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新能源汽车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以及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
工信部部长苗圩随后在“部长通道”接受记者提问时说,我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产销第一大国。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累计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总量超过180万辆。
事实证明,不论是在能源消耗还是使用成本上,新能源车的优势都很明显。但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与快递物流运营特点匹配的车辆并不多见,致使新能源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尚未最大化。
响应政府号召,为解决行业痛点,熊猫新能源顺势而为联合上游合作伙伴,依托共享运力平台,合力为快递物流量身造车,并陆续投入运营,获得各方青睐,行业长期存在的车型窘境局面正在逐步打破。
脱胎于专业定制化平台
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市场上充斥着各类新能源物流车,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油改电”而来。熊猫新能源CEO刘忻与团队调研发现,这些车辆并未对于城市内各层物流配送的真正需求做正向研发,导致各层级物流车型错配,存在冗余设计繁多、储物空间设计不合理、车辆可靠性差、车重偏高、续航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使用效率及成本。
LEV车型亮相2017年深圳物博会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熊猫新能源在依托现有运力平台的基础上,与上游企业开展合作,定向研发生产新能源物流车。其中,熊猫新能源与奥杰股份联合研发的城市纯电动物流LEV系列车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涵盖从4立方到16立方等4款车型,真正满足快递物流运营需求。
研发技术人员表示,为打造真正适用于物流的专业车型,一开始便放弃了“油改电”的捷径,采用正向研发方式。在快递员、物流公司、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建立一条共享生态链,由生态链成员协同,针对于城市物流配送的现状、痛点、需求做了为期2年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行业用车的需求及特征。以纯电动的三电技术为布置基础,正向研发了专属的纯电动物流车型平台,可满足最后一公里到物流中心的城市各层级配送使用需求。
以熊猫新能源主推的LEV4与LEV13两款车型为例,均采用了专属化、轻量化、智能化、定制化、快换电等多项创新设计,从而保证不论从使用功能、周期成本、可靠耐用以及续航能力上都能满足快运物流的实际需求。
研发人员介绍,不同于传统电动车,专注于城市末端配送的LEV4车型采用前置前驱可拓展系列车型,总成通用化程度高,而且前置前驱相比于传统的电机集成在后桥上的后置后驱物流车,电机的可靠性更高,也更加稳定。车体骨架采用全铝车身与底盘实现良好搭接,相比于传统的钣金焊接车身,重量减轻110kg左右(减重30%),四大工艺简化为两大工艺。
满足快递员工作场景需求
随着智慧物流步伐的提速,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快递企业,无一不在推动着自己的新能源物流车计划。业内人士指出,熊猫新能源推出的专用车型将填补市场空白,真正满足快递物流企业的需求。
LEV13经受冬天雪地考验
刘忻表示,熊猫新能源对于车辆的设计处处体现着用心和关爱。研发人员经过长期调研,为满足快递物流需要,LEV4系列车型大量采用包括全铝车身在内的轻量化设计,以保证其更好的续航能力和载货能力,经过轻量化设计后的整车整备质量仅为1300kg。另外,在安全性方面,传统微面短前悬无法满足正碰要求,通过增大前悬尺寸,增加溃缩吸能空间,提高安全系数。
车辆针对物流用途特点,采取去功能化设计,大胆采用快速安装、可折叠化副驾驶座椅,将载货空间最大化;去掉传统副驾座椅同时去掉安全气囊,弱化仪表横梁,使储物空间最大化。
专注于新能源物流车租赁的熊猫新能源团队具有丰富的快递物流行业经验,考虑到为降低快递员劳动强度,车辆专门针对快递员工作的特点以及使用工具,为其重新设计内饰布局以及储物空间,最大限度的服务每一位辛勤劳动的快递人员。例如,手机、水杯、扫码器、快递单等工具使用重要度排在前列的,设计专属的储物空间。签单是快递员经常行为,车辆设置折叠式小桌板,方便签写快递单。
LEV4将充分满足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
伴随着越来越大的快递业务量,快递企业对于车辆的运载空间有着更高的要求。LEV4车型低而平整的货箱地板,离地面仅有480mm,远低于传统物流车,有效的保证更好的货物取放;更宽大的货箱,相比于同类车型宽出100mm有余,实际装货容积可达4.5立方。
熊猫新能源发现,随着城市限行范围的扩大与不断上升的环保压力,厢式货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物流客户的青睐。而容积更大的轻卡车型LEV13,同样设计了满足快递员工作的需求场景。例如,车辆驾驶室与货厢隔断标配观察窗选装通道门,驾驶员可不用绕到后门,方便车内取货;副驾驶可选装折叠座椅,有效利用驾驶室空间进行货物装载;后背门可开启270º,上下货物不占用其它车辆空间等。
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纷纷建议,新能源物流车是新生事物,从开发到成熟,还需要依据客户使用反馈进行产品迭代,还需要一个技术不断提高,工艺不断进步的过程。这些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日之功,需要国家与企业各方大规模、大资本、大投入支撑,才能有效保障新能源物流车使用者的运营体验,推动新能源车辆运营规模的持续增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