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消息(南山)7月24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
到2027年,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衔接融合不断增强,基本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的未来产业体系,未来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在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集群建设、企业主体培育和应用场景示范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形成未来核心技术突破硬实力。攻克5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涌现一批颠覆性技术,建设西安未来先导技术研究院。
打造未来产业集群发展高地。建设若干未来场景示范区,打造5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未来产业领域领军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未来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凸显。
搭建未来产业发展核心载体。打造10个未来产业综合应用场景,建设15个未来产业专业园区,构建以概念验证中心、未来产业实验场、中试基地、共性技术平台为核心载体的未来产业全链条创新网络。
构建未来产业雨林生态体系。引育一批未来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充分发挥财政出资基金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成立长安先导基金,形成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汇聚、应用拓展、产业集聚、金融支撑为一体的未来产业雨林生态体系。
到2030年,基本形成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建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集聚一批世界领军企业,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
发展布局上,加快形成3大综合型未来产业聚集区、2大特色型未来产业集聚区和N个标杆型未来场景示范区,构建西安“3+2+N”的未来产业空间格局。“3”即高新区、经开区、西咸新区三大综合型未来产业引领区;“2”即航天基地、阎良区两大特色型未来产业集聚区;“N”即依托浐灞国际港、曲江新区等区县(开发区)构建若干标杆型未来场景示范区。
未来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6大重点方向。其中在未来信息方向,包括第三代半导体、光子、AI大模型、量子、开源芯片、6G细分方向。
量子:加快发展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机、量子云等量子计算技术,支持量子互联网相关技术发展,促进时频同步、磁场测量、定位导航、重力测量和目标识别/成像等领域的量子测量技术发展,支持量子密钥分发、隐形传态、通信安全等量子通信技术发展,推动量子技术在金融、大数据计算、医疗健康、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方案》将上述方向分为了三大类别:
1.产业优势升级型。依托增材制造、光子、第三代半导体、超导、太阳能光伏等已形成一定规模和较为完整产业链的优势产业,以数智化、绿色化、高端化等为发展导向,加快新技术渗透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优化,助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
2.前沿技术转化型。依托无人驾驶、AI大模型、量子、氢能、新型储能等有一定发展基础的领域,加快推动技术成果和创新产品落地,丰富应用场景,挖掘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形态孕育成熟,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进程。
3.战略需求牵引型。瞄准人形机器人、6G、空天复合材料、先进核能、深地深海等能够填补全国甚至全球产业空白和技术缺项的领域,加快创新资源聚集,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在科技金融赋能方面,西安将强化财政出资基金引导作用,打造集长安先导创新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新投资基金以及细分领域引导基金于一体的未来产业基金群。支持创投风投行业发展,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培育和引入保险、社保等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加大国有资本对未来产业的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构建阶梯化、接力化孵化模式,畅通资本退出渠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