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竞争凶猛:各大“派系”如何决胜下半场

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态势持续火热。

日前消费金融行业消息频频,先是传出A股上市公司美的集团(000333)拟联手台湾永丰银行等机构成立消费金融公司,随后度小满(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出资4.5亿元人民币,持有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银消费金融”)30%的股权,成为哈银消费金融第二大股东。

《中国经营报》记者曾尝试向美的金融方面求证上述消息,对此,美的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消费金融可促进集团家电产品销售。“公司相关重大决议请以本集团实际公告为准。”

独立第三方机构Analysys易观近日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市场数字化进程分析2019》,根据报告,2018年消费金融公司利润出现两极分化,增长率回归正常区间,具体而言,随着消费金融公司利润技术的持续增大和行业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增长率也较难再次出现破千的快速增长,开始逐渐回归到相对正常的增长区间。

竞争潮起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政策支持及金融科技的发展,消费信贷市场扩张迅速,玩家扎堆,不同的是,它们各自来自产业系、电商系、互联网P2P系等不同派系,相同的是,几乎所有的玩家都希望在这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中邮消费金融总经理余红永表示,在消费金融领域内,派系不同,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也有所不同。如互联网系手握大量用户数据,在流量运营上具有一定优势;电商系平台具有天然的消费与信用大数据,较注重场景拓展与发展细分市场。持牌系则在资金、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信用评级等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在消费金融的下半场,不管是持牌消金,还是互联网系、电商平台或是分期购物平台,均需要面对愈加严厉的监管政策,作为持牌机构,需要以合规经营和稳健发展为基础,持续强化自身风控能力。

“同时,消费金融终究属于消费场景,所以,各派系各平台都需要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深挖更多的垂直消费场景和细分市场。作为持牌金融机构要坚持创新,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持牌系和互联网系、电商系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竞争关系,而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合作与互补关系。如何拓展、挖掘消费场景会成为各方的着力点,基于各自优势共同良性发展,才能为消费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动力与活力。”余红永进一步指出。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开业或筹建(含地方银监局批准而银保监会尚未批复的)中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一共有27家,背后银行持股的消费金融公司占比达到8成,银行系消费金融仍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的主力军。

不过,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以及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银行系消费金融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对此,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告诉记者,互联网系和电商系相对持牌银行系消费金融有自有流量和场景优势,所以在获客方面更有成本优势;但持牌银行系消费金融有更好的资金和风控优势,且由于互联网系消费金融大多是通过其小贷公司进行展业,而持牌消费金融的杠杆率远高于小贷公司。所以持牌银行系消费金融可以开发面对大额(5-20万)需求客户的信贷产品,与互联网系进行错位竞争。

金融科技成为关键

依照易观报告指出,尽管2017年和2018年许多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其在展业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暴力催收、违规放贷等一系列问题,使监管机构加强了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力度,近两年消费金融公司受处罚的事件频繁发生;另一方面,获客、资金、风控等成本的上升使得消费金融公司的C端难度迅速提高。

余红永也向记者坦言,在贷前管理方面,基于消费金融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等特点,金融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金融欺诈的模式通过不断演化,已经不仅局限于申请人的个体行为模式,而更多的表现为组团骗贷等团伙欺诈行为。因此,进一步挖掘相关借贷申请人背后可能存在的欺诈风险,有效识别出异常团伙的欺诈行为模式和特征,是对消费金融公司风控体系的考验。在贷后管理方面,由于征信信息应用范围有限,使得消费金融客户违约成本较低。虽然持牌消费金融已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但由于客户数量大、地区分散,部分用户金融素养不高等客观问题,逾期还款问题仍然是难题。”

与此同时,余红永也对破解这一系列难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上述背景下,智能催收机制的建立则显得十分重要,把人工与智能相结合,切实提高催收作业效率和质量。在拓展并深化消费场景的过程中,中邮消费金融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自主研发了覆盖全信贷生命周期的智能风控平台。这一基于消费金融的自有风控系统,对具体消费场景进行个性化分析,能够有效控制风险。”

对此,杨慧敏也持有相似观点,她认为,消费金融行业以小额分散为特征,所以在拓展消费场景时,更需要技术手段进行风控。通过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贷前贷中贷后的风控管理,也是未来消费金融行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5-24
消费金融行业竞争凶猛:各大“派系”如何决胜下半场
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态势持续火热。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