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的火星文是终结语言服务业“斯诺命题”的预兆?

“21世纪的今天,在人文与技术交融的语言服务业,是不是能跨越‘斯诺命题’这一鸿沟呢?人工智能、认知科学、信息技术、大数据是否拉近了科学与人文的距离呢?”

在2019第二届传神者大会“驱动与赋能·孪生智能”分论坛中,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军平教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18年前的火星文是终结语言服务业“斯诺命题”的预兆?

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刘军平

“斯诺命题”是什么?

早在1959年,英国物理学家、小说家C·P·斯诺认为,由于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人文和科学两种文化在不断地分裂、相互鄙视、甚至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这种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之间的割裂就是著名的斯诺命题。

听起来好像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很遥远?

其实斯诺命题今天将去往何处,也许我们从“火星文”就能一窥一二。

早在18年前,诞生了影响一代85后、90后的新兴语言——火星文,只要将想转换的文字输入火星文转换器,就可以完成相关操作。比如“冇怪嘼,请吥崾靠近↖(^ω^)↗”、“Sòrγy,涐lōve伱”、“瀙嗳の”等等。

火星文这样由机器造出来的无生命的东西,成为中文互联网上的一种普遍用法,并逐渐向现实社会中渗透,在日常的网络聊天甚至文章表达中大行其道,它的使用达成了社会的共识。

由此可见在语言发展中,人与机器的融合早已发生。

重新审视 科技与人文关系

时至今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离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从原始社会的技术萌芽至 21 世纪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的角色,科学与技术发展出了救命的药物、互联网、高效的能源储存方式和数字娱乐;它们也带来了核武器、生物武器、电子窃听、和对环境的破坏。由于人们对技术和工具理性的过度崇拜,猖獗的科学主义,使人文精神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同时人类所独有的创造性也在渐渐消失,促成了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空前的分裂。

这两者之间是否真的不可调和?

来看看一个有趣的例子。中国目前服役的火箭最大直径为3.35米,火箭的直径受运输限制。火车运输火箭,路上难免会通过一些隧道,隧道的宽度都是参照铁轨的宽度确定的。因此,火箭要通过这些隧道,直径就不能超出隧道的宽度。而火车轨道的宽度在设计之初就沿用了马车的轮宽标准。那么马车的轮宽是怎么确定的呢?这些辙迹是古罗马人根据拉动战车的两匹马的屁股宽度敲定的4.85英尺。这样一来,关系就清楚了,马屁股的宽度决定了铁轨间的距离,铁轨间的距离决定了隧道的宽度,隧道的宽度则影响了火箭的直径。

18年前的火星文是终结语言服务业“斯诺命题”的预兆?

古代战马的屁股竟决定了现代最先进科技的尺寸。正如火箭直径与“马屁股”一样,看似不相及的两者有如此深刻的联系,人与机器、人文与科学,不可避免地相互作用在一起。

无论是科学文化的“独步天下”,还是人文文化的“独孤求败”,均不是人类文化进程的福音。

今天的人类文化,已经难以完全摆脱科学文化的全面渗透,而回到远古的人文和谐。自然,人文文化的客观存在,对于当下的文化建设,亦是不能或缺的平衡力量。所以,“两种文化”的和谐共融,是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视角聚焦到语言服务业,“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审视。

翻开一部翻译史,语言工作者的地位一直是隐而不张的。1300年前,玄奘取经回国后翻译多部佛经著作,成为了第一批代表性的“翻译工作者”。过去世界的翻译史是一部译者隐身的历史,而译者在近40年才获得了主体性地位。随着机器翻译的飞速发展,众多“AI将代替语言工作者”、“科学至上”等论调更让人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科技工具,同时更忽略人的作用。

然而可以看到的结果是,机器翻译飞速发展直到今天,经过多年实践验证了人工译员的价值目前无法被取代。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挣脱了空间上的束缚,但是跨越语言障碍的问题上还是无法获得充分自由。高强度下人本身的产能成为行业瓶颈,而语言本身的独特性,使得语言无法用机器和设备代替人的翻译和理解。

重新思考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语言服务业的“斯诺命题”是否能被跨越?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

