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院士的舆论喧嚣,和理性的院士评选机制

在互联网世界里,许多键盘侠都会有这么一个特征:花几个小时囫囵吞枣的消化下信息,然后就能加入网上口水战场,侃侃而谈。

最近,被置身舆论漩涡中心的是4月30日公布的《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名单》,名单中有效候选人531名,而其中包括多位来自民营企业的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包括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

对于吃瓜群众而言,候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即无娱乐又无八卦?何以舆论四起?看一下网友评论,大概是这样的画风:

“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为毛那些企业家也在列啊?”

“院士啥时候有商业大佬了?”

“真正的科学家都不一定能进这个增选名单”

候选院士的舆论喧嚣,和理性的院士评选机制

候选院士的舆论喧嚣,和理性的院士评选机制

候选院士的舆论喧嚣,和理性的院士评选机制

不难看出,网友对于院士候选名单质疑主要还是企业家“商业大佬”的头衔。兴许网友看来,企业家不是最佳院士人选,甚至还有网友预言:后面不一定能选上。

那么问题来了,“商业大佬”有没有院士资格?网友的舆论是否能左右理性的院士评选机制?

院士评选的“选择权”在谁手里?

网友对于企业家入选“院士”有所质疑,是因为企业家与院士“钻研学术,两袖清风”的形象不符。网友对严谨的科学领域存在认知壁垒,这就意味着,如果用网友标准去看待科学家的成就,或者评选院士,关注的点必然就聚焦在企业家的商业行为、身价财富等周边信息。

比如曾经由理发师自学逆袭为科学家的理查德.阿克莱特,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但是另一方面,网友是否会关注他也是个会赚钱的商人和投资家,还曾经雇佣“童工”?

而让网友“买不起”的戴森产品,其创始人不仅是工业设计师和发明家,也是将科学运用到市场的“历史十大有钱科学家”之一。

创办了诺贝尔奖的诺贝尔本尊,“死亡商人”的别称是不是会成为舆论话题?

还有乔布斯,是不是也会被网友质疑产品“收肾”呢?

也正因为普通大众对于科学认知的片面,会造偏颇之论,所以无论国内外的“院士”评选,均由专业人士“操刀”。根据媒体报道,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何毓琦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美国选院士“只考虑学术水平和贡献”,并且全程保密。在国内,公布院士候选名单不仅是公众监督,实际上也是在“学术圈”外对于在各自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一种认可和嘉奖。而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公众实际上是不具备院士“投票权”。

院士候选名单,看中的是网友关注外的“贡献”

从相关报道来看,今年工程院主席团审定的有效提名人是531位,其中来自企业的提名人数是114位,同比2017年的90位,增加了24位。

而民意与名单中的“企业”候选人意见相左,实际上这个可以理解为:关注点不一样。用户对于专业领域的信息瓶颈,导致加入话题论战更多围绕其特殊身份及商业行为。而工程院对审定候选名单,则是更为理性的评估决策。

114位企业家上榜理由,或许可以从《我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作业实施办法》中了解一二。其中提到一点是,院士的标准与条件需要“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严重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这也就意味着,提名人在某工程科技范畴有创造创新,并有明显应用成效。

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王坚,身份是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对阿里最大贡献在于促成了阿里云业务,奠定了阿里云的技术基础;百度今年两人入选,李彦宏被推荐理由是“搜索贡献”,搜索革新我们信息获取方式很多人都感同身受,于此同时李彦宏也带领百度布局AIAI专利也超过2000多项,而王海峰在AI特别是NLP技术的造诣是世界级的。另外,来自比亚迪的王传福作为技术型企业家,在电池动力、电机、电控及IGBT功率半导体等新能汽车等核心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并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从许多网友评论中,不仅很难见到这些客观事实,反而是对企业身份和商业行为言论纷纷。鼓励企业选院士,是对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认可,而网友一叶障目的片面认知,并不能作为评选的有效依据。

院士候选关键不在“身份”,更不应被舆论“设门槛”

客观而言,何以美国不开放院士名单,实际上也是因为对于院士的资质审核乃至对于产业和社会价值的贡献,实际上需要更权威的判定。

对于网上诸多网友评论,笔者甚至怀疑诸多网友评论之余,对于什么是院士?院士资质应该都是一知半解……却能在网上看了几则信息之后,反而就成为评选院士的“评委”。

不过,笔者实际上也发现许多用户对于企业选院士抱着比较理性认识。有评论称:民营企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了,民营企业家的春天来了……

确实,对于企业而言在实际经营行为中,通过技术创造和产业创新,在用户直接感知端是更高效、便捷和前沿的一种生活体验;在产业端,是对产业综合资源效率的整合和革新提效。而在企业经营中,不仅推动技术强国,也是服务于民的社会价值。

候选院士的舆论喧嚣,和理性的院士评选机制

候选院士的舆论喧嚣,和理性的院士评选机制

院士候选名单虽有舆论,但是院士评选是理性客观的判断,并且该候选名单不代表最终的评选结果,不过相信评选自有规则,不日就能知道答案了。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9-05-09
候选院士的舆论喧嚣,和理性的院士评选机制
在互联网世界里,许多键盘侠都会有这么一个特征:花几个小时囫囵吞枣的消化下信息,然后就能加入网上口水战场,侃侃而谈。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