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消息(岳明)4月27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TD产业联盟联合承办的“6G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会议期间,中信科移动副总经理朱宇霞接受了包括C114等在内的媒体专访。朱宇霞在回顾移动通信发展历程时表示,从2G到6G,连接的范围越来越广,深度越来越深,维度越来越多。6G时代,将不再仅是万物互联,而是会走向空天地一体和万物智联。
朱宇霞指出,6G不仅需要无线空口和系统架构的创新,更需要全面引入AI能力,用AI为6G赋能。“AI将会极大提升6G网络的性能和能力,同时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的成本;而6G全覆盖、高速率、低时延超可靠等特性,则将推动AI向网络边缘乃至端侧延伸,实现真正的泛在智能。”
在谈到国内当前6G研发现状时,朱宇霞表示,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3G突破,4G并跑,5G领先”的发展历程,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为领先的5G网络基础设施,拥有最多的5G用户数和连接数,“6G是5G技术的延续,不存在断裂,6G依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从标准层面,在工信部的领导下,产业界成立了IMT-2030标准化推进组织,汇聚产学研用的力量,持续推动6G技术的创新与国际交流;从产业层面,包括运营商、设备商、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围绕6G关键技术做了很多前期投入,特别是在空天地一体化、通感智算融合、内生智能等新技术方面,推动移动通信网络从“能力三角”变为“能力六边形”。
朱宇霞表示,按照3GPP技术路线图,6G有望在2030年实现规模化商用。ITU虽然明确了6G愿景,但在关键使能技术选择上还面临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在不确定中寻找到确定性,从发散的技术选择中逐步收敛。”以中信科为例,其在6G智能超表面、通感一体化、无线AI等无线技术上开展深入的研究和验证工作,相继完成了6G通信感知一体化关键技术原型样机、6G智能超表面技术原型样机测试、6G无线AI关键技术原型样机测试,进一步挖掘这些技术商用的潜力。
在谈到6G与新质生产力关系时,朱宇霞指出,6G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6G超高带宽、超低时延、空天地一体化覆盖能力、通感融合使得“万物智联”成为可能,6G极大扩展了通信的内涵,丰富了外延,为“低空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6G也会更多的新质生产力元素提供了连接性,比如通过与AI的融合赋能,加速白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对于运营商而言,在6G时代,都将转型为信息服务提供商,为百行百业提供全域的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