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生来就是社交动物。
而今天的我们,几乎活在了互联网上。全球约有 30亿人使用网络社交软件,在微信 QQ一统中国社交江湖的形势之下,一代又一代社交软件依然前继后赴,然而现有的 6000多个社交 app,却依然未能填满人们心中汹涌的焦虑。
点赞、留言、分组、屏蔽、拉黑、形象包袱......单在一个社交软件上,我们每一步都得再三忧虑,我们被一群人圈住,也圈住一群人,我们一环套一环无法逃离,我们又真实又虚假,我们唯恐下一步就将自己全部暴露在人群的围观中心。
在这个动辄和几百人一起聊天的时代,我们却越社交越孤独。
但随着 5G网络的到来,AI技术的发展,社交版图并非无可动摇,更多新的可能正出现在这条赛道上,人们更多潜在或隐藏的需求正在被挖掘,而那些藏在人们更深层的欲望将得到满足。
我们还在期待一种新的社交方式。
最熟悉的陌生人
回归你内心,想象一下在微信连接一切的今天,是否还有一些人是你可望而不可及的?
在和无数陌生人擦肩而过,在越来越多热情相识最终都沦为点赞之交后,或许答案就是找到真正的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倘若你的每一个兴趣,每一个想法,甚至是每一份感动都能找到适合的人分享,他们与你有着相似的兴趣,听得懂你的想法,也会因为你的感动而产生共鸣,与微信单一的分享渠道、陌陌探探纯荷尔蒙的初级社交相比,或许这才是社交的终极追求。
就像,当你眺望远方,夕阳将落,余晖温柔,你可能也会想,在夕阳将于地平线上消失的那一刻,世界各地还有多少人都和你一样,沉浸在这片晚霞的浪漫之中。
你习惯在清晨 6点 30分慢跑,你热爱吉他清亮婉转的旋律,你在日本镰仓追寻过灌篮高手的足迹,但你并不知道,与你步伐一致的Ta,或许就在你的身边。
这些和你在不同时空产生交集,却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人,就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社交终局之战或许并非熟人与陌生人之争,而是能与熟悉的陌生人自由地连接。
而这款名为MEET的 app,正如上文所述,号称能让我们遇到「最熟悉的陌生人」。
带着好奇、怀疑、审慎的心理,我深入体验了一下MEET。
期待中的那个人,真的会出现吗?
在MEET遇到最熟悉的 Ta
这是一款用照片连接一切的社交 app。
相册里的照片,确实是一个无论从时间、地点、兴趣爱好上,都能全面反射我们人生轨迹和生活日常的载体。再加上 MEET使用的 AI智能识别技术,或许这能成为我们一个新的社交切入点。
App开始界面的一句话,就总结了「中心思想」:
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时空的印记,相同时间,相同地点,抑或是相同内容才能彼此相遇……
进入 app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用自己的照片进行自由的匹配了。
首先,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宇宙信号解析」的波动符号,只要选择「添加图片」,然后发出,就能看到和我照片匹配度超过 80%以上的陌生人。感兴趣的话,还可以给对方点击「冒泡」、留言或打招呼,新交流的大门就此开启。
直接了当,让人当场就想唱一首陶喆的《爱很简单》。
▲基于图片进行分析,那岂不是可以解析成千上万个兴趣点……
在我「冒泡」过的照片下,还可以看到其他人「冒泡」的痕迹,同时,他们那张匹配度高的照片也会同步显示出来。
在「留言板」翻着类似的一张张照片,彷佛有着相同热爱的人都汇聚在此地,以图片呈现的兴趣百分比会友,这种社交体验不仅很有新鲜感,而且还把交友圈直接从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扩大到更多熟悉的陌生人。
点进这些人的主页,就可以看到对方主页的介绍和更多照片。
但是,同样只有和我匹配度超过 80%的照片才能看到,其余都会被隐藏。如果想要解锁隐藏的照片,就得用自己的相关照片进行解析,类似的照片才能显现出更多。
这无形中让我产生了一种探索别人的生活的感觉:想要了解对方更多的生活线索,就要用一张张相匹配的照片,把它们一点点揭秘……
所以可以看出,MEET其实很注重打造社交中的意外感和惊喜感。在这两层之外,不仅没有过度公开的社交压力,还给人们带来了人和人之间相互联系的共鸣感。
一天下来,我已经和 5个新朋友开始了相识之旅。
他们和我讨论的聊天内容差不多都基于细分的爱好,例如「普吉岛潜水」「白云山攀岩」「红专厂看展」「养柴犬橘猫」等等,不再像很多社交软件那样只用身高年龄体重的简单数字就定义了自我,而是让人们的相识有了更多内在探索的可能性,这其实也是社交更贴近真实生活的一面。
除了上一种模式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和 Ta相连的方式,就是我们自己「发送信号」。
正因即将出现的陌生人,全凭照片中的各类兴趣元素匹配度「牵线」,不分年龄性别或其它标准,所以我们可以尽可能选择自己最独特的一面,然后大方地展示出来。
所以,我一口气发送了 30个「宇宙信号」,涵盖了我最近生活购物、工作会议、日常出行、业余爱好等各个维度的代表内容。它们就像天空中的气泡一样漂流,等待被和我一样的陌生人戳中。
不到一小时,发出的多张照片就已经被 100+次阅览,其中最高的是摩天大厦、海浪沙滩等风景照,看得出这些也是人们更倾向和另一个人共享的经历,其次,就是有人物的照片。是的,无论在哪个时代,社交依然离不开看脸。
另外,我还收到了35个「冒泡」,5个「来自宇宙的 Hi」(别人给和我匹配度高的照片点赞),有的是附近的人,有的相距几千米,有的相隔几十千米,感觉地球上四处散落的「同道之人」,终于在慢慢朝自己靠近。
在「玩转相册」里,我还发现了一个小惊喜:我们在发出「宇宙信号」的照片后,有可能找到有夫妻相的他(她),或者找到我们曾经遗失的照片,甚至在对自己头像进行人脸识别后,还能找到自己世界各地行走时,偶然出现在别人照片中的瞬间。
但截止到现在,我还没有找到自己「遗落」的照片……不如你也来试一下?
