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零售业从纯电商进入到以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时代,数字经济作为支撑零售业未来发展的新动力日益受到零售企业的重视。一些深具战略视野的企业家将目光瞄准了数字技术最前沿,以期抢占未来零售业发展的制高点,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就是其中一位。
日前,中德两国进行了第五轮政府磋商,在中国国务院总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中国领先的O2O零售企业苏宁控股集团(以下简称”苏宁”)董事长张近东与德国SAP执行董事会成员柯雷曼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再次开启了双方深度合作模式。
图为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与SAP执行董事会成员柯雷曼
根据协议,未来,苏宁与SAP双方将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和行业实践,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物联网等领域开展课题研究,共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双方还将共建零售生态服务平台,共建智慧零售科技创新中心,为中国中小零售企业提供门店管理、产品供应、物流配送、支付结算等供应链服务能力,促进零售业转型升级并带动社会就业。
此次合作,无疑为苏宁智慧零售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也彰显了张近东对零售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认知。张近东认为,与SAP的签约,既是中德友谊的见证,更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落实。“此次签约,是苏宁和SAP共享双方在零售和企业管理领域积累的大量资源和数据,为共建智慧零售、智慧物流等服务平台,推动智慧零售发展创造价值。”
作为全球领先的企业应用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SAP有超过1.56亿用户使用云应用、云平台覆盖所有业务线,在中国为超过13,800家客户提供ERP云、人力云、分析云、云平台、数字化创新等解决方案。张近东正是看准了SAP在全球领先的行业地位及双方业务优势互补,与其开展了持续多年的深度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早在十几年前,张近东便与SAP的相关负责人接触并寻求合作机会。2006年,苏宁升级上线了SAP/ERP系统,成为中国零售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最早的一批零售企业。2017年3月,张近东于业内首次提出了智慧零售模式,而在同年召开的SAP中国峰会上,苏宁与SAP再度联手,双方合作强化数字化核心平台的创新功能,优化运营效率,全面提升零售、物流、金融、体育等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全渠道、智能化的转型目标,同时,双方共同推出面向行业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助力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推动苏宁引领数字经济时代“智慧零售新模式”,以及在行业中的开放与普及。
自实施智慧零售模式以来,苏宁持续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商品、物流、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数字化,实现采购、销售、服务等零售运营的智能化,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体验为用户提供商品和服务。
张近东认为,零售要素的数字化,主要体现在商品、用户和支付三个层面。商品被挂上网或者用虚拟现实技术体验;用户通过邮箱、手机号码、微信、微博等方式注册,浏览和购物行为被记录抓取,都是数字化的体现。
2017年年底,在智慧零售指引下,苏宁提出并实施了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张近东制定了2018年新开五千店、三年两万店的目标。在近期召开的苏宁控股集团大开发工作半年度会议上,张近东表示,基于全客群、全品类、全渠道的业态发展方向,苏宁形成了“两大、一小、多专”的店面类型组合,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造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县镇市场的全面覆盖,最终满足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服务的需求。
为此,苏宁构建了基于距离消费者1米、10米、500米、3公里以内及以外的服务需求图谱,让消费者感受到智慧零售的无处不在。
此外,苏宁在科技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成为苏宁完成新开上万家店面目标的重要基础。张近东认为,“智慧零售的本质是数据经营”,近年来,苏宁推出了不少基于数据分析的创新型应用,比如鹰眼、天眼、数据易道、云台管家、诸葛大师等,来促进销售、盈利、效率、用户体验提升和成本费用风险降低。
在支付领域,张近东同样以前瞻性的眼光积极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将苏宁金融打造成国内金融行业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黑名单共享平台,而且推动苏宁金融“极目”账户异常预警系统正式上线,用于支付反欺诈场景以及信用反欺诈场景的全维度评估和监测。而在生物特征识别领域,苏宁金融有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脸识别算法技术,在标准测试集上达到了99.82%的识别准确率。
正是基于对智慧零售模式的探索和布局,同时与SAP这样的全球优秀企业开展积极的合作,促进了苏宁业绩的持续高增长。根据苏宁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商品销售规模为693.30亿元,同比增长46.33%;实现营业收入496.20亿元,同比增长32.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15%。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苏宁已经6个季度连续盈利,这意味着苏宁进入了全渠道规模增长的新阶段,也表明了由张近东主导的苏宁智慧零售模式取得巨大成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