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Tech刘轶:金融科技企业如何穿越“不确定性”?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第十四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在北京隆重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不确定性挑战下的战略安排、体系建设和科技应用”。近百位资深风险专家、300余位业界嘉宾汇聚一堂,用战略思想和市场案例进行了数轮聚焦于金融风险管理的头脑风暴。

据悉,论坛已经持续举办十四届,被誉为国内最大的风险管理精英盛会。本届论坛持续2天,分别就信用风险管理、零售小微与普惠金融、金融市场业务与风险管理等五大专题展开讨论。MinTech联合创始人兼COO刘轶先生受邀出席圆桌论坛。

MinTech刘轶:金融科技企业如何穿越“不确定性”?

MinTech联合创始人兼COO刘轶

作为论坛的重要环节,“不确定性挑战与风险管理的战略性应对”的圆桌讨论吸引了业界的关注。该圆桌由MinTech联合创始人兼COO刘轶、浦发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薛宏立、高腾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毕万英、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董事总经理刘鲁旦、百融金服CRO季元、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王为东担任嘉宾。

刘轶认为,“不确定性”对于任何企业和行业来说,不仅仅是常态,而是已成为经营的基本背景。这就是说,企业对于外部市场的洞察,对于机会的认知,对于未来可能性的探讨,甚至企业增长的来源都来自于对“不确定性”的把握。一方面,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更加复杂多变,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很难真正预知和把控风险。但另一方面,对于机会的认知,对于未来可能性的探讨,也是企业的发展机遇。对此,企业应从战略安排、体系建设和科技应用等角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

“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依然是应对可预测和不可预测风险的最坚实的基础。”他认为,第一,需要加强风险文化建设、人员建设;第二,战略规划要向不确定性靠近。第三,搜集内外风险信息进行测试评估。

刘轶针对金融风险防控举例道,在面临不确定性挑战的情况下,风险主要来源于业务,尤其新业务,要做好业务和风控的相互配合,确定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应对机制,利用工具和技术把业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损失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对于这一业内话题,王为东认为,金融科技应用于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数据整合和数据应用,使用大数据要注重数据安全。

薛宏立的观点则是面对不确定性,要确定是“一刀切”还是灵活应对,使用市场化手段还是行政手段,在不同的层面上确定谁来精准定位、谁来提供确定性。

论坛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陈忠阳表示,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论坛,迄今已经成功举办13届,累积邀请了一千多位来自国内外的资深风险专家发表演讲,一万多位业界嘉宾参会讨论,已成为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专业特色最突出的金融专业精英交流平台之一。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11-26
MinTech刘轶:金融科技企业如何穿越“不确定性”?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第十四届)中国金融风险经理年度总论坛” 在北京隆重举办。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