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轻金融 作者:李静瑕
在银行理财收益率跌至一年半以来新低、互联网货基收益率跌入“2”时代之际,收益率高达4%的存款创新产品——“智能存款”,凭借高收益和高流动性,备受投资者青睐。
目前,已经有近10家民营银行相继推出了智能存款产品,微众银行“智能存款+”、网商银行的“定活宝”、富民银行的“富民宝”、蓝海银行的“蓝宝宝”等都是这类产品的代表。
无论是相比一般定期存款还是活期存款,智能存款都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从4%到5.5%不等的“提前支取利率”,让智能存款这一创新产品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在存款大战如火如荼的年末,高利息背后有无“潜在风险”备受争议,也被央行“窗口指导”。
那么,如何来看待民营银行这一存款产品创新?智能存款的生命力在哪里?
高收益“争议”
作为最近兴起的一种网络银行揽储工具,智能存款产品之所以如此受关注,源于其相比于传统银行存款有如下三大优势。
首先是门槛低。这类产品的定期存款期限1年到5年不等,起存金额50~100元,追加没有限制,门槛相较其他银行定期存款更低。
其次是收益高。智能存款的推出主力是民营银行,大部分产品的利率都超过了4%。
最后是流动性好。智能存款支持随时支取,并且有较高的“提前支取利率”,最高超过4%。而一般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只有活期存款的极低收益。
微众银行“智能存款+”
相比活期存款,智能存款的利率更高,利率随着存入时间的长度而上升。比如,某民营银行给出的智能存款,只要超过1个月,年化收益率就可以达到4%以上。有些产品还可以每日获得收益,和货币基金类似。
相比定期存款,智能存款的流动性更好,只要客户想取随时都能取,并且按存入时间的最高档计息。
以微众银行的“智能存款+”为例,该产品为5年期定存产品,但存得越久利率越高。存款时间在1个月内、1-3个月、3-6个月、6个月-1年、1年-5年的智能存款,对应的提前支取利率分别为2.8%、4%、4.3%、4.4%、4.5%。
那么“智能存款”是如何实现那么高的“提前支取利率”的呢?
其实,这笔定期存款并没有消失,而是收益权出现了转让。即如果客户要提前支取存款,银行会将客户未到期的定期存款收益权转让给第三方机构,从而让客户实现“随存随取”的模式,实现了“定期存款活期化”。
当资金到期后,银行将再将部分定期存款利息分给第三方机构。这些机构包括了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信托公司等。
网商银行“定活宝”
正是这个较高收益的“提前支取利率”,引来市场对智能存款的一些担忧:如有无“流动性风险”隐忧,以及监管态度并不明朗。
从流动性风险来看,争议焦点是银行在客户大量提前支取后,是否会出现没有第三方机构购买。不过,从目前合作的第三方机构来看,一家银行基本上对应了多家机构,并非不可控。
从兑付风险看,智能存款是银行法定存款,本金安全有保障。民营银行拥有“银行”牌照,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而民营银行的负债结构也在越来越多元化,这一层也不必担心。
实际上,在设计这类产品的时候,不少银行也用额度来做总体规模的控制。同时,银行有非常严格的“流动性风险”指标,保障这一存款创新产品的高安全性。
不过,据财联社报道,近期央行对智能存款进行了窗口指导。虽然没有完全叫停相关业务,但这种存款未来可能会限量限价。
对智能存款的规范也是必然趋势。在风险提示方面、产品真实结构的披露方面,还有很多待改进。例如,部分民营银行并未披露其产品是转让第三方机构的具体操作,在风险提示方面也并不明显。
产品创新“求生”
智能存款这一产品创新有怎样的源动力?
