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HMO” 微医集团分拆上市背后的深度考量

继5月4日平安好医生成功IPO之后,互联网医疗领域迎来的又一个重磅消息!

5月9日,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微医集团宣布完成了5亿美金的Pre-IPO轮融资,这是中国医疗健康科技行业迄今完成的最大规模上市前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微医估值为55亿美元,成为目前行业最大的独角兽企业。

微医集团同时宣布接下来将旗下板块分拆上市,主营大数据的业务微医云将冲刺A股,旗下医疗、医药、医保三个板块将打包为微医控股在香港启动上市。

“云是大数据,大数据就不走出去了,这部分会在国内上市;HMO要有国际视野,也有很多国际上的合作,我们会选择在港股上市。”微医创始人兼CEO廖杰远用轻松的语调谈及分拆上市的考量。

廖杰远是中国智能语音识别行业的领军人物,科大讯飞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但2010年,他毅然投身到互联网医疗行业,创建了微医。

从成立医院挂号项目型公司,到开发挂号网和微医app的移动医疗公司,再到打造互联网化分级诊疗体系、向全环节整合的互联网医院进化,微医集团的发展战略几经变化。回顾八年的发展历程,廖杰远表示,“把微医串起来看,其实我们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用自己的科技能力支持这个行业的效率提升,第二件事就是把我们这么多年积攒的全科+专科、线上+线下的能力贯通,为每个家庭提供HMO的服务。”

其实,分拆上市的决策也与微医集团的发展战略一以贯之,“我们有两个客户群,微医云是TO G,针对行业进行服务,HMO是TO C,针对广大老百姓进行服务。客户群不一样,我们的服务体系甚至团队都不一样,所以很自然地分为两个业务板块。”廖杰远表示。

互联网医疗行业为近几年的创业风口之一,大浪淘沙中,多个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逐渐消匿,但微医集团日渐壮大,堪称一枝独秀,它的发展战略有何过人之处?

分拆上市

“梳理微医的发展脉络,会发现它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路,跟出发时所走的路是一样的。”在融资信息发布两天后,廖杰远奔赴北京接受一众媒体的采访。总结微医创建八年的战略方向,他说话简短有力。

“微医的战略很简单,就是‘云+HMO’。”谈起微医融资后发展战略的变化,他如此说道。

“云”就是微医云,实际上就是给医院、给政府,包括给行业提供服务能力支持;HMO就是健康管理组织,包括微医疗、微医药、微医保三个板块。

廖杰远表示,作为医疗健康科技平台,微医根子上在做两件事情,一方面通过科技形成微医云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形成HMO的体系服务老百姓。

“微医八年来干的事情就是按照我们的理解去建立医疗供应网络和医疗供应能力,这是你看到微医跟所有其他企业不一样的地方。”在创业浪潮中,多个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都夭折,但微医却成为一枝独秀,对于其深层次原因,廖杰远如此回应道。

创建微医与他个人的生活体验有直接关系。2010年,廖杰远的小侄子腿上长了一个大包,因接连被误诊而承受巨大痛苦,这个事情让他深刻地反思了国内的医疗现状。廖杰远于是决定用自己在IT技术领域的积累为医疗改革贡献点力量。

彼时,廖杰远是中国智能语音识别行业的创始人之一,拥有多项国际领先的中文智能语音技术发明专利,他主持开发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软件、智能语音电脑曾获“国家火炬计划”代表性成就奖。他还是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之一。

他从科大讯飞中抽身出来,投入到了一个互联网医疗领域,创办微医。最初的业务是面向医院开发挂号系统,这是一个to B端的应用,数年积淀形成了大数据的优势。2013年开始,微医以医院为根基向用户端延伸,建立了挂号网和app,这一业务在2015年实现了质变。那年,微医与腾讯结盟,将挂号服务嵌入手机QQ客户端,并与华数合作共同开拓家庭渠道。

2015年3月份开始,微医进一步打造互联网化分级诊疗体系,用互联网的方式整合优化医疗资源;从2015年9月开始,全环节整合的互联网医院,医院、医生、用户、医药、医保。到2016年3月,专家团队数量就超过7000组。

