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有一个观点:“任何一次技术革命50年,前20年一定是技术公司的事情,后面30年一定是技术的应用。”
这样,给我们带来两个红利:
一是:技术本身的红利
二是:技术应用的红利
现在,纯互联网的技术红利已经结束。
未来30年,是传统产业+互联网的大时代。
即技术应用的红利时代到来。
今天,我们研究一个互联网渗透率极低的一个行业:传统建筑业。
看看他们在技术应用红利的大潮中是怎么突破的?
这里,我们从家居电商和产业互联网2条战略增长路径来看。
逻辑一
家居+电商的战略增长路径
家居、家装、家电等,都是以家为核心,以生活方式为驱动的生态圈。
案例1. 铜师傅
投资降维+主题式电商+IP营销
定位策略
2013年7月,铜师傅正式成立。原本定位是铜工艺品生产商,专注在宗教、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工艺品。
2017年5月,铜师傅把铜与木结合起来,创建了“铜木主义”高性价比家居品牌,成为主题式家居电商的一个创新品类代表。
营销策略
① 用户需求降维。
从投资品降维到大众消费品,从收藏品降维到日常礼品和轻装饰品。
② 价值链重构。
通过规模化销售,来提高设计师收入。改变了设计师过去靠单品、孤品和限量产品等高价销售的固化思维和收入模式。
③ 工业化生产。
铜师傅把传统工艺品以件为生产单位,改变成工艺流程化。每个员工只负责流水线的一道或几道工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④ 天猫、淘宝众筹销售。
电商销售的业绩是显著的。仅“大圣归来”这一单品成交就过千万,相当于线下同行5年的销售业绩。
⑤ IP营销。
与优秀IP合作,比如与六小龄童合作限量版“大圣之传奇”,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出品了一套《御鉴》的新中式家具。
近期又拿下了《复仇者联盟》、大英博物馆的授权、著名当代艺术大师韩美林老师的授权,等等。
⑥ 创新家居品类。
作为小米系生态圈企业,铜木主义主打高性价比家居,创新了“铜木家具”品类。
竞争结果
2017年9月,铜师傅获得顺为资本等的A轮融资,成为小米系企业。
2018年8月17日,铜师傅完成B轮3.1亿融资,股东有凯辉基金、小米投资以及海泉基金等知名机构。
补充阅读 :铜师傅是由新三板挂牌企业“雅鼎创意”旗下的卫浴部门孵化出来的。
不到3年时间,铜师傅全年营收就已超过了雅鼎创意,达到3亿元。预计2018年营收达6亿元。
思考建议
铜师傅在设计师品牌,以及生活方式等品类创新上,还有非常大的价值提升空间。
案例2. 至家Hommey
场景化营销+体验式家居
定位策略
至家成立于2016年,是一个优质软装产品的聚合平台。
营销策略
① 价值链重构。
重构“软装消费决策链”,即“线上逛,线下体验,客户交流,下单购买”。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增加了一个“客户交流”环节。
② 建立社区。
通过优质 UGC 和 PGC 的内容来为年轻消费者提供搭配建议、辅助消费决策。
③ 优化线下体验。
至家设计了“体验家”模式,将平台上消费者的家开放出来,给有同样风格偏好的潜在用户上门体验。
这些“体验家”相当于免费帮平台开了很多线下门店。
竞争结果
2017 年,至家全年销量近 3000 万元,为“体验家”业主创收达70万元。
目前,平台 GMV 达到 1400 万,体验家数量已超过 100 家,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天津。
平台月销售额已超过 1500 万元,SKU数量超过 4000 ,平均客单价2万元左右,体验家带看转化率超过80%。
补充阅读:“体验家”模式不是至家的首创,另一家创业公司“我在家”,也有类似“生活家”模式。
“我在家”主攻的是“国内首家互联网家居分享直购平台”。
思考建议
供应链是C2F,销售端是体验家,这还是交易型电商的创新。
因此,极致的扩张速度是第一要素。同时,还要提前布局,对抗来自内容型电商的竞争压力。
案例3. 尚品宅配
C2B+全屋定制
定位策略
国内领先的C2B定制模式的家居电商平台,于2017年上市。
营销策略
尚品宅配建立了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力的C2B商业模式。
① 率先搭建O2O的营销体系,捕捉线上流量,打破传统渠道的门店地理位置的束缚,扩大“坪效”之外的收入来源。
② 在业内率先开启购物中心渠道模式,提升单店的收入空间,持续优化和丰富SKU,以满足消费者一站式采购需求。
③ 通过VR 虚拟现实、云设计及大数据应用,为消费者带来可视化的消费体验。
④ 全屋定制。
尚品宅配较早地实现全屋定制,将客单价水平持续拉高,达到3万元左右。
竞争结果
2018上半年尚品宅配营业收入为28.7亿元,同比增长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87%。
补充阅读:看一看美国的对标。Wayfair是美国最大的家居电商,于2014年在纽交所上市,市值109亿美元(尚品宅配市值仅176亿人民币)。
Wayfair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拉新与复购。同时,轻资产+高周转率,也是关键成功要素(KSF)。
思考建议
家居行业有一个特点,即消费者对渠道的认知要远远大于对品牌的认知。
