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的“第四空间”

黄小西,最近2B类业务的讨论貌似逐渐多起来,我身边有个兄弟在金融IT领域混了多年,积攒了不少人脉资源,觉得时机成熟索性出来做一个面向金融行业数字化的专家服务网络。毕竟创业年代不一样了,他这个商业模式也“轻量化”了不少。往常这种2B服务通常需要线下才能撮合,现在则把业务完全架设在一个网络会议平台上。昨天晚上,他在茶馆里的沙发上给我演示了他现在的业务常态,就是在手机上装一个叫全时蜜蜂的APP,打开一看日程,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一场场的远程专家会议,届时时间一到,他就负责主持会议,语音/视频都能支持,会议结束按之前商定好的服务时间单价付费。用他的话说,这个业务可谓超级轻。他拿个手机在哪里都能进行,无论在大理洱海还是北京国贸,而且现在通信费包年已经很低,刨除这个成本,他净赚的专家费用利润非常可观。

这个业务牛不牛逼?!的确牛逼。随着年龄、资历同步见长,小西身边已经有不少人都在琢磨如何将自己积累的资源变现,这位兄弟的做法就是成功一例。过去几年有好几个跟他类似背景的人创业,美其名曰往互联网方向做,但商业模式还是弄个网站/公号卖广告那一套,还是传统业务,没有本质变化。他这个业务目前看起来虽然还不大,但业务模式跟过去完全不同。

晚上回家以后,小西也深受刺激,咱也拷贝一个专家网络嘛,过去这么多年咱在市场运营圈里也不是白混的啊,咱也下载一个工具平台练练摊儿。结果,折腾了一晚上和一上午,专家网络还没建起来,但小西发现这个叫蜜蜂的APP工具、这家叫全时的公司倒是值得深入说叨一下。

中国最大的会议中心?

其实全时不是一家新出头的公司。或者换句话说,全时并不是眼下这波即将结束的互联网热潮里的代表性公司,严格意义上,他属于上一拨IT业创业潮(2000年前后)里的一家代表性公司。他从做电话会议起家,后来迅速扩充了网络会议、视频会议。早先他只是聚焦做会议产品和服务,但现在已经从会议场景往外拓展,不但增加了日历安排(上面提到的蜜蜂APP)、企业云盘等通用产品,还在医疗、教育等行业做了不少行业解决方案。

从商业模式上看,全时这家公司其实很优质,尤其是在目前这波互联网络泡沫破裂的时刻,大家对“好公司”的判断标准已经发生变化。过去,互联网公司只谈增长,不谈盈利,谁谈谁low,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利润变得很重要,粗放型的增长不再被认可。全时目前的主营业务是SaaS服务(云会议),不管是电话会议还是网络/视频会议,他的2万家客户每年每月都在给他缴费,而且这个费用并不低。就以我那个创业兄弟对标的某专家网为例,据说每年交给全时的年费就超过百万。全时对外宣称,自己是中国最大的会议中心,每天有25万会议跑在全时的网络上。这个数据的确很惊人。

全时的这个数据,让我想起了“第三空间”这个概念。上个世纪7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雷·奥尔登堡(Ray Oldenburg)从城市及社会研究角度,提出了“第三空间”这个说法。他将居住的地方称之为“第一空间”,花大量时间用于工作的地方称为“第二空间”,而“第三空间”则是居住和工作地点以外的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第三空间”的概念,更突出地强调了场所的社交作用,如咖啡馆、茶馆、酒吧、社区中心等等。比如大家喜闻乐见的星巴克。

全时的“第四空间”

星巴克的第三空间

现在,如果每天都有几百万最终用户(来自几万企业客户),按时按点来到全时的虚拟网络上一个个的会议室中开会,那么,从某种意义上,全时可以说是打造了与前面三个空间都不一样的“第四空间”。

这个空间主要帮助人们实现信息分享、业务协作,而且与前三个空间相比,全时这个线上“第四空间”具备了最高级的“可达性”,完全打破物理区隔。

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移动比特肯定比移动原子容易。在前三个空间的场景中,因为都涉及到在物理空间中移动,所有因为某个人/元素的干扰,造成活动被delay的情形很多,但在这个“第四空间”里,大家随时可以以各种方式进入,所以这种被delay的几率被大大降低。所有有过团队协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协同团队不同人的时间是多难的一件事。尤其是很多大型企业,一个很简单的会,一会A时间不行,一会B时间不行,事都是这么给拖黄的。所以即便不提其他附加功能(比如桌面共享等等),仅仅“可达性”这一点,价值就非常大。

时间换空间 OR 空间换时间

说到“会议”这个事,似乎很俗套。尤其中国人一说开会都挠头,因为大家脑子里的“会场”跟低效、形式主义往往是强关联的。但冷静下来,谁也不能否认会议的确是现代商业行为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场景,或者也可以说是最高效的一个场景。

最近的一期《哈佛商业评论》有一篇文章,专门探讨了CEO如何管理时间。其中提到:哈佛商学院跟踪了27位CEO近6万个小时的使用信息发现,CEO们在会议上花费的时间占其总工作时长的72%。CEO几乎要不间断的开会,而且下一场会议和上一场会议的内容会截然不同。会议的数量和种类几乎决定了最高职位的属性。CEO们平均每周要开37场会议。为了把工作和生活协调好,CEO们不得不在会议时长和参与人数上试图找到最佳方案。

比如在开会时长上,长达1小时的会议占32%,更长时间的占38%,更短的则占到30%。在参会人数上,1对1的会议最为常见,平均占所有会议的42%,2到5人的会议占到21%。在这其中,1对1和小组会议的次数频繁,主要是为了委派任务、建立关系和保密。说到底,CEO的职责之一就是要保证公司外部和内部利益相关者就多种议题、决定和行动日程达成共识并团结一致。

