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电商发展至今,头部标品的价格已趋于透明、稳定,巨头拥有明显的供应链优势,但仍有不少非标、长尾品类价值没被完全释放,零食就是其中典型的一种。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中国进口食品销量年增速在 15% 左右,2018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800亿人民币。
近日,零食海淘电商扫货表示已于今年8月完成600万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真格基金。此前,该公司今年3月还曾获得过由优势资本董事长吴克忠及其他个人资方联合注资的千万级别天使轮融资。
“扫货”的有趣和差异之处在于,他们不做1号店那样常规货架式的销售,所有商业模式围绕一个基本点展开 —— 尾货。严格来说,“扫货”做的是进口食品领域的过半电商。
那么,尚未过期的食品能像过季衣服那样玩促销吗?要解开这个疑虑首先需要了解传统的零食流通形式:
一般来说,国外食品在中国超市上架前大致会流经进口商、经销商、零售商三环。由于食品涉及到保质期的问题,一般保质期过半零售商就会向贸易商退货。而这些被退回的零食往往会被当地旧货商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然后转卖给婚宴市场、自助餐厅、工厂等封闭渠道。
通常一件进口价在10块左右的商品,保质期过半后旧货商的回收价只有1~2块钱。价格是以“断崖式”的姿态向下跌。而没有被收购的,只能销毁掉。
但事实上,那些被零售商退回的过半食品并不存在安全问题。“扫货”就是想在其中扮演一个2C旧货商的角色,利用内容拉动、特价闪购等形式把这些存量消化掉。
扫货创始人邹涛表示,经过半年发展,现在平台月流水在400万到500万元之间。达成合作的供应商数量100+,直接合作的品牌已超过50个,这其中大部分是国内进口商及代理商。不过平台正在和costco、沃尔玛等公司接触,希望挖掘海外供应渠道。
邹涛认为,虽然以进口食品市场规模的20% 来估算,“扫货”天花板看似明显,但好在同一赛道的竞品也少。“其实尾货市场的信息是极不对等的,供应商不是随时都有过半商品。所以想做这门生意很依赖供应链关系,先得找到货,其次供应商得愿意给,另外还需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有货。”
后端供应链管理上,“扫货”建有自己的供应商系统。只要供应商有尾货盈余就可以上传品类及数量信息,不过“扫货”团队不是全盘接收。相反,现在合作的供应商比刚开始多了,“扫货”却正在精简自己的 sku 数量。
这些商品将主要通过“扫货” App 向外销售。此外邹涛透露,“扫货”还上线了与环球捕手(与“格格家”属同一公司)类似的分销系统,城市合伙人计划也开始落实。这些合伙人将会全面负责“扫货”在当地的分销拓展及市场宣传。
如果说公司刚起步时,邹涛团队对消费者有关“过半商品”的反应还有些担忧,那现在疑虑已经完全消除了。据了解,未来“扫货”将会把节约食品资源当做内容上的宣传重点,而所受商品的剩余保质期也会清晰标出。他们相信市场对此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