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受关注的IPO非小米莫属。为期4天的招股在上周截止后,公开认购数据显示小米招股超额认购超10倍,远高于此前的市场预期。这意味着,小米不仅成为2011年以来发行规模50亿美元以上香港IPO中,散户认购倍数最高的大盘股,也掀起了近几年全球华人参与度最高的一次新股认购热潮。
估值争议
小米5月3日在香港提交了招股书,成为港交所力推“同股不同权”之后的首家申请企业,同时也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小米估值争议。彼时,众多保荐人、投行、潜在投资人普遍接受750亿美元左右的估值,而小米方面期待的上市估值高达1000亿美元。
然而,在正式提交IPO申请之后,小米估值遭遇市场连续下调,主要是由于市场对小米定位产生分歧。虽然小米在招股书中自称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硬件仍是最重要的营收来源。部分香港投行机构按互联网公司估值模型定价,预测小米估值高达700-850亿美元;也有不少投行基于小米的手机业务,对标苹果公司,预测小米估值为550-700亿美元。
6月29日,小米估值争议尘埃落定。据媒体报道,小米在港IPO发行价最终定在17港元/股,位于17-22港元招股价区间的下限,以此计算,小米上市估值最终确定为539亿美元。
改革试水者 全民热议小米IPO
近几年,很少有一家公司的IPO像小米这样受到市场如此巨大的关注。
一方面,小米手机在市场上话题热度不减,其智能家居的生态链初具规模。加上雷军频繁为小米站台和喊话,使小米品牌本身就自带流量。
另一方面,小米所处的互联网消费行业、自身的VIE公司架构以及“同股不同权”的股权结构恰好符合今年内地、香港市场的制度改革。作为制度改革的试水者,小米的一举一动都引发市场、媒体的高度关注。
知名机构和大佬的加持也使小米这次IPO再添热度。包括天海投资、中国移动、招商局、保利集团、高通在内的7家基石投资者共同出资了5.495亿美元成为基石投资者。高瓴资本和Capital Group共认购了11亿美元,索罗斯名下一家基金也有参与认购。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等商界大佬纷纷参与认购,金额高达数千万美元。有外媒指出,商界大佬的认购行为会对散户投资者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给小米IPO带来巨大帮助。
小米IPO打新狂欢
在今年互联网独角兽美港股IPO大潮中,小米无疑是市场、媒体、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公开认购数据显示小米招股超额认购超10倍,远高于此前的市场预期。这意味着,小米不仅成为2011年以来发行规模50亿美元以上香港IPO中,散户认购倍数最高的大盘股。
对于小米IPO,雷军曾表示,“定价会做让利,让普通投资者都有钱赚”。最新数据显示,小米在港IPO发行价最终定在17港元/股,这是小米此前给出的17-22港元招股价区间的下限。老虎证券分析认为,这样的定价意味着小米愿意为投资者预留较大的获利空间,同时降低了上市后破发的概率。
近11万的认购人数,“厚道”的定价,小米IPO无疑成为了一场投资者的打新狂欢。
为了让投资者更便捷地参与港股打新狂欢,老虎证券不久前上线了港美股“一键打新”功能,投资者可通过手机APP一站式完成新股申购操作,参与难度大大降低。这意味着一键下单申购的便利操作从A股延展到了美股和港股。据悉,老虎证券还为在小米打新投资者提供了10倍杠杆融资,而且支持提前预约,获得港股投资者追捧。
更多新经济“独角兽”IPO正在路上
虽然小米打新已经结束,小米在港股的IPO激发了大量华人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不少投资者纷纷开设美港股账户,为接下来更多独角兽和新经济公司的IPO打新、分享新经济红利提前作准备。据媒体报道,美团、海底捞都已提交IPO申请,腾讯音乐、蚂蚁金服也传出准备上市的消息。
老虎证券相关负责人称:“小米认购比预想的还要火热,今年是美港股市场的IPO大年,像美团、海底捞、腾讯音乐、蚂蚁金服这些公司,我们届时还会为投资者提供打新服务。”
在小米等独角兽IPO备受关注的同时,老虎证券也提示普通投资者需注意风险。“美港股市场的新股申购与A股有较大的差别,投资者要了解清楚,新股还是有破发的可能。最好通过基本面的分析来防范风险,而不是简单的打新。”上述负责人称。
老虎证券成立于2014年,目前是华人地区规模最大的美港股券商。老虎证券依托金融科技创新全面降低了全球资产配置门槛,成为华人地区唯一一家同时支持港股和美股新股认购的券商,投资者只需在线开户,即可“用一个账户,白天炒港股,晚上炒美股”,且享受免费实时行情和20小时全中文客服。今年5月,其平台累计交易额突破10000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