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

4月9日消息(九九)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演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量。

在今日举行的2025阿里云AI势能大会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杨烁表示,北京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2万亿元,同比增长7.7%。人工智能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具有“头雁”效应,是北京市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

杨烁介绍,北京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明显,顶尖人才占全国总量43%,拥有14家人工智能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3家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在京人工智能企业已超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备案123款大模型产品,数量全国第一。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发布100个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数据总量超150PB。智能算力规模超2.2万P,京津冀蒙环京算力供给廊道已形成。发布《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5+10+N”模式布局示范应用项目,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重大工程。“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已聚合300余家伙伴企业,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朋友圈。

杨烁进一步介绍,下一步,北京市将充分发挥北京信息软件业技术和应用场景优势,把信息软件企业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主渠道、主服务商,协同行业用户、大模型厂商等各方力量,加快大模型的行业深度应用。

一是支持MaaS平台在京集聚发展。紧扣行业应用实际需求,面向MaaS平台建设、AI智能体创新应用,通过“算力券”支持培育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工程和标杆产品;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开展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贯标评估,通过“数据券”政策支持一批“首开放”数据集,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座。

二是推动行业软件企业全面具备模型能力。加快通用行业模型的垂直优化部署,组织行业链主企业、软件企业和模型企业结成伙伴,在具体场景、跨行业应用等方面形成行业模型落地的标杆示范典型案例,并通过“首方案”给予支持。

三是支持软件企业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企业通过算力构建、模型部署、数据治理等方式提升研发效率,优先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事务处理软件、新型安全软件等领域组织策划重点项目,加快软件智能工程化发展。

四是健全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生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国际开源社区建设、开源平台落地及共享生态构建;加强中小企业应用需求的精准服务支撑,将人工智能赋能新产品、新服务纳入中小企业服务券支持范围;构建技术共享、标准共建、人才共育的行业应用生态,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复合型人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4-09
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
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超2400家,核心产业营收超3000亿,C114讯 4月9日消息(九九)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演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