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 1.0到3.0 青云QingCloud的创新之路

SDN(软件定义网络)自诞生以来,给原有IT网络架构带来了巨大变革,自此“软件定义”也随之流行起来。 SDN通过将控制层与数据面的分离,实现了对网络流量的灵活管控,这一理念很好的适应了当前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云计算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这也给SDN市场带来巨大的价值。

据Research and Markets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全球运营商软件定义网络市场预计将达到95亿美元,预计运营商软件定义网络将在未来六年中以42.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这些数据显示了在SDN市场的大蛋糕之下,各大厂商无疑将会纷纷跟进,抢占市场。

时至今日,SDN已成为云服务商的标配,各大云厂商也都在发展各自的SDN技术。但SDN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突破与创新之后,SDN迎来了如今的大好形势。

早在2013年的时候,青云QingCloud就已经在公有云上线了SDN的功能,值得一提的是,青云QingCloud是国内首家将SDN在公有云上落地的企业。当人们还在思考SDN该如何落地时,青云QingCloud已经在SDN应用的道路上一路狂奔。SDN进入1.0时代,此时,青云QingCloud在公有云部署SDN上解决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让用户在云上使用与在IDC托管相同的网络组件,青云的做法是让IDC的各种网络组件以虚拟化的形式放在云上,让用户自行组合,形成自己的网络,在获得完整的云端网络组件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充分自由的组网能力;二是让SDN更加的简单、敏捷和弹性;三是实现二层隔离的私有网络,对于用户来说,安全性得到增强。

这些做法使得SDN在云上部署得到了顺利推广,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业务的增长,其不足之处也随之暴露出来。原因是虚拟化的路由器等与物理路由器设备相比,虽然更加灵活便捷,但从性能上还是有着较大差异,无法同物理设备性能相媲美,当网络架构规模较小时尚且正常运行,可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比如在一个VPC(虚拟私有云)中有1000多台主机时,SDN底层架构的性能就会越来越差。

SDN 2.0便应运而生,2.0相比1.0而言,青云QingCloud将原来网络集中树状结构改造成为分散的网状结构,利用分布式的虚拟网关部署在计算节点,可支持的主机从原来的1000多台增加到6万多台,这样便解决了规模扩大后的性能瓶颈问题。此外,青云SDN 2.0还提供分布式多节点负载均衡器,用以提高业务性能。

如今,在 7 月27 日的Cloud Insight Conference 2018云计算峰会上,青云QingCloud再接再厉,推出SDN 3.0,再次实现了技术上的跨越,引领了SDN领域的创新。

SDN 1.0到3.0 青云QingCloud的创新之路

  青云QingCloud云计算基础平台研发总监 陈海泉

原来在SDN 2.0时,业界普遍采用的是LVS集群,所有的公网交换机的流量都要经过LVS,并转发给负载均衡器,一般来说,通过增加负载均衡器集群,就可以满足大部分扩展需求。但也可以看出其弊端,那就是LVS作为单点,承担着所有的入口流量,这也使得用户上传流量增多时,LVS无法水平扩展。因此,青云SDN 3.0在SDN 2.0的基础上做出了全新的改变,在网络部署上干脆抛弃了原有的LVS,直接使用SDN交换机来代替LVS承担第一级负载均衡器的角色。

SDN 1.0到3.0 青云QingCloud的创新之路

SDN 1.0到3.0 青云QingCloud的创新之路

另一个大的改变是增加了集中的硬件路由器,即采用集中式硬件路由器+分布式虚拟路由器的方案,通过硬件路由器来接入骨干网。这或许让人疑惑,为什么在追求虚拟化过程中却要引入物理设备?这似乎与SDN的软件定义理念背道而驰啊。

青云QingCloud云计算基础平台研发总监陈海泉介绍,青云SDN 3.0与市场上众多的商用SDN产品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可以把NFV与硬件网络设备融合在一起,因为软件的好处是部署灵活、功能强大且成本低,扩展性强,但存在性能瓶颈;而硬件交换机性能稳定,适合高可用部署,但表象少,因此SDN 3.0采用的“硬”+“软”的方式,取长补短,能分散的用软件NFV设备,分散不了的就放到硬件SDN交换机上。

青云QingCloud在业内首次实现这种“软硬兼施”的大规模部署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很好的适应了实际的业务需求,同时在性能上硬件交换机相比LVS来说,转发率提高了500倍,由于没有了LVS,部署成本得到了大幅下降。

该方案的很好的应用在同城多活与异地灾备问题上,通过引入物理的交换机来承担集中的节点,可以将网络与公网或骨干网相连,从而实现从一个可用区延伸到多个可用区之间,帮助用户构建同城多活或异地灾备的业务。除此之外,SDN 3.0还增加了任播公网IP以及多活负载均衡器等功能。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具体的实现同城多活的应用场景,以青云北京3区为例,在三个可用区(B、C、D)之间共享一套负载均衡器集群,由于SDN 3.0中增加了任播公网IP功能,通过BGP AnyCast的方式,把一个IP部署在多个可用区之间,即便有一个可用区光纤中断时,也可以自动把业务切换到其他的可用区,这样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保证用户业务的可靠性,以此达到多活的效果。

SDN 1.0到3.0 青云QingCloud的创新之路

以上是针对公网的负载均衡器集群的多活,而对于用户业务同样可以做到多活,通过在不同的可用区之间漂移虚拟IP,一旦网络出现中断,IP可以通过keepalived的方式直接迁移到其他节点,这样就保障了业务的高可用性。

同理,如果是企业业务部署在异地时,以上模式比较适合异地灾备,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及IDC的部署位置来选择同城多活或是异地灾备场景。

如今的SDN市场上,各厂商SDN产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但要真正赢得市场,还是要有与众不同的真本领。从SDN 1.0到3.0,青云QingCloud在每一个前进的阶段上都以实际行动引领SDN的创新。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10-29
SDN 1.0到3.0 青云QingCloud的创新之路
SDN(软件定义网络)自诞生以来,给原有IT网络架构带来了巨大变革,自此“软件定义”也随之流行起来。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