《哈佛商业评论》这篇文章中说,领导者最缺少的资源就是时间,时间规划意义重大。所谓服务CEO,极端一点说就是服务好CEO的这七成时间。那么,如何才算服务好CEO?终极KPI可以有两个,一是看是否在有限的存量时间内给CEO腾挪出来了更多空间;二是看是否给CEO争取出来更多增量时间。这是生产效率类工具的根本追求。

全时的“第四空间”

《哈佛商业评论》(CEO如何规划时间)

在接近尾声的这波互联网浪潮中,我们通常说消费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大平台,最终争夺的是用户的时间。所以我们会对用户花在微信上多长时间、花在抖音上多长时间非常关心。时长意味着用户价值,时长意味着消费。

但与之相反,在“生产互联网”(姑且拿这个词跟消费互联网呼应一下,工业互联网无法很好的对应)上,效率是第一位的。我们不能说一个生产效率工具占用用户时长越多就越好,而是应该看这个工具为用户节省出了多长时间,或者节省出了多少空间。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国很多中小公司里,甚至一些大公司里,会议室依然是一种需要争抢的“资源”。全时创造的这种线上会议室算是无中生有,帮助这类公司创建了多个专属的“第四空间”。

所以说,在全时这样的会议协作工具上,对效率追求最极致的企业用户,的确实现了用时间换空间以及空间换时间。

几款新产品很值得关注、但竞对也很强大

如果只看全时的会议产品,你会觉得全时的业务有点“传统”(你去百度里搜搜就知道,远程视频这块都快变成红海了),但是如果你看下全时新推的一些产品,你会发现全时的业务进化也挺快。

目前我了解到全时的两款新产品,一款叫蜜蜂团队,一款叫全时手账/日历。前者是一个面向项目团队协作的看板工具,着重解决团队效率;后者则是一个面向个人的日程规划和记录工具,着重解决个人效率。全时为什么做这两款工具?思路还是顺着“协作”这个大方向来的。会议是协作,团队和手账也是协作,只不过前者是通过音视频数据流协作,后两者则是通过项目信息和日程信息实现同步协作。

其中,蜜蜂团队据了解是一款主打可视化看板的协作工具。说到看板,无论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大家都不陌生。这种管理工具最早起源于丰田的敏捷生产,后来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得新生,成为一种在PC或手机端呈现的看板式APP。这块的产品并不少,比如Atlassian的JIRA和Trello,国内的worktile等都是。国外的产品不去说他(36氪曾经翻译过一篇文章,反思为何Trello没能做成独角兽,写的不错),国内的产品无论功能体验和市场开拓应该说都一般。全时的这款产品还没有用到,但如果说全时有可能把团队看板做好的话,我个人感觉,最大的原因可能不在于产品功能(不稀缺了),而是在于全时的整体产品布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拿看板这类可视化工具和会议协作工具来比较的话,你会发现,前者只是解决了用户的“痒点”问题,而后者解决的是用户的“痛点”。全时先靠着解决痛点进入客户内部,再延展开来把痒点问题解决掉,这个路径非常顺。而国内主打看板式产品的服务商,一开始就主攻痒点问题,在初期想打动搞定客户可能会比较难。

全时的“第四空间”

工业时代的看板

全时的“第四空间”

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时代的看板

至于全时的手账/日历工具,这个更2C一点。单纯的日历工具数量非常惊人,在很多人的手机里都是标配工具。据说上半年今日头条也收购过一个日历工具(朝夕日历?),可见这个市场依然活跃。全时的手账/日历工具如果说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那就是这个产品和他的音视频会议工具、云盘工具等都是打通的。也就是说,如果在日历中安排了一个远程会议,用户是可以直接从日历中叫起会议,这个联动貌似不起眼,但据说很受2B2C类用户的喜爱。像我那个创业的兄弟,他可以对全时云会议的直接启动页面不熟悉,但是对从日历启动的流程却很得心应手。说到底,从微软早年起,就在提“软件套件”,直到现在,虽然收费模式可能变成SaaS,但其实产品之间的组合套装,依然价值巨大。从小处看,是企业的交叉营销;从大处看,则可以看到企业的战略布局。

对于全时这样的公司来说,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的确是危机并存。“危”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的传统业务音视频会议开始受到互联网公司的冲击,像微信、钉钉的一些通信功能虽然还达不到真正的“企业级”(小微企业还可以,中大企业难以满足),但巨头们追赶起来速度可能并不会慢;二是全时正在拓展的新业务,恰好也是巨头林立,微软、Atlassian、谷歌和Facebook都在争相进入团队协作市场,传统IT厂商和互联网公司在2B服务市场会师,竞争压力绝非以往可比。当然,在“危”之外,“机”也很大,中国的这波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一批真正优质的公司将浮出水面。像全时的业务在外行人眼里看起来貌似没那么酷炫,但无论现金流还是客户粘性都值得那些曾经的网红公司/投资人艳羡。放眼全球尤其是在中国,消费升级之后,背后必然是企业升级。在企业升级的赛道上,这类公司可能没那么“网红”,却很有可能成长为巨头。

换句话说,互联网泡沫时代最大的尴尬是,故事还在空中传播,但公司已经消亡;而在后泡沫时代,只要公司在良性发展,好故事自然会发生。(作者:黄小西)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7-31
全时的“第四空间”
黄小西,最近2B类业务的讨论貌似逐渐多起来,我身边有个兄弟在金融IT领域混了多年,积攒了不少人脉资源,觉得时机成熟索性出来做一个面向金融行业数字化的专家服务网络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