云市场事业部总经理傅毅所言,互联网数字化浪潮下,个人创新者已经大量涌现,企业创新还在发展中。未来企业创新必须依托于信息化手段,信息系统或者移动应用。未来企业组织的商业管理、商业创新都是系统化的,对系统的开发,软件的需求非常大。
但是,以传统的IT方式很难进行开发,且开发过程很慢,推广产品、卖产品更加困难。现在,基于用友的平台和商业模式,可以很快地、高质量地开发出各类创新的企业管理和应用。开发出的应用可以很快测试、迭代、部署、发布,立即应用于企业,商业创新的方式更加“敏捷”了。
所以,满足客户需求,带动伙伴发展。通过平台生态模式构建中国最大的商业创新平台。让中国所有愿意致力于使用新应用,管理和变革的组织、企业或者个人,都能很快地开发出应用,并推广、发布、卖出去,帮助更多的企业商业创新,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
以上,才是用友云生态新30年的愿景。
总结:中国的“Salesforce”
如前文所述,用友云生态与IaaS服务商建立的平台生态模式不同。用友云生态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双向、深层次、全方位的融合,相互赋能,具有战略格局。海量的合作伙伴通过加入用友云生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一起合作生长。
1999年,“软件终结者”Salesforce横空出世,口号是“卖服务不卖软件”,Salesforce刚成立就开启上云之路,最先推出PaaS平台。当时看来,Salesforce以平台取代软件的模式,向传统IT运营宣战,只不过是“唐吉柯德”式挑衅。
后续二十年,Salesforce的“增长曲线”羡煞竞争对手。Salesforce通过云端部署、订阅制以快速、简单、正确方式,降低TCO总持有成本,从SMB中小企业积累成为集销售、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巨无霸”平台。
毫无疑问,用友云生态业务模式上已经实现了多项突破。同Salesforce发展类似,用友云生态正走在一条与Salesforce相同的“增长”之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