人机共译 孪生觉醒

包容发展是人文与科技文化融合的不二法门。基于此,Transn传神正在将理论落到实践,建立了全新的Twinslator多语工作模式,试图通过创新“人机共译”的模式来探究这个命题能否被打破。

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业界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机器翻译为语言服务行业更好的服务,因此“人机共译/人机耦合/人机交互”等新兴词汇层出不穷。但是当前真正被行业工作者使用的只有MTPE(译后编辑)模式。

通常情况下,MTPE的翻译方式,译员会使用机器翻译和语料对原文进行预处理,之后译员对机器译文和语料填充的结果进行修正,重点为错译、语法、文化差异的内容、句式结构重组等,以达到从内容、文化、语境、语意相符的译文。

机器翻译的质量以及语料的全面程度,直接决定了译后编辑的工作量,如果机翻译文质量不高,会导致译员有大量的修改工作量,极端情况下效率甚至比人工翻译更低。

Transn传神创始人兼董事长何恩培认为,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第一产能是“人”,第二产能是“机器”,它们都将成为过去,未来社会的主流是产生语言的第三产能,即“人机共译”。落地到实际应用中,Transn传神推出了“Twinslator”(孪生译员)。

18年前的火星文是终结语言服务业“斯诺命题”的预兆?

孪生译员是译员翻译经验和风格的数字化克隆。

包含三个定义,第一,它能够与译员协作并从翻译过程中持续进化,和译员一起成长,一起吸取译员的经验数据。第二,它能够在保证译员翻译质量情况下提升译员的翻译效率,为译员提供帮助。第三,它能够独立输出符合具有该译员翻译风格和质量的Twinslator引擎,既能够为译员提供翻译帮助,也能够独立输出具有译员翻译质量的结果。

举例来说,人产出就像给定制衣服的工匠,这个工匠后面带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经过某种场景的训练,创造出孪生译员的产能。

这是把人的质量和背景、文化和机器效率、速度结合起来,把科学与人结合起来的产物。

刘军平教授说到:“今天在新的历史语境下,Transn传神提出了Twinslator这样一个全新概念,我个人认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可以看出在语言服务与新技术结合方面,传神者们的创见具有颠覆性的远见,同时也引领着本领域的发展前沿。”

无论是在纯粹的译者领域还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人们都在试图寻找落地的入口。Twinslator模式给了一个回答。必须要承认的是,人类无法永远拥有机器的速度与学习能力,机器也无法拥有人的文化背景与自我意识。通过人赋能于机器,机器赋能于人,相当于给了人增强式的装备,让人的能力变得更加强大;也为机器注入了人类的“思想”,让其产出更为精准。

毫无疑问,没有新技术作为翅膀,语言服务业只能退回到作坊式的原始操作模式,的确,处于翻译活动中心的人的决策很重要,但是在新的时代语言工作者的创造性显然受制于区块链、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张开双臂欢迎硬核技术的到来,人工智能既不是超越一切的上帝,也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2016年国家出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把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向,强调发展自然人机交互技术,智能感知与认知,语义理解与智慧解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在人工大数据分析、类人智能方向取得进一步突破,实现类人听觉、类人视觉、类人语言和类人思维,支撑孪生译者的技术将进一步夯实。

18年前的火星文是终结语言服务业“斯诺命题”的预兆?

与此同时,刘军平教授也提醒需要进一步思考效率与安全、效率与伦理的关系。“Twinslator的前景令人浮想联翩,它是否会进化成一个新的物种,科学智能,作为智能人和作为科技人的融合所制造出来的世界正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归根结底,我相信人类具有缜密的理性思维,既然能够创造技术,当然也可以将其引向善的桥梁,从而让它为人服务。”

我们希冀的是,人不是技术的主宰者,技术也不是人的主宰者,而是守护者和交互生存者。

科学的发展呼唤人文关怀,人文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的养分。重新思考人工智能在翻译技术中的应用,思考人与技术的全新关系,在拥抱技术的同时审视人的作用,需要我们努力践行。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0-01-09
18年前的火星文是终结语言服务业“斯诺命题”的预兆?
“21世纪的今天,在人文与技术交融的语言服务业,是不是能跨越‘斯诺命题’这一鸿沟呢?人工智能、认知科学、信息技术、大数据是否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