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话骚扰成“公害”,各类手机骚扰信息令人不胜其烦,数量众多的卖房、装修和房贷等推销电话成为主力。多家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来自“95”号段,特别是以“9521”开头的骚扰电话近期激增,说明有人开始聚焦使用这一号码进行针对性骚扰。
2016年,为了打击电话骚扰、电话诈骗,工信部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进行语音专线和400电话的排查清理,大力整顿和规范重点电信业务。经过集中治理,400电话骚扰诈骗情况大有好转。然而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400电话刚被打压下去,“9521”就冒头了。
虽然此次“9521”号段骚扰电话来势汹汹,但中麦通信副总裁宋宏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次的爆发只是阶段性的。宋宏生认为,只要基础运营商能够在基础通讯网络中调查出网络骚扰电话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去接入的,就可以针对性的做一些有效的措施。
电话营销仍有生存土壤
触宝电话发布的数据显示,“9521”开头的骚扰电话在近几个月疯狂增长,由3月份的不足250万个,一路增长到5月份的2000万个,增幅达800%之多(如右图)。这些骚扰电话范围涉及全国,电话内容包括贷款、理财、推销、保险、中介等各个领域。触宝数据显示,目前9521开头的骚扰电话地区分布以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为主,上述地区总占比达到9521骚扰电话总量的50%。
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杨启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给出了类似的数据:“95”类型号码从2017年4月份到现在的骚扰次数已经增长5倍,骚扰占比从10%提高到现在的30%,并主要是因用做呼叫中心业务接入的“9521”开头的骚扰电话所致。而“9521”类型号码,4月份至今的骚扰次数已经增长10倍,骚扰占比从80%提高到该号段现在基本都是骚扰电话。说明骚扰分子开始聚焦使用这一号码进行针对性骚扰。
与当下流行的新媒体营销、社群营销相比,电话营销作为一种传统的营销手段,很难建立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感。当大家接到陌生的推销电话时,从内心基本都会有一种抵触和反感。那为什么还会有企业采用电话营销这么“原始”的方式呢?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营销工具也各有其特点。
付亮认为,不同的工具、不同的产品特性,不同的用户喜好决定了企业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方式。而电话营销的优势在于它是点对点的,如果企业能够找到精准的用户,成功率还是很高的。“拿短信来说,很多人认为短信业务已经衰落了,其实是不对的。从今年开始,短信的数据下降已经很小,基本不下降了。比如说近两天某电商活动来了,你以前曾经在上面购买过商品,现在会给你发一些促销信息,这些方式其实很有效。”
据付亮介绍,目前电话营销使用最多的一类是公司用于客户回访,而另外一类是房地产、贷款、理财等行业用于产品的推销,而这一类种有很多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灰色地带,甚至是违法的。
付亮表示,互联网营销和上述这些企业的特点和产品特性并不十分吻合,这也是这些企业仍然采用营销方式的原因。电话营销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消失,骚扰电话也不会停止。
打击骚扰电话需运营商主动
为了打击骚扰、诈骗电话,2016年工信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做好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工作,确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
到了2016年11月7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整顿和规范重点电信业务,要求严加强新用户入网审核和管理,从严加强业务外呼管理。并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于2016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语音专线和400等的排查清理。
在工信部的大力整治和各大基础运营商的配合下,400骚扰电话治理颇见成效,但新的号段又冒了出来。
中麦通信副总裁宋宏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此次9521骚扰电话阶段性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运营商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到位。
“这些骚扰电话肯定是找到了在IP电话和基础通讯网络接入的地方找到了一些漏洞。如果是合法的网络电话,在用户使用的时候会分配到一个或一组号码。当用户在使用软件向外拨打电话时,对方手机显示的就是固定唯一的号码,或者一组号码中随机的一个。但这种功能的权限,实际上是通过这个整个基础网络的进行设置才能实现。”宋宏生解释道。
针对“9521”骚扰电话爆发,宋宏生认为这只是阶段性的。“在正常的网络环境下是不允许这种用户随便定义去电号码的情况发生的。实际上基础运营商想要去排查,应该可以很快就抓到问题的源头,做一些处理就不会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对于用户来说怎么办?防骚扰安全专家在接受央媒采访时表示,近期“9521”骚扰电话占比激增,但由于部分正常服务也采取了此号段,如果全部屏蔽会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使用,建议用户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拦截。对于贷款、金融等类别骚扰电话,可直接挂断;对于“响一声就挂”等电话,切记不要回电,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