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消息(赵婷婷)本周,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
期间,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6G最核心的应用在于虚实结合,增强现实、数字孪生。6G可以提供超高速率、超低时延且确定性的网络,为最后形成“万物智联”提供连接与管道服务。但6G不仅仅是连接,还应与垂直行业深度结合,为个性化应用提供数字能力底座。
王江舟在回顾5G的发展历程时指出,5G标准在设计之初更多的是面向C端的eMBB应用,对垂直行业个性化应用考量相对不足。到了5G-A阶段,网络能力出现增强,开始更加强调对垂直行业和应用场景的赋能,5G-A将会是5G和6G标准中必要过渡阶段。
鉴于垂直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王江舟强调,在6G标准制定过程中,需充分吸纳更多垂直行业的特性与需求。他认为,6G生态系统可能会与4G/5G完全不同,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层面,6G都将实现重大进展。但同时他也指出,技术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以毫米波技术为例,尽管在5G初期就备受关注并给予厚望,但至今尚未得到大规模商。
王江舟特别看好通信与AI的深度融合。面对通信行业快速的技术革新,仅依靠传统技术已无法有效应对复杂通信问题,AI成为解决问题有效途径。然而AI并不是万能的,通用的AGI大模型还是太复杂,功耗大,这与6G愿景所倡导的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不吻合。因此,要开发针对通信行业或网络的专属模型。
对于端侧大模型的趋势,王江舟认为,还是要看应用场景和业务类型,如果业务对延迟非常敏感,端侧算力是可以的;但端侧算力总归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云边端的协同优化或者联合优化。谈及能耗问题,他预计在6G时代,网络结构可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例如当前备受关注的无蜂窝架构,有望大幅降低网络能耗。
此外,他指出,对于运营商而言,网络投入与商业变现可能会存在一个时间差,但网络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是必然的;另外,6G的产业链非常长,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具有很强拉动作用。
最后王江舟强调,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标准化进程中,应努力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6G标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