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消息(九九)中国移动8日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中国移动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5467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4636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02亿元,同比增长5.3%。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中国移动利润增幅超过收入增幅,彰显了战略转型的显著成效。中金公司预期,中国移动2024/25年营业收入(A、港股口径相同)为10439/10786亿元。
数字化转型发展蹄疾步稳
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深化战略转型成效显著,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HBN收入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到45.0%,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第二曲线”数字化转型收入达到1471亿元,同比增长11.0%,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到31.7%,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市场数字化收入全面增长。
其中,个人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2552亿元,同比下滑1.6%;移动客户突破10亿户,净增926万户,其中5G网络客户达到5.14亿户,净增0.49亿户,渗透率达到51.4%。移动ARPU同比下降2.7%至51.0元。
家庭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698亿元,同比增长7.5%;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72亿户,净增848万户,规模行业领先,千兆家庭宽带客户渗透率为33.5%,较2023年底提升3.5个百分点。智家应用成为新增长点,下半年收入有望继续实现良好增长。
政企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1120亿元,同比增长7.3%;政企客户数达到3038万家,净增201万家。其中,移动云收入达到人民币504亿元,并将“保持一个非常良好、快速的增长态势。”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孙迎新说。
上半年,国际业务、数字内容、金融科技多轮驱动,新兴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266亿元,同比增长13.2%至266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以客户为中心,着力锻造全场景、多形态、跨领域数字新服务,数字化转型发展蹄疾步稳。上半年,个人数字化收入同比增长34.6%;家庭数字化收入同比增长4.5%;政企数字化收入同比增长7.9%,其中DICT收入达到人民币652亿元,同比增长8.4%;新兴市场数字化收入同比增长9.7%。
2024全年营收预期再破万亿
券商指出,中国移动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超过收入增幅,还得益于网络运营及支撑支出控制良好和折旧下降。另外,中国移动今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仅为640亿元,同比下降21.4%,全年资本开支预期小于1730亿元。
报告显示,中国移动2024年第二季度OCF(经营性现金流量)下滑幅度环比收窄,公司重视现金流管理,全年资本开支不高于年初指引水平,全年现金流有望修复。
在昨日晚间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管理层表示下半年应收账款会有所好转。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公司下半年的发展指引是在上半年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收入增幅稳步提升和利润良好增长。
考虑到流量收入承压,中金公司下调中国移动2024/25年营业收入(A、港股口径相同)2.0/3.5%至10439/10786亿元,但考虑到公司网运成本管控良好,维持2024/25年A股、港股盈利预测基本不变。
“AI+”行动蕴含三“万”计划
今年以来,杨杰董事长不止一次提到“AI+”,提出要主动把握“AI+”时代潮流,推动“5G+”向“AI+”延伸拓展,以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融合创新,开辟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杨杰指出,随着大模型算力和数据的增长,大模型的性能将会呈现指数级增长,中国移动正在推进三“万”计划:投产万卡智算集群,训练万亿级token数据,发布万亿参数大模型。
据悉,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发布由万卡级智算集群、千亿多模态大模型、百大要素生态平台构成的“九天”人工智能基座,共沉淀450项AI能力、赋能近1000项行业应用。加快大模型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开放大模型训练基地、评测基地、产业创新基地,向全社会提供模型训推、AI+原生应用孵化等的一站式产业融通带动服务。
与此同时,加速“AI+”商用变现,推出23款AI+产品及20个AI+DICT行业应用,布局40个细分领域的高性能行业大模型,上半年已发布17个自研九天行业大模型,政务、物联水利、社会综治等多款行业大模型实现应用落地。
根据业绩报告,当前中国移动通用算力规模达到8.2 EFLOPS(FP32),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9.6 EFLOPS(FP16)。“N+X” 多层级、全覆盖智算能力布局不断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首批13个智算中心节点投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