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但创业路程中并非没有迷茫过。“2012到2013年间,第一轮融资已经烧得差不多了,但未来价值还不明晰,我们知道这个事情有意义,但都不确定能不能做下去。”廖杰远谈起创业中最艰难的时刻,他和A轮融资的投资方风和投资董事长吴炯一起聊天时告诉对方,“你的投资可能打水漂了。”但他没想到,对方很真诚地回应他一句,“没关系,打水漂了就做功德了。”

“这是每个老百姓共同的梦想,哪怕再难,我们也一直持续在做。”廖杰远用梦想支撑微医的发展壮大。

数据服务行业——微医云

从2010年开发挂号系统,给中国的医院提供服务,微医坚持连医院、连医生、连药店,在行业内形成了扎实的数据能力。后来给地方政府提供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服务,也给各医疗机构提供AI能力。微医云就是利用大数据来服务于整个行业,帮助行业进行效率提升。

具体而言,微医云的客户有三类:医院、政府、行业。

微医云在医院的应用就是优化就医流程,把大医院的能力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协同起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医院都开始建互联网医院,其中需要有基础设施和运营体系,这些不是它自己建起来的,需要购买我们的服务。”廖杰远解释道。

微医帮助政府做的事情有两项,一是共享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二是帮助地方政府建立真正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让基层医生跟上级医疗机构和医生形成紧密地协同,跟它签约的家庭形成持续的服务。

微医对行业的帮助则集中在“药”和“险”两个领域,它建立的处方共享平台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处方共享平台,它建立的保险服务平台则在数据、核保以及医疗供应能力方面提供支持。

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全国中医药大数据的应用中心和标准基地交给微医,微医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不同级别政府授权的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主平台的第三方机构。

随着微医将自己沉淀的数据能力、服务系统的能力和产品的能力持续释放,微医已经形成了清晰的盈利模式——政府购买服务,这在河南省已经有落地应用。

“到目前为止,公司一个团队已经签了超过250万人,按照每人每年3.5元、4.5元或6.5元的标准购买医疗健康大数据服务,合同一签为五年或者是七年。他们的目标今年至少完成两千万人口,假如每人的收费是4.5元,那我们一年就稳定有9千万的收入。”谈起盈利,廖杰远充满自信。

在廖杰远看来,微医云已经形成了核心壁垒,形成了持续规模化的盈利模型,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业务主线。“我们对微医云的目标是希望它成为全医疗行业第一的智能医疗云平台。”廖杰远对媒体表示。

​医改的终极突破——HMO

在微医云的基础平台支撑下,微医集团另一个板块迅速崛起。依托微医原有的微医疗、微医药、微医保三项业务进行整合,廖杰远将这个板块称之为HMO,即健康管理组织。“我对新型HMO的理解,最简单就是八个字:全科+专科,线上+线下。”在廖杰远看来,HMO是医改的终极突破。

廖杰远认为,HMO的服务是三个部分构成的,一是医疗供应体系,签约家庭所有的医疗服务都在这个服务体系当中完成;二是健康维护和健康保障;三是支付杠杆,若签约家庭成员得了大病,就会获得高额的大病保障和赔付。

“在HMO的体系里面,50%的慢性病、常见病和健康维护在家里就完成了,35%会在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剩下的15%在大医院里面去完成。”廖杰远分析到。

“全科+专科”、“线上+线下”,是微医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独特心得,他们视其为中国的新型HMO。

“全科是健康的守门人,但现状是缺少全科医院,所以我们就全力以赴补全科的短板,用中国最强的医院管理力量建全科中心,我们还批量培养全科医生,把大量的内科医生、儿科医生、妇科医生经过规范化培训,使其成为全科医生。”廖杰远详细阐述了微医HMO的体系构成,目前微医在北京、南京、杭州的全科中心已经开业,同时,微医通过医联体的方式跟全国多家大医院、专家建立全科+专科的协同。另外,在他看来,线上医疗对线下治疗的协作能力是对老百姓持续服务的保障。

在廖杰远的观察中,中国医改的终极突破就是HMO。“HMO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健康’,所有医疗体系和保障体系要以健康为中心,真正提升老百姓的健康水平。”今年,微医HMO服务体系计划服务超过100万的中国家庭,帮助其真正建立健康守门人的服务体系。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5-16
“云+HMO” 微医集团分拆上市背后的深度考量
继5月4日平安好医生成功IPO之后,互联网医疗领域迎来的又一个重磅消息!5月9日,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微医集团宣布完成了5亿美金的Pre-IPO轮融资,这是中国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