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入秋,伏气却未走远

虽然已经立秋很长时间,但是近日很多城市还是出现了高温天气,伏天的气候还残存些许。为适应自然界由“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之气血也随着内敛,胃酸分泌增多,胃肠功能加强,人们食欲随之旺盛,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更多的营养滋养身体,俗称“贴秋膘”。这段时间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

处于过度的这段时期,专家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1、入秋后睡眠不宜贪凉

夏季高温时,许多家庭整晚开着空调睡觉,而到了初秋,有些人还是保持着这个习惯。事实上,这个季节晚上的气温往往偏低,这样做很容易感冒。人们都知道天气太热时容易中暑,而这样白天受热晚上又突然受寒,也会中“阴暑”,患者会有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

此外,冷风太久吹在熟睡者头面部,很容易引发面瘫。“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不少面瘫患者,一般都是由于晚上睡觉不注意引起的。”专家提醒,初秋晚上睡觉时不要再吹空调,也不宜对着门窗睡,避免受到冷风侵袭,最好加条毯子或薄被。

2、胃肠不舒服备点藿香

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减辛增酸”,即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食品,因为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多吃酸性食品以增强肝脏的功能,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阳桃、柚子、柠檬、山楂等。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忌食生冷食物。刚入秋天气还很热,但阳气已变少。除了南部沿海的广东、海南,我国多数省市部分消暑水果都不宜再食用。如寒性的西瓜,老人和儿童在入秋后食用,极易使肠胃受寒而拉肚子。如果遇到发烧、头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适是人们熟知的感冒症状,而食欲差、泛酸、烧心,以至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水样腹泻等,这些都是 “胃肠型感冒”的主要症状。因中暑而上吐下泻的人,服用藿香正气滴丸效果不错。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有解痉、镇痛、推进胃肠蠕动、镇吐、增强细胞免疫、抑菌抗菌等作用。中暑症状如果不是很严重,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以防加重心脏负担;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皮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有条件者可用温毛巾擦一擦手脚心、腋下、腿窝,帮助身体散热。

虽已入秋,伏气却未走远

3、艾灸修复长夏对脾胃的损伤

立秋过后终伏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养生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其中,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3大养生穴位每天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祛湿养脾胃的好办法。

最后,专家建议立秋后天气还是湿热,不能盲目进补,滋补食物只会加重胃肠负担。初秋天气容易使人脾胃虚弱,适合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最好多吃瓜果蔬菜,比如芹菜、茄子、黄瓜、西瓜等。红小豆、绿豆、薏米、白扁豆等也要常出现在餐桌上。它们都能清热降温,消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9-28
虽已入秋,伏气却未走远
虽然已经立秋很长时间,但是近日很多城市还是出现了高温天气,伏天的气候还残存些许。为适应自然界由“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之气血也随着内敛,胃酸分泌增多,胃肠功能加强,人们食欲随之旺盛,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更多的营养滋养身体,俗称“贴秋膘”。这段时间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