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中俄茶道,现有电商扶贫助力五峰茶叶走出大山

“这杯茶喝起来真是口有余香!”品鉴完茶厂现场炒制的绿茶后,走进五峰葱翠的茶园及茶叶生产基地的各路游客会如此感叹。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古老的茶区,最早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的西晋时期,陆羽所著《茶经》开头就描写过生长在临溪两旁的五峰境内的大茶树。

作为中国名茶之乡,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神奇的北纬30度,属于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县内海拔最低处150米,最高2320米。山间终年云雾环绕,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形成了五峰“云雾山中出好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间珍品处处有,最难忘却五峰茶”正是形容五峰茶的诗句。  

古有中俄茶道,现有电商扶贫助力五峰茶叶走出大山

  (图:五峰茶园风景秀美)

五峰县自古就盛产茶叶,这里曾是中俄万里茶道中至关重要的茶叶聚集地。明清时期形成的一条古茶道,在五峰县内横贯东西130公里,从鄂西、湖南运来的茶叶汇聚到渔洋关的茶叶市集,然后又被水运到汉口,最后出口到俄罗斯,这是中俄万里茶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县有茶园20.5万亩,茶叶年产量达到1.94万吨。在丰富茶资源的另一面是当地经济发展落后的严峻现实,五峰自治县地处鄂西南,既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又是典型的山区,当地森林覆盖率高达81%,是湖北省九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茶产业在当地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何让好茶走出高山,帮助国家级贫困县长阳脱贫,是摆在政府前面的重要问题。

在传统模式下,农产品销售有三难:打通销售渠道的“最后一公里”很难,稳定农产品价格很难,增加农民收入更难。  

古有中俄茶道,现有电商扶贫助力五峰茶叶走出大山

  (图:苏宁从茶厂采购茶叶,推动农产品上行)

苏宁结合地方特色和自身开展扶贫工作的经验,在当地大力推进扶贫。2018年五峰县政府与苏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就推进苏宁新业态在五峰的全面布局和落地达成意向。2018年7月5日“苏宁中华特色馆•五峰扶贫馆”开始运营,让大山深处的优质茶叶走出去的同时,也将电商扶贫运营团队深入当地贫困乡村,帮助优质农产品“触电”。据五峰扶贫馆负责人赵鹏介绍,最快可实现次日送达,北京等城市三日内可实现配送。

苏宁除了给与展示资源、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外,还对当地品牌进行包装推广。五峰和苏宁展开深层次的合作,联合拍摄专题片《寻味中国》栏目对五峰腊肉进行专题介绍,对于当地品牌传播和打造有良好效果。

什么是中华特色馆?通俗地解释就是各地土特产的网上专卖店。目前已开设400多家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全国有约一半的国家级贫困县开馆运作。作为电商平台,依托小土豆、茶叶、腊肉等五峰特色农产品,苏宁给与五峰馆拼购、品牌推广等资源支持,在中华特色馆、拼购首页上均有重要展示。近期正是当地高山小土豆上市之际,五峰特色馆联合苏宁拼购发起高山小土豆特卖活动,一天内下单超过1000单。  

古有中俄茶道,现有电商扶贫助力五峰茶叶走出大山

  (图:五峰茶叶公司为贫困户设立鲜叶收购点)

据当地汲明茶叶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之前当地销售茶叶以线下为主,现在在苏宁等电商平台的加持下,茶叶的售卖开始突破地理的限制,走向全国,“感谢苏宁平台,我们能将五峰茶叶的品牌越做响”。  

古有中俄茶道,现有电商扶贫助力五峰茶叶走出大山

  (图:当地汲明茶业去年收购贫困户鲜叶明细)

同时,为最大限度包装贫困户茶农的利益,在茶叶收购环节,苏宁与当地合作企业对贫困茶农交售的鲜叶优先收购,并会提升收购价格。汲明茶业的交易明细显示,仅在2018年收购贫困户鲜叶达9923.8斤,当地贫困户共获得88224.5元的收益,在当地农户中颇受好评。

“将‘扶贫直通车’开进村,是电商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苏宁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苏宁将帮助当地逐步完善“电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助贫机制,举办各种线上线下活动促进贫困户农产品销售,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加收入。

在电商企业的助力下,万里古茶道正在焕新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5-30
古有中俄茶道,现有电商扶贫助力五峰茶叶走出大山
“这杯茶喝起来真是口有余香!”品鉴完茶厂现场炒制的绿茶后,走进五峰葱翠的茶园及茶叶生产基地的各路游客会如此感叹。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