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对隐私暴露的担忧。毕竟被识别的,可是我长达 5年的照片……
不过 MEET似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明确表示产品搭建了完善的安全体系,且在每个用户使用的细节之处,都会提醒照片仅自己可见,app内不会自动获取任何一张照片的权限,除非用户自己主动发送出去。
体验几天后,相册还是我的相册,照片还是我的照片,只有主动发布的内容才会公开,确实没什么需要太过担心。
到这里,MEET的核心体验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了。
整体来说,体验的过程不仅能不断满足好奇,还能时不时带来一些惊喜和趣味,它也让我们看到新的社交方式给人和人的智能连接带来的新的可能性。
能否真正遇到那个 Ta,我接下来还会花更多时间来尝试和探索。
似乎看到了未来
抛开现有的功能,MEET最让人惊喜还是其对照片的认知。
它似乎已经不再是光影的记录,而是一个打开新世界的窗口。这或许便是AI技术给社交领域带来的变革之处。
在这个万物连接的时代,张小龙用IM和二维码组建了强大的微信连接器,而MEET却想通过视觉创造一个更加智能的连接服务。
当代人的生活就是一副巨大的图景,摄像头不断记录着此刻世界新的变化,人们用手机观看着世界的一举一动。如果加上 AI让我们能够智能区分每一处视觉中的空间、位置、对象,相册将再也不是浏览与存储照片的工具,而是人们过往视觉信息的浓缩。
与传统的连接方式相比,这种基于相册对人物的分析更加细腻更加全面,基于照片与世界的连接也更快、更智能、更具情感力量。
这将是一场未来的视觉革命。
随着AI和5G时代的到来,图片的重要性将会更加凸显,MEET虽然还是一款探索中的产品,但也可以看出它在大视觉方向上的野心。
设想一下,当你走在海边,随手拍下一张冲浪的照片:
点击冲浪教练,可以找到同样喜欢冲浪的达人、冲浪社群——与人连接;可以看到别人分享的冲浪相关照片与视频——与内容连接;甚至还可以基于照片的地理位置,直接找到这片沙滩的冲浪俱乐部——与服务连接。
这大概就是MEET所追寻的视觉智能连接器的样子——用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找到人们真正需求、关心、喜欢的事物。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都通过搜索栏来文本查找在线内容,在 AI技术的进步下,计算机视觉能让我们只通过照片来搞定一切。
谷歌正以此更直观地帮用户识别周围世界, Facebook用 AI人脸识别打造出更强的社交图景,亚马逊用视觉搜索为购物者找到心中所选,每家大型公司都在用不同方式挖掘视觉 AI的潜力并注入资源,相机会成为下一个键盘,视觉搜索会成为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桥梁。
这是一块巨大的蓝海。
因为未来的智能手机可能不是在我们口袋里,而是在我们眼前。
▲ GoogleGlass
当我们的通讯工具被眼镜,或者其它工具取代,MEET能做的就更多了。
譬如将计算机视觉融入对用户的深刻理解中,除了找到和你最匹配的人,还能熟悉你的喜好、定制化你的生活,包括你烛光晚餐的着装、清晨醒来的健身环境,下一次度假的最佳地点…...不仅发现你想寻找的事物,还要预测你从未想过的未来。
▲图片来自《黑镜》
尽管这个想象也在未来,但至少现在,我们已经能通过 MEET尝试和那个「万分之一」的人相遇了。
过去我们要找到「万分之一」的那个人,难度可能不亚于仓央嘉措诗歌里所说的: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但现在:打开 MEET,放上照片,开启连接,然后相遇吧!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AppSo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