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初,中国移动竞投新加坡电讯商第一通(M1)的新闻不胫而走,消息称中国移动将角逐M1约61%股份,预计第一轮竞标会在数星期内进行,料涉资64亿元。
虽然中国移动投资者关系部发言人否认参与洽购M1股权,但不得不说的是:Why not(为什么不呢)!就算传言属实也不用藏着掖着,这本就是一件大好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电信运营商在投资方面的改革和进步带来的益处,甚至不亚于混合所有制改革。
当华为、小米、OPPO们的手机已经在海外市场卖开了花,为何中国运营商不能去海外市场销售电信业务;当全球电信运营商都在疯狂并购的时候,为何中国运营商总是只能隔岸观火;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都在国际化上有所作为的时候,为何中国运营商的步子不能再快一点。
翻开历史,中国电信运营商确实做过一些收购和投资,但少得可怜。2007年,中国移动收购巴基斯坦电信公司Paktel;2014年,中国移动又收购了泰国电信运营商True 18%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而中国电信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可能就是作价收购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资产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电信运营商的投资布局基本仅限于资本层面,而非业务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如果计划涉足某个领域或是推出某个产品,那么只有一条路,就是“白手起家 丰衣足食”——除了自己干,别无他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运营商的创新能力造成了制约,并已经应验在运营商许许多多的相关业务和产品上,例如中国移动当年的“移动梦网”、飞信等曾经领先市场的创新举措被互联网公司后来居上。
运营商人士长叹一声:体制内持续创新,太难了。
不仅如此,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上述矛盾正越发显现,互联网公司在时间窗口把握、密集资金投入等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过去民营企业与国企、央企相比“船小好调头”,而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俨然就是航母,不但速度快,而且火力猛。如果运营商想用互联网的方式推进互联网业务,那么“买买买”是一条不错的路径。
过往,运营商在收购方面确有不少难言之隐。有运营商内部人士透露,当时国际部曾计划注资一家香港运营商,但开会讨论了数轮最后还是放弃了。而另一位国企管理层回忆,他们当年曾经计划过收购一家本地公司,从而在相关业务上达到绝对优势地位,但周边的人都劝他,“还是算了,出了事不得了,国有资产无小事”,最终仍是作罢。
时间再推移到更早的互联网1.0时代,当网络游戏还未流行的时候,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称:“如果那时候运营商做了网络游戏,也就没有后来的盛大、九城什么事了。”确实,当时运营商资金实力雄厚,完全有能力垄断国内的网络游戏市场,但终究,没有人来最终决策。
一位运营商人士感叹,运营商历史上有无数次可以通过资本动作解决问题,但基本都错过了机遇。作为与不作为之间,这道坎比想象中高得多、难得多。
而当下,央企混改试点工作的大力度推进,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电信等七大行业是央企混改重点领域。混改是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运营商的科学投资也是值得探讨的改革方向。
在云计算、互联网业务、物联网、智能网络等方面,运营商都有大量诉求和空白有待解决和填补,如果能通过收购和投资来描绘业务版图,那么电信运营商面对互联网公司时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而类似面向新加坡M1这样的国际并购,则有助于帮助国内运营商增强国际竞争力并提高国际话语权,以及提升整个中国运营商5G产业链的战略地位。
当然,在运营商“买”和“混”的时候,都要坚持完善公司制度建设,健全法人治理机制,依照《公司法》严格落实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职权,形成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至于如何检验“买”的成果,应尽快推进落实容错机制,使电信运营商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大胆尝试。但是在尝试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现有的规定运作,毕竟无论“买”还是“混”,最终都要有效放大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发挥其影响力,进一步落实提速降费,形成世界领先的信息化环境,促进我国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最近一次内部讲话中说道:“允许没做好,不允许说不清。”相信只要把握住这个原则,电信运营商在所有制改革上还是可以更大胆一点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移”起向“新”: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信息科技保驾护航
- 工信部批准6项量子密钥分发领域行业标准
- 三大运营商2024年省分一把手大调整:27位总经理走马上任
- 中国铁塔2024年POI产品集采结果出炉 中兴等四家厂商中标
- 对话华为周军:升级运力、以网强智,把握AI时代确定性机遇
- 中国移动邓伟:“两个不 两个一体”顶层设计 构建天地一体网络商业闭环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国芯科技高性能AI MCU芯片新产品CCR7002内部测试成功
- 三大运营商10月成绩单:中国移动继续领跑
- 中国移动WAF软件集采:启明星辰和山石网科信中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