假设这个特点在未来5-10年会被颠覆(看一看第一个案例,铜师傅的品牌崛起)。
那么,就意味着,尚品宅配已经发展到了必须进行多品类矩阵的历史阶段。
逻辑二
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增长路径
产业互联网,需要深厚的行业积淀,新进入者一般玩不转。但是,并不是没有机会。
案例4. 广联达
智慧工地+BIM建造+数字企业
定位策略
广联达最早只是一个工程造价软件服务商,进入建筑行业的切入点还是非常窄的。
现在广联达已经成为中国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化模型)产业链的领军企业。
营销策略
① 三大业务线。
2018年广联达打破多家子公司独立运作的模式,对施工业务进行系统整合和统一管理。
目前已形成智慧工地、BIM建造、数字企业三大业务线。从工地层、项目层及企业层为施工阶段客户提供综合业务解决方案。
② 内容营销。
发布国内首个《数字建筑白皮书》,举办数字建筑高端学术研讨会等,树立广联达行业领先地位。
借势“数字中国”国家战略,将“数字建筑”上升到行业规划与重大事件,频频发声。
同时配合企业BIM、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引领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竞争结果
目前广联达市值突破300亿,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8%。
补充阅读:唐吉诃德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把BIM技术应用于室内装修的家装BIM服务商。
2018年3月,获得了高瓴资本的投资。广联达也是隐藏在背后的股东之一。
思考建议
BIM拥有一个超级大的市场规模,说它是十万亿量级不过分。
但是,BIM最大的难点在于业务口径太宽泛,行业整体员工素质跟不上,工科文科结合度不够。
需要像唐吉诃德这样的小口径垂直细分市场的重度切入,顺利度过商业化变现难、叫好不叫座的破冰期。
案例5. 云华建
工程咨询+虚拟设计院
定位策略
云华建,是华建集团成立的全国首家建筑工程设计项目数字化协同平台(虚拟设计院)。
华建集团是以工程设计咨询为核心,为城镇建设提供高品质综合解决方案的集成服务供应商。
营销策略
① 三大业务线
“互联网+设计”
“数字化+建筑”
“虚拟化+工程”
② 互联网+设计
通过搭建为设计师和设计院群体提供服务的虚拟设计院平台,整合业内资源,打造“虚拟、共享、自由”的新模式。
在虚拟设计院平台上,共享了7000名建筑设计师、480个设计团队、960个中大型项目以及1.08万个工程设计及咨询服务资源与信息。
③ 数字化+建筑
也是以BIM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探索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与BIM、FM(设备管理)、GIS(地理信息系统)融合的完整解决方案。
④ 虚拟化+工程
主要是以VI技术为代表,实现在建筑领域的行业应用。
竞争结果
华建集团是上市公司,市值人民币56亿元。
思考建议
华建集团也发展到了多品类矩阵的历史阶段,市值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外,如何把云华建升级成云客户?也是一个重大的业绩增长方向。
案例6. 酷家乐
工具型应用+社区+生态
定位策略
酷家乐,是智能家居云设计平台。
营销策略
① 工具型应用。
5分钟生成装修方案、10秒生成效果图,这是酷家乐主打的工具型应用。速度快、上手快、出图颜值高奠定了其产品竞争优势。
② 设计师社区。
汇聚了300万室内设计师(覆盖全国40%的室内设计师)和超1000万业主用户。
平台日均生成100万张渲染效果图,20万套装修设计方案,覆盖全国90%的户型库,这些数据也为其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
③ 打造行业生态。
目前酷家乐在不断尝试新的业绩增长业态,比如新零售解决方案、智能家居入口、中高端设计、工装设计等。
竞争结果
2018年3月,酷家乐D轮融资获得了顺为资本领投的1亿美元,估值6亿美金。
思考建议
酷家乐显然在走典型的互联网路线“流量导入 - 关系沉淀 - 价值变现”。
这种模式的一个通病是:行业生态不是主动打造出来的,而是自然进化出来的。特别是和各类合作伙伴,产生化学反应,最终涌现出来的。
结论
传统建筑+互联网的趋势
1、整个建筑+互联网水平还比较低,大部分企业纷纷涌向了集中采购和建材电商,这条赛道已经呈现过度拥挤和过度竞争迹象。
2、互联网家居、家装、家电,竞争激烈程度依次递增。未来有可能,以家为核心,以生活方式为驱动,进行跨界行业整合。
3、一切皆服务。互联网+建筑+服务,这条赛道,远远没有展开,想像空间巨大。
4、BIM是一条超级大赛道。越是重度服务,越是垂直领域,谁先找到行业应用,越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5、一切才刚刚开始。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灰度认知社:每周解读一个业绩增长的技术诀窍(know how)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