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圈最近传言不断,但在喧嚣中,有一个信息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优酷出品负责人卢梵溪,和优土副总裁、《晓说》制作人李黎的离职。只是一两名高管的出走,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图为卢梵溪
卢梵溪是谁?优酷出品六年的老人,六年前的2009年,还是土豆和优酷的时代。六年来,优酷出品从草根UGC作者起家,创造了《老男孩》、《晓说》、《万万没想到》这样的经典自制内容,可说是网络视频自制的一面旗帜。而此次卢梵溪和李黎的出走,带走了整个优酷出品团队的骨干。虽然此前有些媒体将卢梵溪和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的离职相提并论,但实质上两者的离开,对优酷和爱奇艺来说完全不同。
版权综艺和自制内容
当前视频行业,版权影视的争夺已经停止,版权综艺和自制内容(自制剧和自制节目)成为拉动用户和流量的双驾马车。而相对于依然要花钱的版权综艺内容,自制内容更是改写行业格局、争夺未来市场的关键。
爱奇艺买入跑男2版权
在版权综艺上,爱奇艺、腾讯甚至乐视都在重金购进现象级综艺;自制内容上,近两年也呈现出大制作、专业性的趋势。一年多来爱奇艺、腾讯视频,甚至搜狐视频等都有成功案例,形成了现象级综艺与自制内容的规模性发展。而只有优酷在版权购买上原地踏步,面对投入和影响力不断飙升的自制视频内容,优酷依然延续着平稳的发展态势,现象级的内容涌现频率并未提升。
这与优酷出品的发展历史有莫大的关系。
精英路线和草根路线
优酷靠UGC的草根模式起家,PGC(专业自制内容)也由优秀的草根导演升级而来,风格也一直保持着低成本、无明星、纯互联网的省钱模式。而爱奇艺由版权内容起家,与专业影视机构、电视台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自制团队也多是来自电视台的年轻人,领军者也是马东这样有着丰富电视制作经验的前电视人。
优酷出品六年的成长轨迹,过于依赖人和团队的积累;而爱奇艺的大投入,则意在建立大自制体系,人,只是精密系统的操作者。
出品团队的出走,使优酷失去自制的根基,专业化转型没有根基,六年来的成功几乎无法复制,至少无法短期内还原。爱奇艺则依然在不断引入同类型的电视人才,马东尚未离开,原央视经济频道副总监郑蔚、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陈伟相继加盟,并且很快推出了各自制作的节目;而马东离开所留出的首席内容官职位,也已经有了确定的继任人选。
不敢花钱,将加速市场份额的流失
出品作为几年来优酷的招牌,招揽了大量粉丝,贡献了不小的流量。而在爱奇艺、腾讯视频这样的集团作战面前,已经丢失了相当的市场:PC端的流量早已被爱奇艺超过,移动端也逐渐落后。一部《盗墓笔记》,质量被诟病的同时,短短一个月却席卷了20亿的流量,更为爱奇艺增加了大量会员收入。种种迹象表明,这还只是开始,当质量更好、投入更大、明星更大牌的自制剧出现的时候,盗墓的记录被打破也是必然,而优酷传统用户的加速流失,也是必然。
出品团队出走,留下的市场真空,怎么填补?处于几年的情分,出品团队创业后的公司(名称尚未确定)产出的节目,可能优先提供给优酷,但优酷面对的是,更多的版权费用支出,得到影响力没有明显提升的内容,以及已经失去控制权的团队。或者借鉴更先进的网络自制模式,爱奇艺的专业大制作模式,但习惯省钱、没有经验,已习惯做老大的优酷能否跟随者视频行业后来者的步伐?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花了大钱,有一些效果,但不足以应对爱奇艺和腾讯这样的对手。
最难的地方在于,即使明确了路线,优酷土豆上市公司的身份,也很难持续投入,新内容、新业务上的探索,将裹足于财报上的数字,心理上的劣势才是需要突破的根源,而办法,好像暂时没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