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伴随着一声“Hi,Siri”,苹果公司推出的第一款AI语音助手Siri惊艳亮相,此后的几年间语音技术持续发展。随着科技巨头争相加入竞争,研发AI语音服务技术成为了国际主流。
相较于传统的键盘操作,AI语音技术更加便利、高效,只需要通过语音交互,就可以控制AI完成复杂的工作,由此,人们迎来了一种新的交互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生活。新闻资讯的获取作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少不了语音服务技术的加持。
国内外媒体扩大布局 AI语音成新闻领域新方向
国外知名企业均针对语音资讯领域开始了布局,亚马逊推出的语音助手Alexa计划推出深度新闻功能,为用户提供来自彭博(Bloomberg)、CNBC、CNN、福克斯新闻(Fox news)、Newsy和NPR的长篇新闻。当用户说出“Alexa,告诉我新闻”或用其它渠道播放新闻时,就会从所有提供商那里得到详细的音频,甚至可以从CNBC和Newsy那里观看到新闻视频,极大地缩短了用户获取新闻的路径。
去年年底,谷歌开始准备与美国财经媒体CNBC、《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公司合作,为音频新闻收集内容,并为其语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制定开放音频新闻标准。当用户要求Google Home等搭载Google Assistant的智能设备播放新闻时,它会根据用户的兴趣收集内容,生成播放列表……
AI语音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闻领域,而在国内,AI语音技术也方兴未艾,许多新闻媒体均对此做出了尝试。
沈阳晚报、南方都市报等主流传统媒体与天猫精灵展开合作,只需要一句“早上好”的语音指令,用户就可以获取它带来的“语音头条”晨间资讯;央视新闻app在feed流中点击“听新闻”按钮,就可以音频形式“阅读”新闻……
“读者”变“听众”碎片时间掌握热点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日前,我国连续第三次将人工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且提出“智能+”新概念。而作为人工智能重要分支之一的AI语音技术,当前也正迎来迅猛发展。
作为智能媒体平台,新浪新闻app也在语音资讯领域进行布局。此前,新浪新闻app的内容就曾接入小米音箱,近日,新浪新闻app又推出了基于AI语音技术的新功能——“听新闻”,用户点击推荐频道左上角的语音播报图标,即可收听由AI播报的新闻音频。新闻涉及国内、国际、社会、体育、娱乐、军事、科技、财经等领域的热点讯息,每条音频时长约1分钟左右,且可自动连续播放,能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取丰富内容讯息。
值得一提的是,背靠新浪集团的平台优势,新浪新闻app上的音频新闻资讯还可以分享至微博,借助微博的社交属性,打通热点要闻的分享闭环,增强传播效率,实现裂变传播。
出于用户对阅读时长、场景和内容的不同选择及偏好,新浪新闻app联合出门问问将“懒人模式”的语音播报变为获取实时新闻的便捷手段。一方面,融合大数据技术和语音、语义等AI能力,再借助语音合成技术为用户提供流畅且高度拟人化的语音播报服务;另一方面,优质内容输出至出门问问的可穿戴设备中,不仅为新闻增添上一抹科技感十足的色彩,也提高了更多用户获取资讯内容的可能性。
现代社会人们拥有完整的阅读时间愈来愈少,更多的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如奔赴地铁途中、开车中、电梯间……在这些场景中,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集中精力阅读屏幕上的文字。识别文字并精准转化为方便理解接受的语音,成了用户们的迫切需求。
新浪新闻app语音播报功能的上线,将“读者”变为了“听众”,契合当下主流消费人群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和需要,将新闻资讯获取的场景限制彻底解放,使用户获取信息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便捷。
以技术创新赋能新闻传播力
美国投资机构Mangrove Capital Partners发布的2019年“语音技术报告”中,将语音称为“下一代的颠覆者”,认为语音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和机器的关系,给下一代软件创造巨大价值。报告大胆预测,在未来几年,计算机的对话能力将变得更复杂,更具变革性,用户与软件互动的方式将被永久改变。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内容生产方式的演变,媒体的形式正在产生变化。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基础,在功能、技术上不断创新升级,成为未来新闻内容采编、分发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5G时代揭开篇章的当下,各大平台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新风口。在行业内,新浪新闻app率先实践AI辅助战略赋能业务场景、创新产品及服务。如通过运用鹰眼系统、云剪系统、智能写作、智能审核等AI技术为媒体运营的采、编、审、播全流程赋能。
媒体平台的技术融合势不可挡,在追求多元化、立体化的融合中,声音以其独特的吸引力,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相较于短视频,短语音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势,就是其生产成本低、效率高。随着基于AI的智能化音频生活场景越来越常见,语音新闻播报将是大势所趋。
可以想见,在被认为“语音经济规模将超移动应用”的未来,运用AI语音赋能新闻传播力,或成为各媒体平台加强用户体验、争夺融媒体传播新蓝海的捷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