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消息(南山)9月11日~1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 2024)在深圳举行。展会同期举办了“2024国际量子技术科学前沿论坛”,邀请了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代表分享量子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量子大观为战略合作媒体。
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春旭以《中国联通对量子通信应用的探索与思考》为题,对量子通信技术进行了深入解析,并首发了“通密一体融合设备”。
量子通信三个发展方向
赵春旭介绍,量子密码学的发展,是加密方式的破译难度和计算能力之间的博弈。经典通信的安全取决于数学计算复杂性,算法可被量子计算破解;量子通信则利用测量塌缩以及量子态不可克隆等量子力学原理,保证通信过程理论上的无条件安全,从根本上抵御量子计算机带来的威胁。量子密钥分发“无条件安全”的特性与计算复杂度无关,不论对手拥有多强的计算能力,其安全性都不会受到影响。
赵春旭分析了量子通信的三个发展方向:
其一,QKD与PQC结合。2016年,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IST)面向全球范围内征集PQC标准算法和协议开展PQC标准化工作,正式启动PQC项目,到今年8月正式发布了三种算法标准。同时,美国通过各类法案推进向PQC的迁移工作。
QKD与PQC两条路线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运营商网络优势,完善抗量子计算攻击下一代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助力相关产业实现经典加密向后量子算法迁移,为中小型银商政企提供加密服务,抵御数据安全风险。
其二,量子设备的小型化、芯片化及产业链协同。量子设备小型化、芯片化、低成本是推动量子通信技术规模发展的关键,降低量子应用组建成本,同时突破国产化瓶颈。同时,与经典光通信产业协同,带动光量子芯片及设备规模化应用,推动半导体产业链的共同发展。
其三,量子通信与经典通信深度融合,推动规模应用。以量子网络服务于经典通信为目标,基于现网架构建设量子通信网络,提升运营商的安全服务能力。
赵春旭也介绍了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量子保密通信、量子安全视频会议、量子政务、量子金融、量子工业互联网、量子车联网、量子U盾等。例如,国家电网2023年已在湖北开展量子加密通信技术配电应用,说明很多行业存在实际需求。
在运营商网络中,量子通信如何应用?在赵春旭看来,一方面是公众业务,例如加密电话、加密视频会议、加密办公系统;另一方面是政企业务,例如加密专线、加密车联网、加密工业互联网。此外运营商自身的O/B/M管理平台,也有安全加密的应用需求。
发布两款通密一体融合设备
三大运营商已纷纷布局量子产业。中国联通未来量子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布局如下:
以QKD、QRNG与PQC三项技术为基础,进行与传统网络、设备的融合研究,构建与传统电信网络融合的量子安全内生服务能力,从基础设备,密钥管理,终端及业务应用几个层面开展创新技术研究,形成联通量子创新体系。
此前,中国联通自建的北京-雄安量子干线,在国内首次进行DV-QKD/CV-QKD量子密钥对接测试,探索端到端量子通信混合组网。中国联通还积极参与推动CCSA ST7标准化工作,参与多项行标和研究报告制定,包括牵头国际标准ITU-T“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切片的要求及架构”项目立项。
在产品层面,中国联通发布了两款通密一体融合设备。其中,基于联通自主知识产权的G.698.4系统(波长自适应城域接入型波分复用系统),中国联通开发了量子(QKD)和传统光通信融合的传输设备,首次实现通信接入设备的量子“通密一体”方案,为量子通信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该设备首次实现量子同密一体设备与经典通信设备的共网管功能,为运营商提供“一张网”管理界面,支持双向200G处理能力,支持双向10G加解密、签名验签性能。设备架构如下:
此外,中国联通也开发了PQC融合光传输设备,支持后量子密码、国密算法硬件加速器,同样支持双向10G加解密。设备架构如下:
在应用层面,中国联通完成了量子密钥云平台+车联网首次应用验证,正在探索基于量子保密通信的移动办公应用。量子专线方面,中国联通采用“通密一体”量子融合光传输设备,与量子密钥云平台结合的方式形成加密专线解决方案,后续随着PQC标准成熟,也将采用QRNG+PQC方案,提供灵活组网的加密专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