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消息,2018创新中国总决赛暨秋季峰会在杭州盛大召开,本次峰会首度聚焦互联网教育,在开设的互联网教育峰会主题论坛上,朗播网创始人杜昶旭就教育如何进行线上线下融合(OMO:Online-Merge-Offline)展开了一番精彩发言,其中不乏对教育行业的深思。
(朗播网创始人&CEO 杜昶旭)
应主持人要求,杜昶旭进行了简短的背景介绍,对他而言,朗播网做的是在线语言学习产品,而非单纯培训,“培训的服务应该由培训机构完成,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产品化,标准化以及数据化来解决问题。”所以,朗播网对线上与线下融合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行业落后需求未满
“之所以大家不说O2O了,可能是因为O2O融不到钱了。”杜昶旭这样打趣,在教育领域,人们不断营造着新的概念,各种说法都存在,“如果一个行业已经比较先进和成熟,是不会有人讨论线上好还是线下好这种形式问题的,人们只关心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我们之所以还要讨论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哪个更好,是因为这个行业太落后了,人们的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
“现在人们买东西不会再去讨论线上线下哪个更好,就像在家炒菜发现没盐了,你一定会选择到楼下便利店买一袋,而不会考虑它是否比线上贵了几毛钱。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形态一定是随着人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未来当人们不再讨论线上线下融合的问题时,就说明它已经融合的很好了。”
谈及融合唯有陪伴
朗播自07年成立以来,已在能力测评、经验形式化以及个性化训练等重要领域颇有建树,也形成了一套标准化解决方案,而作为一家创办11年之久的互联网教育公司创始人,杜昶旭认为,“谈及融合,唯有陪伴。”
事实上,对于教育而言,线下的服务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陪伴,而很多人认为的监督,如果没有数据支持,基本上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在杜昶旭眼中,AI是技术,并不是行业,所以AI对于教育的推动大致有三个层面:
1,应用在测评领域,我们自己有个部门就叫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做的就是如何提升测评在语言教育中的准度和效率。它可以全面获得学生的能力分布,同时个性化的解决学生的问题。
2,预测学生的未来学习情况,Google背后是通过一个知识图谱来构建的,这是他的强大之处,教育也是如此,通过能力图谱预测你当前可达到的分数,从而根据学习目标规划学习路径。
3,建立标准化模型,并且把AI技术应用在这个模型上,降低人力成本,重构现有的教育人力体系,实现线上线下的真正融合。我们去年开始尝试推出朗播inside计划,给国际学校和国际部提供标准化考试的整体解决方案,让朗播的教研内容和学校的老师进行融合。
杜昶旭强调,“今年,我们还会继续大力推进这个计划,通过建设线下学习中心来实现内容和服务的一体化。朗播网会给落地辅导的老师提供详细的学生数据以及AI系统分析的报告,让老师能实现真正的个性化辅导和陪伴。”
陪伴背后教育不公
目前来看,双师、1对1等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统教育在知识传达环节的作用,但几乎完全依赖师资力量,这是它们的共性之一,而另一个共性则在于,这些公司很容易标榜“陪伴”这个概念。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幼儿学习者而言,陪伴的重要性有些时候甚至高于知识获取,但普遍来说,优质的教师永远是稀缺资源,那么教学效果始终是参差不齐的。
这也带来一个思考,所谓的陪伴背后,可能蕴藏着更多的不公平教育。
用杜昶旭的话说,“除了山区,就算是一线城市也同样存在这类问题,假如继续依附于师资,哪怕我们都花一样的学费,面对教学水准不同的老师,势必它是一个不平等的东西。”
对此,杜昶旭也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要么不断培养优秀教师,直到满足市场需求,但成本相对较高,也很难解决品质一致性问题;要么将真正好的老师经验形式化、产品化,并进行职业分层,这将会是一个精细化社会分工的过程。
“既然教育是非标的,我们必须尽量缩小人在教育当中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性,而人工智能技术或是互联网技术也是要在标准化之上。”杜昶旭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