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汽车科技6月21日 电动汽车真的容易起火吗?相比燃油汽车是不是更容易起火?电动汽车起火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很复杂,而且似乎也没有太确定的结论。我们今天试图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但无法给出标准答案。
美国AutoinsuranceEZ网站分析美国政府提供的数据,发现相比内燃机汽车、混动汽车,电动汽车起火的概率更低。
分析称,在销售的汽车中,每10万辆混动汽车“经历过火患”的汽车约为3474.5辆,燃油车约为1529.9辆,而电动车只有25.1辆。
由此我们可以说,电动汽车起火并不像宣传的那么可怕,最危险的是混动,然后是汽油车,最后才是电动汽车。
分析2020年汽车召回信息,不难发现凡是召回混动汽车和电动汽车都和电池问题有关。电动汽车起火似乎与电池有关,而不是电线问题。燃油车为什么起火?主要是燃油泄露和ABS出问题。
所以我们看到媒体头条报道电动汽车起火,可能只是因为目前电动汽车算是新生事物,大家比较关心,并不一定电动汽车真的很危险。
当然,AutoinsuranceEZ是不是电动车制造商的代言人,我们不得而知,上述信息只供参考。
《纽约时报》将AutoinsuranceEZ报告拿出来当证据,发了一篇文章,标题大意是: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存在误解,误解成了电动汽车普及的障碍。
但很快有人站出来反驳。他们说,如果每10万辆内燃机汽车有1530辆起火,那每年相当于有几百万辆内燃机汽车起火,因为美国注册的乘用车有2.7亿辆,但在美国很少听到有谁因为汽车起火烧伤的。
AutoinsuranceEZ的数据来自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而NTSB却说自己并没有什么数据库。
美国消防协会倒是提供一些数据,它的数据来自全国火灾事件报告系统。数据显示,2013-2017年美国全国乘用车发生火情117400次,而2018年美国注册汽车数量为261037752(约2.61亿辆),这里不包括半挂卡车、摩托车、巴士。换言之,平均每年汽车起火只占总车数量的0.04%。
总之在美国目前还没有准确数据证明电动汽车比混动汽车和燃油车安全,但也没有数据说电动汽车更危险。中国有没有相关数据?好像目前也没有。
我们都知道锂离子电池追求的就是在狭窄的空间植入更多电能。每一块电芯都有易燃电解质,如果电板短路或者维护不当可能会导致电池过热,从而起火。如果一块电芯过热,就会形成所谓的热失控,点燃相邻的电芯。
事发时灭火者可能并不知道如何扑灭电动汽车火灾,因为电动汽车灭火与汽油车灭火完全不同。汽油车起火时,消除员要冷却汽车的一部分,电动汽车不一样,要直接将水注入汽车电池所在处。如果处理不当,电池起火被扑灭后几小时或者几天还有重新燃起的可能。
汽车电池起火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有几个。一是因为冲撞电池受损导致短路,引起热失控连锁反应。二是维护不当,电池组不断衰退,最终功能失常起火。三是制造缺陷导致起火,这点对电动汽车和汽油汽车是一样的。
老化也可能是电动汽车起火的原因之一,但目前还没有充分的数据证明这一点。
有人认为,就目前来看电动汽车还是很安全的,因为燃油车要燃烧汽油,而且是长时间燃烧,可能燃油车比电动汽车更危险,更别说混动。
最近,韩国一辆现代电动汽车起火引发关注,但韩国电池产业协会的官员回应称:“目前没有任何数据证明电动汽车的起火风险比内燃机汽车更高。行业将尽全力增强电池安全性,开发全固态电池是一条出路。”
来自韩国消防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20年韩国记录的起火事故中,电动汽车电池需要负责的只占0.52%,而内燃机汽车却占了1.88%。
到底电动汽车是不是比内燃机汽车更容易起火?在这里你找不到答案,因为汽车牵涉到巨大的利益,各种声音混杂,不过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的!(小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跨越千万大关,比亚迪达成第二个500万辆仅用15个月
- 比亚迪夏内饰科技曝光 重新定义豪华MPV标准
- 比亚迪夏内饰科技广州车展全球首发,新一代内饰设计引领豪华MPV新趋势
- 引领豪华MPV新趋势!比亚迪夏内饰科技广州车展全球首发,明年一季度上市
- 腾势Z9于广州车展重磅上市,以科技豪华重塑旗舰轿车市场新标杆
- 腾势汽车携超强豪华产品阵容闪耀广州车展,开启科技新豪华时代
- 腾势N9全球首秀,诠释科技豪华全能旗舰SUV王者风范
- 腾势Z9广州车展上市,树立科技新豪华标杆,售价33.48万元-41.48万元
- 日产“暴雷”,留给日系车企的时间不多了
- 吉利官宣两大品牌整合:极氪将持有领克51%股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