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NB-IoT、eMTC的商用进程显然超出了业界预期,5G未到,c-IoT先行。
在国内,两家弱势移动运营商在蜂窝物联网上的推进更加激进,这为中国移动及早获发FDD牌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据媒体报道,在中国联通北京亦庄现网上,中国联通完成了eMTC现网数据传输。注意,是在“现网”状态下进行,这才是真正商用节奏的开启,名义上叫做“外场试验”,毕竟eMTC之于联通还有许多细节需要进行论证。
此前,中国电信在鹰潭投入资金5000多万,开通了297个NB-Iot基站,本月还望建成121个NB-IoT基站,且开通基站数量上明显比中国移动在当地135个NB基站多一倍,中国电信加持800M将实现零死角覆盖。
鹰潭电信商用NB-IoT的目的更加明确,主要聚焦交通物流、安防监控、公共事业、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金融零售等六大行业,涉及智能路灯、食品溯源、智能井盖、“金融POS”等多项信息惠民业务。
相较之下,鹰潭移动则低调很多,提到“在智慧城管、智慧路灯、智慧停车、智慧物流、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NB-IoT业务试点应用”,侧面反映了中国移动现阶段对于商用NB-IoT的心态。
毕竟,中国移动肩挑TD-LTE大旗,同时,2017年要推动NB-IoT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同时,还得考虑2G庞大规模的用户市场及价值,精品2G网不是想退就能退的。
或许,只有NB-IoT标准演进更加成熟,适合中国移动的网络,中国移动才能放心大胆的商用,不过这只是极为次要的问题。
其次,在这个时间窗口期,EC-GSM会不会在中国移动2G网上商用,也不是不存在可能性。此前,笔者分析了中国电信实现CDMA退网至少需要6~8年时间,那么GSM呢?虽然,EC-GSM看上去是延长2G发展,但对于当下的中国移动而言,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中国移动选择EC-GSM,2G将永远无法退网。
无论中国电信NB-IoT“鹰潭试点”,还是中国联通eMTC所谓的“外场试验”,其实均是从商用角度出发进行的,抢占商用时间窗口的目的很明确,而中国移动商用NB-IoT只是时间问题。
业界有观点称,未来NB-IoT将成主流,占比未来物联网连接的80%,eMTC将是补充。comobs之前持有不同观点,eMTC才是主流,NB-IoT将是补充。现在comobs的观点得跟进一下,谁先商用,谁才是主流。(毕竟两者互补只是满足场景需求和自身功能差异所决定的,谁先商用意味着未来市场规模更加明确,就像当初的TD-LTE商用一样,2013年年末释放的信号相当明确,以至于其他两家运营商均认为自己当初没有获发4G(TD-LTE)牌照,时间轮回,现在轮到中国移动决策了)
其次,中国电信是否具备全网商用NB-IoT的实力?这不等同于中国电信有没有能力建一张N800的网络,毕竟NB-IoT不仅仅是建网和卖终端,更重要的是中国电信的商用模式。业界有专家称,2017年是NB-IoT商用元年,明显对于NB-IoT的发展太乐观,笔者更看好2G生命周期。
再次,谁能够保证中国移动不在TDD频段下商用eMTC呢?在Band39商用eMTC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网络在那摆着,今年TD-LTE终端将支持Band34又释放了什么信号,是为CA考虑的?
总之,中国移动的蜂窝物联网市场发展与抉择才是今年行业里最大的亮点,毕竟大T的眼光不是谁能够左右的。
eMTC的定位是重点支持具备高移动性需求的LPWA业务,并具备语音支持能力,与NB-IoT有着根本的差异,决定了中国移动在智能终端、智能家庭、智能电梯、户外广告和智能公交等领域大有所为,比如在户外场景下,eMTC只要成本够低,也将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