其背后是利率市场化的产品创新。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在于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存款活期化也是大势所趋。
据天风证券统计,截至2017年末,上市银行3个月至1年、1年至5年这两个期限的存款占比,相比2016年普遍下滑,3个月以内的短期存款占比整体上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存款呈现活期化的趋势。
而民营银行规模小、创新意识足、体系灵活,是利率市场化最好的试验田之一,智能存款也是民营银行突破自身发展困境的创新。
从2014年试点启动至今,四年时间民营银行已经成立了17家。不过,民营银行自诞生起,并没有过得顺风顺水,相反,一直遭遇困境。
民营银行最大的困境之一是负债。众所周知,存贷业务是银行的基本业务,但是纵观民营银行发展的这几年,由于网点以及品牌知名度等问题,一直都存在存款难题。
在解决负债难题上,民营银行发展之初,主要依赖股东资金以及同业负债,2016年部分民营银行的同业负债超过70%。随着监管对银行同业负债“不得超过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的政策实施以及严格检查,民营银行亟需改变对同业负债的高度依赖。
例如,2017年微众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从2016年的85%下降到2017年的61%。不过,在控制同业负债占比的同时,吸收存款并未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微众银行的客户存款占比也仅7.27%,较2016年底微降。
轻金融发现,吸收客户存款的负债占比下降的并非只有微众银行一家:2017年末,网商银行客户存款负债占比为34.22%,同比下降6.31个百分点;温州民商银行客户存款负债占比为67.94%,同比下降7.7个百分点。
民营银行设立之初定位于差异化,其业务范围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得民营银行在吸收公众存款上相对困难。尤其是在银行拉存款普遍困难、竞争激烈的今天,民营银行拉存款更是“难上加难”。
实际上远程开户以及“一行一店”等政策目前并未放开,这使得民营银行在获客以及客户黏性上并不强大。可以说,除了微众和网商,多数民营银行都步履艰难,无法招揽客户、形成规模。
民营银行要想突破当前的经营模式困境,只有更快、更好地做出改变和创新才能稳健地生存下去,最好的途径之一是靠产品创新另辟蹊径。
在产品创新上,民营银行的特殊模式也决定了其只能更多依赖互联网,虽然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但成本相对传统线下低。所以,民营银行也理应有不同于传统银行的定价模式。
近几年,银行揽储工具层出不穷。从同业存单、结构性存款,到如今大额存单、协议存款和智能存款,都成为银行的揽储工具。智能存款只是创新工具的一种,符合了用户存款活期化的需求,代表了银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对于民营银行来说,“智能存款”这种业务模式一方面可以获得长期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存款和贷款客户。民营银行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规范中前行
虽然智能存款“看起来很美”,然而,发展时间较短,民营银行品牌知名度不高,非互联网群体还未享受到这一创新产品,使得目前各家银行的此类产品销售规模不大。
作为一款创新与争议并存的产品,该如何客观评价智能存款?
“银行获得了稳定的负债、消费者获得了高收益的储蓄、第三方获得了息差,皆大欢喜。”谈到智能存款时,一位券商分析师如此评价。
就拿提前支取来说,如果消费者存入一笔智能存款,假如市场能接受的3年期资金利率是4.5%,如果在3个月时消费者要支取本息,这笔存款的收益权就会被转让给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支付本金和4%的利息支付给消费者,等到3年到期的时候可以获得0.5%的利差。
可以看到,智能存款并不是洪水猛兽。对于新兴事物,合规和安全性永远是生命线,但是也不必带着有色眼镜和一棒子打死的心态。
作为一款实现了多赢的产品创新,应该给予民营银行和智能存款更多的发展和创新空间。
“民营银行还是个孩子,改革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要确保改革不出问题,就要运用勇气和智慧,推进并不断完善差异化监管措施,确保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2016年,原银监会城市银行部凌敢曾如是说。
当然,民营银行“还是个孩子”,并不能当做民营银行触碰风险底线的借口。但是民营银行的发展还需要市场和监管有“试错”的容忍度。
在鼓励民营银行创新方面,银保监会也曾表示会推进“一行一策”,好贴近民营银行发展的诉求,“扶上马、送一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支持民营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稳健发展。
智能存款就是这样一种大胆而有意义的创新工具。在合规、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期待这一创新产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