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英国人在萨福克进行了一场共享汽车实验,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各种和共享汽车的模式不断出现。但直到今天,距离共享汽车的大规模普及,似乎仍然差那么临门一脚。
与此同时,区块链的火爆似乎已然取代了互联网的光环,在一轮轮围绕区块链的价值讨论之后,区块链技术的落地无疑将成为新的探索。而共享汽车恰恰是围绕“共享”和“使用权”的生意,甚至有人直言这将是区块链应用的天然场景。GoFun出行CEO谭奕认为,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将让共享出行迈向“车车皆可共享,人人皆可连接”的3.0时代。
区块链赋能,综合解决共享汽车运营难题
共享汽车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采购成本大,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高,共享汽车的收益恐怕不敌相关运营支出。
谭奕表示,共享汽车平台方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承接上下游关系的价值尤为关键。同时分时租赁是一个极度重视线下运营,也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线下的运营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加之当前征信体系及评估系统的不完善,在用户租车的过程中存在车辆恶意使用、被破坏及用户不当驾驶等行为。在这一背景下,区块链技术的融入可以从多个维度解决当前的问题。
作为共享汽车行业巨头,GoFun出行正不断强化区块链技术与出行领域的深度融合。由于区块链兼具自动执行和可信任性的特点,可以贯穿车辆预约、赔付、保险、违约等整个流程,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同时,借助区块链追溯用户的用车行为,GoFun出行平台据此给出对应的授信额度,以此作为用户是否有权使用共享汽车的前提。这不仅提高了汽车的使用率,降低了平台的运营成本,还让用户形成自我约束意识,减少违规使用行为。
此外,GoFun出行在区块链的加持下也让车辆使用权的分享与转移变得更加方便可行,整个交易生态更加安全可靠。在这个生态下,每辆共享汽车可以在区块链上拥有自己的数字身份,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各类传感器的支持下,与用户自主进行交互。用户可以查看并记录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同样,汽车也可以查验用户以往的用车习惯,自动处理是否接受服务。
据了解,GoFun出行已经与广东佛山政务应用“智信禅城”区块链项目达成合作,实现全国首次两个不同行业区块链项目的落地,开创了共享经济领域与政府企业区块链技术的尝试,通过信用传递及开放的多边共享,实现了用户数据,车辆数据,行车数据等多节点的信任、信用、安全、隐私等痛点。
“区块链+共享汽车”开启“个人对个人”共享模式
得益于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高可用性,或将从根本上优化共享汽车的使用情况。“区块链+共享汽车”可以构建了用户和平台之间信任的“桥梁”,以有效的方式来验证交易的另一端究竟是谁,进而厘清所有权、使用权和各类风险的责任划分。这种信任将是用户和车辆之间的,可以鼓励社会上更多的闲置车辆加入到共享汽车中来,从而解决共享汽车的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对个人”的汽车共享。
这种共享模式的开启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市场上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现代汽车行业处于一种生产过剩、资源匮乏、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的境地,与之相对的是,汽车的整体使用效率并不理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7亿辆,新车注册2.8千万辆,但我国私家车平均闲置率高达95%,大量的运力没有被激活。目前存在的网约车、B2C共享汽车平台模式,其实都是想盘活这一部分运力。
网约车可以算是共享出行1.0阶段,这种模式对闲置车与人进行了优化配置,但仍没有实现车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B2C共享汽车平台,作为共享出行2.0阶段,的确实现了车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有效解决“有证无车”群体的用车需求,让人人有车开成为可能,但由于共享汽车运营平台投放车辆的模式局限,依然无法充分盘活现有存量车的闲置时间。
如果,网约车和B2C平台是对现有汽车市场上“动量”的补充,那“个人对个人”模式条件的日益成熟,无疑让整个共享出行领域的“共享”程度发生了质变。谭奕表示,凭借在出行领域多年的深耕,再加上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GoFun出行正通过车联网技术,将车辆空闲时间共享出来,同时依托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数据平台,重塑生产关系,使每个实际参与者都成为生产资本拥有者,在实现“车车皆可共享,人人皆可连接”的共享出行新形态的同时,创造出万亿规模的价值空间,真正迈向了共享出行3.0时代。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近乎完美地解决了共享汽车的信任、运营成本和商业模式上的难题,不难预测区块链在共享出行3.0来临时发挥的重要作用。正如谭奕所言,“未来随着区块链的不断发展,共享发展的发展一定会真正实现‘汽车共享’,GoFun出行正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思维创新来解决当前的棘手问题,距离大规模普及或许只剩下时间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